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探索
时间:2022-12-05 10:34:50
导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代本科教育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为目的,并通过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指导文件为起点,对本科论文(设计)各指导环节进行规范。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出提高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取得初步实效,为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构建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标准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本科人才培养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比如:《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等规范高等教育毕业体系。教育部下发的落实通知,明确把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五个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提出来,要求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挖掘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通病背后的机理,并以我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一、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窘境
(一)论文(设计说明书)整体写作水平不佳。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的关键主体是学生。绝大多数应用型高校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训练的重要手段[1]。然而,由于高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大多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贯穿全过程进行,该时段恰逢人才招聘旺季、考研考证备考和公务员招考,导致较多的本科毕业生疲于应付,部分学生拼凑或抄袭敷衍了事。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源,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加之学生学习受教育效果的差异,尽管一些高校根据生源情况对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仍难免导致本科生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出现差距,从而导致毕业综合训练效果不理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差异大。综合上述条件,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鲜见有创新力、影响力的优秀的论文(设计)。(二)内容缺乏创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为应用性,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相对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学生容易偏向选择那些难度低容易完成的课题,而忽略所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从而导致文章内容流于空泛,缺乏创新点。当然,选题空洞、脱离实践的毕业论文,同样也不适用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三)格式不规范。行文规范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底线。由于高校的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写作的训练和格式的规范要求,因此学生在创作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容易表现出基本技能不足,出现格式不规范、表述不严谨等现象。格式不规范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不认真执行学校关于论文规范写作的文件,甚至出现随心所写的现象,从文体上看,主要表现在逻辑思维不严密,论证不充分;学术用语不规范,口语化;语句成分不完整,语法错误、标点使用不规范等问题[2];从学术规范上看,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设计)引用他人观点不标注,排版不规范,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错误等。
二、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规范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标准,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完成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依据与准则。我校各本科专业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文件,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通过“质量标准”的引导,对如何做好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探索。围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我们在过程管理规范化方面进行了研究,梳理总结并印制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南,详细说明各阶段步骤的操作规范,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在过程管理中体现了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质量监控。(一)明确规范,逐级审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必须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选题尽可能结合科研和生产实践,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的不同条件进行选择。一个学生一个题目,课题的选择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3];鼓励学生自选课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审批通过后选题,与学生双向选择确定指导关系后,指导教师下达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小组主要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教务员等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由负责教学的主任担任组长。教务员及时召集小组成员对已提交汇总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行审核。根据选题原则审核论文题目是否合理可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论文题目返回指导教师和学生重新选题。教务员最后汇总审核通过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提交教务处备案。(二)开题论证,避免弯路。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及时启动论文(设计)开题准备工作:(1)广泛研读国内外文献资料,提交一份文献综述。(2)完成于论文(设计)相关的专业领域外文资料翻译。论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分别就研究目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预计进度、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拟采用解决方法等进行陈述,然后在由各小组的指导教师、专家提出质疑及修改建议。在开题质量上,我们着重把握以下两点:(1)避免“难易不当”、“大小失衡”。难易不当是指所论文(设计)选题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体现学生所学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避免研究内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无法完成的情况;大小失衡是指选题研究内容宽窄不当。要求要结合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实际,分析选题的难易度,既要挑战但也不能超越限制,尽量做到“真题真做”,“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2)论文(设计)题目原则上,应该做到一人一题。各本科专业学生原则上都应做毕业论文(设计),且内容不能相同,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经历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全过程。结合选题,综合训练不够的,指导教师应对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使其达到综合训练要求。通过开题论证,我们切实感受到这一监控环节的必要性,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论文(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及时发现和纠正研究中的问题或者错误,避免后期继续走弯路。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敲了警钟,使其必须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指导,不能有任何懈怠。(三)中期监控,确保进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后,各教学单位按学校的总体时间安排,再细化本单位的工作进程,把从某年某月某日应该完成的工作清晰地罗列出来,并对各项工作予以详尽说明,公布本单位师生,以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到中期阶段,开展中期检查,着重查看学生文档资料是否齐全,论文(设计)进度是否达到了50%,研究深度和广度是否满足了学生综合性训练的要求等。我们通过自查和学校组织督导专家检查的形式,检查学生论文(设计)进度情况以及教师指导论文的频率和力度,并听取学生对教学单位管理和指导教师的意见。若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学单位沟通。检查完成后,学校收集问题通报教学单位,并督促解决。针对一些学生在做论文(设计)时间内,纪律松懈、散漫的现象,学校出台了相关规定,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期间,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对规范学生组织纪律,保障毕业论文(设计)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组织严谨,规范答辩。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鉴定的正式审查论文形式,是学生展示毕业论文、汇报学术成果、回答答辩教师学术提问、证明本研究意义价值,最后被授予学位的最为重要环节[4]。我校重视答辩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实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全员答辩制,并通过加大答辩成绩比例的方式对学生的论文内容、论文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进行考察。指导教师按照答辩资格审查标准,审查同意学生答辩资格,本科毕业生针对答辩过程中评委们提出的论文各方面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提高论文(设计)质量。同时,通过答辩,发现学生在应用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往往是学科教学或学校在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它会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进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的管理实践
(一)全面对标,制度先行。对照国家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梳理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修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完善和修订广州工商学院关于学位授予工作、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论文撰写规范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设计)与学位的考核功能。同时,对指导教师工作津贴进行考核发放,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有效解决指导老师和学生主观上的懈怠。(二)实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评定。实施明确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从选题的契合度、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创新性、格式规范、答辩情况和总成绩评定等,给出多方面的质量评价标准。学校执行评价标准,评价不能达标者,予以指正或相应的惩罚,保证高质量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三)过程信息化管理。根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40条)》等精神[5],我校全面加强和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化管理,通过需求征集,以各本科专业论文过程管理为范本收集需求信息,通过设置各类角色体验毕业论文(设计)流程细节,搭建论文管理系统基本架构,探索实践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方式。实行专业试点,稳步推进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题目申报、学生选题和题目分配由原来的全手工操作,实现智能化完成;教师和学生的指导过程记录,数据退回、修改、评分、流转等所有操作及附件,全部可以在历史记录里查看和保留,真实反映指导教师实际的工作状态,实现指导过程的信息化跟踪。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教研室审核时间,并实现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和大量的论文(设计)数据的储存等。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严格的实施措施,是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能否发挥其效用,关键在于执行。是否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这需要三个“到位”:首先是教学单位教务管理人员要积极推动,做好制度规范的宣传工作,做到宣传到位;其次,要真正发挥教学单位系主任的力量,做好制度规范在本专业的落实工作,做到落实到位;第三,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指导工作,做到指导到位。
参考文献:
[1]陈文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715(3):45.
[2]阿永强.西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8.
[3]赵伟.高职纺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之初探[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8,47(01):15.
[4]沈雨敏.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视角下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2):33.
[5]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R].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
作者:莫天生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 上一篇:水彩画毕业创作课程研究
- 下一篇:中职德育教育人文素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