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长毕业寄语价值特征研究

时间:2022-09-04 10:19:45

导语:高校校长毕业寄语价值特征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校长毕业寄语价值特征研究

一、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伴随人类从事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精神财富的累积,文化的特性决定着文化育人的方式,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一)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是新时代价值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强调:“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文化育人和校长毕业寄语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即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大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仍然在发展过程中,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二)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出,文化素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之中,从而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在新的人才培养体制中的地位。[3]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工程。其中明确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是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4]

二、高校校长毕业寄语的文化育人价值分析

高校毕业典礼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典礼仪式上的“重头戏”———校长的讲话,常常被誉为离开大学的“最后一课”,大学校长典礼讲话作为重要的育人方式,具有显而易见的教育价值。[5](一)高校校长毕业寄语的文化样本分析。本文选取了近两年的119份高校校长毕业寄语,共提取了586个关键词,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选择出频数由高到低的20个热点关键词(见表1);然后利用共词分析法[6]构建这20个热点关键词间的共现矩阵和相关矩阵得到热点关键词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关键词间的关系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零散的关键词进行融合聚类,把上面的20个热点关键词聚合为五类,见图1。(二)高校校长毕业寄语与文化育人价值的关联分析。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文化和价值观,并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中,文化和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校长毕业寄语的价值引领与文化育人植根于校园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文化育人为校长毕业寄语教育提供价值引领,并通过各位校长的殷殷嘱托过程展现出来。[7]一是文化育人为进行毕业典礼校长毕业寄语价值教育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就大学生个体而言,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一个全过程,让每位大学生经历了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主动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中践行大学精神、感知校园文化、感悟校园文化,在精神熏陶中形成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文化育人促进毕业生职前价值教育的开展。文化育人是用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品格,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心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身体力行。三是大学校长毕业典礼寄语也是面向社会的一种文化宣传,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三、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文化育人价值的显著特征

高校校长毕业寄语不仅是各高校校长对青年学子的临别赠言,更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突出了文化育人视阈下引领新时代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如下显著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特征。(一)立德树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德润心,以德养才,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本前提[8]。2018年,在与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座谈上,对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提出要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四个方面下功夫的要求。在对2018年高校校长毕业致辞中的51份研究样本中,有22份样本同时谈及到了“感恩,道德,品行,良知”等关键词。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感恩的根源是爱,是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当代学子们要深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来说,这条人生之路还无比的漫长。西南大学校长在2018年的毕业典礼上叮嘱广大学子们要拥有感恩的心,要带着善意以乐观积极感染人,以真诚热情善待人,让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让世界因你的爱而变得更加温暖。在纷繁复杂的新时代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切成才的基础,大浪淘沙,唯有把公道做人牢记心间,做一名心向至善、力行小善、引人从善的正人君子,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广西大学校长在2018年“最后一课”中希望学子们既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也要努力成为充满正能量的标杆———行正道、担正义、树正气。年轻人往往充满热情、血气方刚,但更重要是塑造和升华性情涵养和人格修为。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莘莘学子们应当多几分审慎和清醒,多几分定力和毅力,以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书写奋进向上的人生篇章,以平和之心耐受前进路上的输赢,以宽容之心悦纳未来人生的挫折,以豁达之心面对今后事业的坎坷,要学会反省,学会聆听,学会在团队中换位思考,学会在团队的力量下发挥潜能、争取成绩。(二)勤学爱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培养“努力学习,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大学生是各高校对人才输出的殷切期望。在研究的119份样本中,有46份毕业寄语同时涉及到第一类聚合关键词:勤学、善思、爱国、情怀,占比达38.7%。有98份(82%)样本同时提及到“勤学、爱国”这两个热点关键词。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学习、勤学、终身学习是青年学子安身立命之本,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浙江大学校长在2017年的毕业寄语中强调:“同学们要以勤学立基。孟子学而不倦,遂成天下名儒。高尔基旦夕不息,终成时代巨擘。未来,成功之道仍在于勤学。希望大家继续以勤学奠定未来事业之基,在社会这一‘课堂’中坚持终身学习,坚持向实践学习,通过在创新生态系、创业朋友圈的交融互动,厚植交叉汇聚的知识基础、全球链接的创新基因、开放共享的发展根基”。家国情怀是什么?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与价值逻辑,是泱泱华夏千百年来优秀知识分子不懈的追求与坚守,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精神追求。重庆大学校长在讲话中谈到:情怀是远行的抱负,是前行的驱动,是胸怀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毕业生学子们要心系天下、怀抱民生,要以“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百年情怀托举时代使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告诫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大学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青年学子既要在知识殿堂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又要着眼塑造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品格,形成关心国家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让自己走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以服务大局为自身的基本职责,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胸怀大局,准确把握工作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三)奋进前行: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精神。广大青年学子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万花筒”,跨越理想直面现实,面对城市的生活压力,面对职场的生存法则,当赤裸裸的现实展露在他们面前时,初入社会的青年一代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险阻。在119份高校校长寄语中,有40份(占比34%)寄语同时提及到第三类关键词“勇敢、奋进、执着、积极”,有68份样本同时包含了“奋进、积极”这两个关键词。大学校长们希望初入社会的青年学子时时都能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善待自己,以饱满的正能量投入工作、投入生活。南开大学校长在2018年的毕业生典礼中嘱咐学子们要磨练坚毅品格,书写进取人生,当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要多几分审慎和清醒,要在历练中不断成长,以豁达之心面对今后事业的坎坷,以宽容之心悦纳未来人生的挫折,以平和之心耐受前进路上的输赢。其实所有的经历都是生活的馈赠,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要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告诫青年一代:“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应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同时,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应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困难就会变成新的机遇,低谷就会变成新的起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华侨大学校长2017年赠言青年一代:不轻言放弃,不浅尝辄止,用最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用最丰富的经验去支配把握人生,迎接人生绚丽的曙光。(四)创新实践: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青春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只有奋勇拼搏的青春,才是有活力最美丽的青春。在119份研究样本中,有48份样本涉及“梦想、创新、实践、进取”等关键词,占比40%,有88份(74%)样本同时谈到“创新、梦想”。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9]去拼搏,去闯荡,去奋斗,才能拥有无悔的青春。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最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最胜、利用新事物的愿望很强。武汉大学的校长在2017年的毕业致辞中提到“要使中国进一步从大国走向强国,唯有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重担无疑要落在中国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身上,这,就是你们的责任。”世界正在兴起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无论人们持什么态度,全球化趋势和力量终究无法抵挡,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告诫广大毕业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要以奋斗者的脚步丈量“想到”与“做到”之间的距离,诠释奋斗以成、圆梦未来的成功密码。以不变应万变,以“求异”的思维去提升“求变”的能力,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传奇。(五)使命担当: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旨归新时代有新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下的青年必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程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和受益者[10]。在所研究的119份高校校长的寄语样本中有52份寄语同时包含第二类聚合关键词———“担当、使命、责任、目标”,包含其中两个及两个热点关键词的有89份样本。旗帜鲜明地将主题确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做到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在寄语2018年毕业生时就担当这一主题,与毕业生们分享“牢记使命担负责任、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在拼搏中成就自己”的三句话,并鼓励在担当中赢得未来。要将认识、实践与发展紧密结合,以向善求真为理想信念,以知行合一激扬青春力量。国家、家庭和个人是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尽管职业、生活各不相同,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紧捆在了一起,在成长中见证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主动承担起强国富国的重任,同时也赢得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个人梦想生长在国家命运的土壤之上,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人民福祉与国家追求,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无穷的力量。

四、结束语

高校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牢牢把握其中蕴含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党的青年工作理念,掌握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方法论,努力为党赢得青年,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的青春力量[12]。各大学校长们着眼于大方向,赋予时代青年使命的同时,又挥动大手笔为当代学子描绘出宏伟的蓝图。他们综合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阅历铸就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根据各种因素向自己的学生们抛出最优的人生选择。高校校长毕业寄语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经,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学子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有自信、遵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集强大和青春的精神正能量。这是结合实际和教育背景凭着对学生人生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出发从人生的大数据中智能化输出,也是竭尽全力向时代青年喊出冲锋的号角。

作者:李鑫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