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25 01:57:00
导语:过度教育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本文从过度教育的缘起和国际比较入手,证明我国确实存在着特殊的过度教育,并将长期存在,对此,高校学生应直面过度教育的现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当前中国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许多研究生也难以找到工作,事业增多,收入下降;许多人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或学非所用……毕业生中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毕业即是失业。”这样的状况,是否意味着中国存在教育过度的问题呢?
一、过度教育的缘起
过度教育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二战以后,尤其是1960年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教育普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尽管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人口,特别是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但许多国家却出现了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反常现象”。在这种形势下,1976年,FreemanR写了一本书叫《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OvereducatedAmerican)。在书中,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1985年教育经济学权威莱文(LevinH)对教育过度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过度教育有三个含义: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受过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80年代初,专门对过度教育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当属Duncan和Hoffman在1981年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区分了个体实际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别,根据这一差别确定了对过度教育研究的三个核心概念: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工作所需教育(educationrequiredinthejob)和教育不足(undereducation)。所谓“工作所需教育”是指某工作岗位对就职者个体教育内容和水平的实际要求;当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当前者小于后者时,称为“教育不足”。由此,也可以说,过度教育是教育与工作不匹配(mismatch)的一个方面。从这两个概念出发,他们推出了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测量方法,并且对不匹配教育的收益率和匹配教育的收益率作了估算。
二、过度教育的国际比较
1.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以Duncan和Hoffman的研究为基础,后来的学者相继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过度教育及教育不足的发生率(incidence)作了估算。下表是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
资料来源:Hartog(2000);WimGroot(2000);Cohn&Y.C.Ng(2000)
从上表至少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教育,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的发生率之和占了一半左右,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教育与工作需求的不相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发展趋势看,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在上升,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在下降。这说明这三个国家的教育扩展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长速度。美国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U型,而到80年代中期后,教育不足现象逐渐消失。
从以上的两点直观结论,可以推测,一个地区或国家发生过度教育现象后,不会在短时间类消失,而且其发生率还有可能继续上升。
2.我国特殊的过度教育现象将长期存在
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上又出台了“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得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级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教育发展很相似。一些社会人士已指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有相关数据为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中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70%,在离校时未签约的大学生有34.5万,按这一比率计算,在离校时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2003年为52.5万人,2004年有69.6万人,2005年将超过75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退而求其次,屈身俯就从事以前由较低学历者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干脆专职考研,从而导致了考研热。1995年考研人数为15.5万,2003年为79.9万,2004年为94.5万,2005年将超过百万。此外,与考研热相伴的是,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在人才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呈现下降趋势。
按照莱文对过度教育的定义,以上的数据表明我国确实存在过度教育。然而,我国的过度教育有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中国目前高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远小于其他国家。
联合国科教文的资料表明,中国经过扩招以后,到2002年18到22岁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是13%。而这个数字在1997年、1998年扩招之前才是7%。同样是2002年,西方发达国家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美国在70%以上。
再看看我们的周边国家,菲律宾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是31%,泰国是35%,我们的近邻韩国是78%。如果说西方国家、韩国,因为它的人均GDP一万美元、两万美元以上,我们才有一千美元,说我们不跟它比;那么我们跟菲律宾比,跟泰国比。菲律宾的人均GDP比我们还稍微低一些,900美元,我们现在差不多一千美元了。泰国比我们稍微高一点儿,也高不了多少。从经济增长率来说,菲律宾百分之三点几,泰国百分之五,都是我们的一半左右。
再做一个国际性比较,我们又会发现,我国每万人口的大学生比例实际上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是最近两年高校扩招后,我国目前每万人中也不过47.9名大学生。而且,目前我国人口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7年,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12年和高收入国家15年的平均水平。
经济学专家认为此特殊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存在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传统经济部门一方面因劳动力过剩而造成恶性竞争使知识劳动者无法进入;另一方面因收入太低对知识劳动者没有吸引力。因此,知识劳动者就只好在现代经济部门寻找工作。而我国现代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过小,因而吸纳知识劳动者就业的机会是有限的;而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能在短时间内予以迅速改变,我国的经济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因此过度教育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
3.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过度教育的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西方学者针对其与收入的关系做了研究。下表综合了对过度教育收益率的一些研究结果:
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与教育不足的收益率
*指英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
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是正的,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大约是后者的1/2到2/3;教育不足的收益率是负的。正是因为这样,大部分过度教育者仍然会在教育上投资。但是,这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对于个人,过度教育的存在,使现今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比早先相同学历者下降了。
其次,对生产力的影响。专家们对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研究表明,七十年代以来进入劳工市场的青年们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但生产力增长的速度不仅没有加快反而降低了。他们指出,过度教育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职业满足感、身体状况以及工作场所行为等,进而影响职员的技能和能力,人格特征、个人期望等个人特征与薪金、晋升机会、工作的自主性和同事关系等职业特征之间的整体关系,造成二者之间的失衡与碰撞,最终损害生产力的提高。
三、高校学生应直面过度教育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过度教育的现象将长期存在,高校学生若能直面过度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早地做出积极的应对,那么对其将来事业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1.做好学习规划,多学备用
目前,教育的策略、内容、形式、方法明显地滞后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学形式的全方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教育状况的改变,甚至把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通过某种教育的考试并获得某种文凭的这一目标中去,而应当更多地关注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学习规划,积极的发挥自学能力,利用高校优越的学习条件,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学备用,以领先的综合能力迎接挑战。
2.丰富个人经历,注重实践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能力将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实际对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并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大有裨益。有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同学一定明白,在实习期间,往往每个个体都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会,甚至受益终身的体会,这便是实践的魅力。其次,实践有利于高校学生更早地进人职业角色和进行职业定位,熟悉社会上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和立身行事的基本规则,提高就业竞争力。
3.调整职业定位,走出误区
为了更容易获得一个较理想的职业,人们往往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资格,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时较高的职业定位,却没有意识到现在整个大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1977年,总计有5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全国共录取新生27.297万人,录取比例为29:1,录取率仅4.7%。而今年全国有86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率超过50%。同时,还应当对过度教育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现今的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必然要比早先相同学历者下降。对于教育状况的改变,毕业生若能科学、理性地进行自我职业定位,调整好就业心态,就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参考文献】
[1]《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孙志军,《比较教育研究》,2001(5)
[2]《论我国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影响》,陈方红,《现代教育科学》,2005(2)
[3]《过度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张彦通赵世奎,《中国高校研究》,2004(12)
[4]《杨壮、汤敏作客新浪对话教育市场发展实录》
[5]《我国存在“教育过度”现象吗?》
[6]《论我国教育过度的现象》
[7]《今年高考录取率首次超过50%》《文汇报》2000.9.29
- 上一篇:结合项目教学研讨论文
- 下一篇:数学教材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