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09:38:00
导语: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分析了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性质、类型、特征和功能,制定了学术批评规范。认为,欲促进图书馆学的繁荣并推动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学人必须恪守学术批评规范,并营造良好的批评环境,充分发挥学术批评的积极作用。
【摘要题】专题探讨
1学术批评本质论
1.1学术批评的性质
1.1.1学术批评的涵义
“学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1]。“图书馆学学术”泛指有关图书馆学的一切方面,如图书馆学思想、理论、观点、学派、方法以及图书馆学风等。“批评”一词,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二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2]。图书馆学学术批评是指对一切图书馆学现象进行评论,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对其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这里,必须纠正对“学术批评”的错误看法。即一提“批评”,就认为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就是“找毛病”。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片面的看法。应当全面、正确理解“批评”的涵义,以健康开展图书馆学学术批评。
1.1.2学术批评的对象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属于图书馆学理论的一部分。图书馆学学术批评对象的范围,应当包括图书馆学论文作者、学者、学术论著、学报、学刊、学会、学派、学风以及学术批评本身等。[3]
1.1.3学术批评的性质
(1)图书馆学学术批评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图书馆学学术批评不仅要对批评对象——主要是图书馆学论著进行分析、判断、理解和阐释,而且还要指出其优劣所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指出其优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批评者创造精神的运用。因此,学术批评是批评者创造智慧的发挥,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2)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实质是一种自我批评。波普尔认为,学术批评表面上是不同学者之间的相互批评,而实质是学术的自我批评。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学术批评,实际上是他人帮助我们自己批评自己。同理,自己对他人的学术批评,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学术观点的自我批评。学术批评,不论谁来作批评,实质上都是真理在借他之口而进行批评,学术批评是以真理为标准进行的自我批评。[3]
(3)图书馆学学术批评之理论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之一,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原则方法和其他分支学科不可替代的性质和作用,成为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图书馆学的内容,形成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
1.2学术批评的类型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类型较多,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类型。
1.2.1按其内容性质分
(1)原理批评类。又称理论批评类。这类学术批评是指对载于各类图书馆学文献(如论文、著作等)的图书馆学理论、观点、思想等进行批评。如图书馆学发展史上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争鸣,对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讨论等,就是这类理论性批评。[4]
(2)方法、技术批评类。这是指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的批评。如1983年乔好勤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应用新的方法存在“照搬”、“硬套”和“浅尝辄止”等问题,并对没有专门研究方法论提出批评。[5]
(3)综合批评类。这类批评是指对图书馆学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学风等进行全面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典型文章有1982年邱昶和黄昕的《论我国新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6],沈继武和刘迅的《论我国图书馆学的危机及其革命》[7],1989年刘洪波和潘寅生的《在繁荣的表象背后——评八十年论图书馆学研究》[8],2000年黄俊贵的《丑陋的图书馆学——“实话实说”访谈录》[9]等。前三篇文章着重对图书馆学理论、方法、观点、思潮及研究方法等进行批判和评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一篇则着重批评图书馆学风。该文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严肃批评我国图书馆学界目前存在的不正学风,并提出了除却丑陋正学风的积极建议和意见。
1.2.2.按批评对象的载体分
(1)对论文的批评。如对1985年张晓林的文章《应该转变图书馆研究的方向》的批评[10-12],对上述黄俊贵文章的批评[13-16],等等。
(2)对著作(专著)的批评。如刘国华等对专著《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研究》(彭斐章,1990)等的批评。[17-19]
(3)对学报(刊)的批评:如《中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发表现状及未来取向》(李万健,1999)[20]、《〈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年回顾》(王国庄等,2000)[21]、《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建设刍议》(于鸣镝,2000)[22]等文就是对图书馆学学报(刊)的批评。
(4)对教育的批评。上述3类是图书馆学学术表现于语言文字者,而此类为表现于传承、宣传、普及活动者。对图书馆学教育的批评,如对图书馆学系改名(如改为“信息管理系”等)等的批评[23.24]。
(5)对作者(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学学术表现于人者,就成为图书馆学作者、学者、学人。对图书馆学作者(学者、学人)的批评,主要是对作者(学者、学人)的学风的批评。对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不正学风,如“泛滥成学”、“故弄玄虚”、“滥发文章”、“脱离实际”等和学术腐败,如“到处搞学位”,不够资格,却争当“博导”、“硕导”,滥出论文集,搞创收等进行批评。上述《丑陋的图书馆学》等就是批评学界学风不正的典型文章[9.25-28]。
(6)对学派和学会的批评。图书馆学学术表现于社会组织,则称为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派等。对图书馆学学派的批评的典型文章有:刘迅的《西方图书馆学流派及其影响》(1983)[29]、黄纯元的《论芝加哥学派》(1997)[30]、霍国庆等的《西方图书馆学派论评》(1998)[31]等。对图书馆学会的批评,如对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批评,对国际国联(IFLA)的批评等。
1.2.3按批评对象的范围分
(1)宏观学术批评。这是指对整体图书馆学发展状况进行批评。如上述文献[6-9.28]等皆属此类批评。
(2)微观学术批评。这是指对图书馆学现象的某一部分(某一点)进行批评。如对某一学术观点的批评、某一方法的批评、学风问题中某一现象(如一稿多投、剽窃、抄袭现象等)的批评等。
1.3学术批评的基本特征
1.3.1创造性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是批评者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批判和评论一切图书馆学现象的优与劣、经验与教训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的一项严肃的科学活动。由于图书馆学论著本身就是作者的创造性成果,如再要批评这些创造性成果,批评者若没有创造性眼光,是根本无法指出其成果的优缺点的,更别说对其提出建设性、指导性改进意见和建议了。
1.3.2批判性
批评的最大特点是其批判性。尽管我们不能把“批评”片面理解为“只提缺点和错误”、“找毛病”,但我们也不能把“批评”片面理解为“只说好,不说坏”。评论“好与坏”、“优与劣”,才是对“批评”的全面理解。由于“批判”的主要义项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2],而“批评”的两个义项中都含有“指出缺点和错误”的意义,所以“批评”一词的最突出特点应是批判性。如果“只说好,不说坏”,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所以,图书馆学学术批评具有批判性,无可置疑。如前述几篇综合性批评文章就具有明显的批判性。
1.3.3.革命性
学术批评中,所指出的“优”,是批评者赞同的;而指出的“劣”(缺点或错误)则是批评者所要反对的。批评者指出被批评者(论著、作者、学派等)的缺点的,肯定要说出其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这种错误或缺点的评论和批判意见,就是一种变革,一种根本性改革。如黄俊贵的《丑陋的图书馆学》在指出学风不正的同时,提出了改革(变革)学风的许多中肯建议和意见,这种变革性意见肯定会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界的学风革命。
1.3.4建设性
开展学术批评,本身就是发展学术的重要活动。真正的学术批评是建设性批评[15.32],是为了推动图书馆学健康发展(激发新观点、建立新理论)而进行的学术批评,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得力手段。图书馆学的学术批评的建设性特征也是引导学术界正确开展学术批评的活动规范。
2学术批评功能论
2.1沟通功能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一方面是与作者的对话,说明批评者和读者对所批评论著作者的各种意见,以纠正其错误和完善其不足;另一方面是与读者的对话,向读者说明自己对论著的评价,以帮助读者认识、理解作者的意图,了解其优缺点,激发读者参与对论著的评论和研究的热情。这样,学术批评就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中介、桥梁。
2.2导向功能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目的是把图书馆学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并推动图书馆学发展和繁荣。当图书馆学发展误入歧途时,通过学术批评会指引图书馆学朝正确道路发展。当图书馆学研究陷入误区时,通过学术批评便使研究者走出误区从而取得可喜成果。当图书馆学发展出现危机时,图书馆学术批评便力挽狂澜,使局势转危为安。当图书馆学发展(或研究)偏离正确方向时,图书馆学术批评便使图书馆学拨正航向。学术批评能及时洞察社会思潮、科技动向、学术动向,引起图书馆学研究兴趣(方向)的转变,对图书馆学发展起着导引作用。如对信息时代的评论,对知识经济的评论,对网络环境的评论,使图书馆学界纷纷研究对策。学术批评着重评述图书馆学的一些新进展,鼓动对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对学科内的某些已经或正在出现的态势作进一步推动。学术批评还着重于发现研究和学风中出现的问题,旨在纠正各种不健康成分的影响,为推动学科深入、理性地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述几篇论文是学术批评具有导向功能的典型案例。不可否认,学术批评之成果中,不仅存在正导向性论著,也存在负导向性论著。但从总的结果(影响)看,由于图书馆学发展(研究)存在自组织律,学术批评总会以“正”压“邪”,真正起到正导向作用的。
2.3发展功能
在图书馆学学术批评中,往往会发生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论争)[33],如对“书目情报”的争鸣,对“前科学”还是“常规科学”的争鸣,对“学科性质”的争鸣,对“研究对象”的争鸣,等等。“争鸣”与“批评”尽管不同,但从其内涵来分析,“争鸣”是“批评”的一种,“批评”包括了“争鸣”[2]。因为“批评”别人时,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碰撞,即“争鸣”。在学术争鸣中,争鸣(批评)双方都要提出不同于对方的观点(或思想、理论、方法),这样,不同观点的“碰撞”,就会激发出新的科学思想,产生新理论。如对“图书馆有偿服务”的争鸣,则产生了“一馆两制(业)”图书馆管理体制新理论。通过学术争鸣(批评、评论),不仅会产生新理论,而且也促进了原有理论和新理论的完善。因为争鸣双方不同的观点往往又是对原有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如“要素说”的形成(从“三要素”、“四要素”到“五要素”)等,就是在争鸣中完善起来的[34]。产生新理论,补充,完善理论,从而发展图书馆学,繁荣图书馆学,这是由学术批评的革命性、建设性所决定的。2.4评价功能
图书馆学学术批评,首先要建立在对被批评对象(论著等)的指点得失的分析基础之上,指点得失,评论好坏,则评价功能自然显现。学术批评的评价功能,如果是对论著而言,则说明该论著的创造性、科学性、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高与低;如果是对作者而言,则说明该作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学风等的优与劣;如果是对读者而言,则是向读者介绍或推荐论著(好的,大家学习,差的应予以批判),介绍或推荐作者(学者)(好的,向他学习,差的则引以为戒)。对学术成果的评价,由于涉及到作者的荣誉、地位、待遇等各种复杂的重要的因素,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肃对待,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学术批评的评价功能。
2.5育人功能
学术批评往往引发学术争鸣。在争鸣中,人们通过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出疑难,回答问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识素养。在批评与反批评中,培养了参与者敢于破旧,勇于创新的科学革命精神。在论争过程中,双方为了战胜对方,迫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补充新“营养”,因而知识素养大大提高。在批评过程中,双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研能力的发挥等都跃然纸上,为客观评价、选拔人才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学术批评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借此发现人才。实践和历史已充分证明,开展学术批评(争鸣),不仅是学术带头人培养科学新秀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还为形成科学学派创造了最佳环境。
2.6自组织功能
何谓“自组织”,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从文献[35.36]我们可以得知“自组织”的含义,即:在一个开放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科学系统通过内部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自发、自主、自动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发展的机理。简而言之,“自组织”是科学在一定外部条件下自动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式。图书馆学术批评在图书馆学发展中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1)学术批评会产生正导向作用和负导向作用,但随着学术批评的不断进行,其负导向作用必然被批评而转向正导向作用。学术批评本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自动转“负”为“正”,使图书馆学走出误区、迷途,朝正确方向发展。图书馆学学术批评这种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强大作用,推动新中国图书馆学蓬勃发展,从一个高潮转向另一个高潮,令世人刮目相看。当我们仔细研究,并结合中国图书馆史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经典文献[6-11.28],这些文献所表现出的学术批评的自组织功能已跃然于新中国图书馆学史册之上了[37.38]。(2)学术批评针砭时弊,匡正学风,是其主要职能。学风问题不仅影响作者品德和价值观,而且还影响作者的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图书馆学健康发展。学术批评通过纠正不良学风,提高作者素质,建立学术规范,从而推动图书馆学研究朝正确方向发展,形成问题——批评——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术批评的这种不断拨正航向,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功能显而易见。
3学术批评规范论
欲真正发挥学术批评的各种功能,以确保图书馆学学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从而
推动图书馆学繁荣和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学术批评规范。
3.1人品规范——学术批评者的道德规范
开展学术批评的主体是学术批评者。学术批评的规范化建设主要是学术批评者的规范化建设,因为学术批评是由人来完成的,学术批评能否健康进行,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关键在人,而学术批评的学风建设的关键也是人。所以学术批评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人品规范,即学术批评者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如下几点。
3.1.1要民主、平等,反对以势压人、欺人
这里的“民主、平等”是指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平起平坐,既要允许批评,也要允许反批评。权威与小人物平起平坐,长者与年轻者平起平坐。不要以领导、权威、长者自居,压人、欺人。小人物在权威面前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抗争。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开展学术自由批评、论争的基本前提,学术批评者应遵守这种道德规范。
3.1.2要相互尊重,反对人身攻击、污辱人格
相互尊重是实现民主、平等的前提,也是营造良好批评环境的必要条件。相互尊重,就是要善待不同意见,力争求同存异,激发催化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产生。相互尊重,就是要相互宽容,相互爱护,尊重人格,不搞人身攻击,不伤害对方尊严,互为老师,互相学习,团结共进。
3.1.3要正面批评,反对暗箭伤人
所谓正面批评,就是直接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批评,提出自己的中肯意见,不要向对方射冷箭,不要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正面批评,不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高批评效果。
3.1.4要语言文明,反对挖苦讽刺
语言文明,是批评者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文明,说话要和蔼、和气,文字要优美,用词要恰如其分。不要挖苦讽刺,不要夸大其词、无中生有,更不要骂街,“以牙还牙”、恶意中伤。
3.1.5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反对剽窃、抄袭
学术批评是一种创新性、建设性的严肃的学术活动。只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才能激发新思想,产生新观点、新理论,繁荣和发展图书馆学。而剽窃、抄袭,不仅仅是品德败坏问题,而且于学科发展有害。
3.1.6要敢于说真话,反对“中庸之道”,只评优不批劣
要确立真正的批评精神,批评者要有说真话的勇气,要具备一种挑战性的理论人格。对图书馆学风要敢于说真话,成绩与问题都要说。对学术论著要说真话,优点、缺点都要评论。必须纠正过去那种怕得罪人、怕权威、怕报复,对学风对论著只说好不提缺点的、远离“批评”、“评论”本意的做法。要还“批评”之本来面目,让批评真正成为匡正时弊、纠正学风,客观公正评价论著,推动图书馆学发展的旗手、鼓手和斧手。[8]
3.1.7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把学术批评“政治化”
人品规范,首先应该是政治规范。学术批评,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违和国家大政方针,但也不要把学术批评(争鸣)政治化,不要扣帽子、抓辫子,不要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应当吸取过去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3.2学术规范
学术批评不仅要求批评者遵守人品规范,而且要求批评者遵守学术规范,即批评者在具体进行学术批评研究时所应遵守的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3.2.1要实事求是,反对以偏概全
批评论著,批评学风,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要是啥说啥,要公允、客观,克服学术批评的片面性。只有如此,批评才会有针对性,才会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才会使正气压邪气,克服学术腐败,使学术批评向科学、健康方向发展。
3.2.2要立字当头,建树求实,反对破坏性批评
要立字当头,就是要以建设性批评为宗旨,以立论为主旨开展学术批评[15]。这是由学术批评的任务决定的。学术批评就是为了匡正学风,以便把图书馆学发展引入正确轨道,激发新思想,建立新理论,以促进图书馆学繁荣和发展;培养人才,以推动图书馆学可持续发展。所以,只破不立,不是好的学术批评;不破不立,即非学术批评;违反人品规范和研究规范,借批评以中伤学人,借批评以泄私愤,便是破坏性批评,这是我们必须反对的。“破”不是最终目的,“立”才是最终目的,既破又立,才是最佳学术批评。
3.2.3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蹈空而论
这里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是除“理论图书馆学”之外的图书馆学理论,如应(实)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编目、读者心理学等),以及专门图书馆学(如大学图书馆研究等)。因为,以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理论图书馆学,恰恰是学术规范的错位[39]。专门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的研究,必须结合图书馆事业实际、工作实际、业务实际进行研究,以指导图书馆事业发展,指导图书馆工作、业务的提高。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蹈空而论。
3.2.4要明确对象,有的放矢,反对泛泛批评
明确对象、有的放矢,就是研究问题要具体,要明确,即批评要有针对性,要有具体目标,不要泛泛而论。这样才有助于澄清误区、辨析是非,才能切中要害,令人心悦诚服,提高批评效果。
3.2.5要以理服人,反对扣帽子
学术批评是用说理的方法指出对方论著或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批判、评论。以理服人,是最佳批评方式。但如果不说明对方错误的充足理由,使对方不知为什么错,反而会引起对方不满,不能使人心服口服,达不到批评目的。所以,讲道理,不扣帽子,应该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
3.2.6要注重批评内容,更要注重批评方式,反对讽刺、挖苦、嘲弄
学术批评欲达预期效果,不仅在批评内容上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还要讲究批评方式。语言要文明,既是批评者的道德规范,又是学术研究规范。有话好好说,比挖苦、嘲讽更能使批评动机与效果一致,否则相反。
4学术批评环境论
欲使学术批评达到最佳预期效果,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批评环境。学术批评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还应包括学术批评自我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实现大众学术自由讨论、批评的良好竞争氛围;良好“自我环境”是指学术批评参与者共同遵守上述人品规范和学术规范,不断加强、提高学人的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写作修养,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术批评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学术批评园地(学术期刊及其编辑责无旁贷),需要学会、教育、研究等部门鼎力支持。
总之,在我们认识到学术批评的本质后,为了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促进图书馆学繁荣发展,图书馆学人必须恪守上述各项人品规范和学术规范,在开放的自由的竞争环境中开展学术批评,使学术批评真正成为促进和推动图书馆学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导航员。学术批评已在过去的近两个世纪为推动图书馆学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笔者坚信,她在21世纪必将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辞海编委会.辞海(1999年编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360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6
2,1602
3刘茂泽.论学术批评.学术界,2001(2):85~99
4马恒通.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争鸣50年(1949~1999).图书馆,2000(1):18~23,33
5乔好勤.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图书馆学通讯1983(1):54~62,94
6邱昶,黄昕.论我国新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通讯,1982(1):31~39
7论我国图书馆学的危机及其革命.书馆学通讯,1982(5):76~81
8刘洪波,潘寅生.在繁荣的表象背后——评八十年论图书馆学研究.图书与情报,1989(4):19~29
9黄俊贵.丑陋的图书馆学——“实话实说”访谈录.图书与情报,2000(2):37~42
10张晓林.应该转变图书馆研究的方向.图书馆学通讯,1985,11(3):57~64
11徐人英.再评图书馆学研究方向的历史性进展.图书馆学通讯,1987,13(4):70~76
12于鸣镝.关于图书馆学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1):3~9
13程焕文.丑陋的《丑陋的图书馆学》——致《图书与情报》的信.图书与情报,2001(1):49~50
14邱蔚晴等.图书馆学“丑陋”?图书与情报,2001(1):50~52
15刘俊英,武旭.冷静公允与建设性批评——对中国图书馆学中评论与争鸣的思考.图书与情报,2001(4):55~56,60
16梅雪.浅说《丑陋的图书馆学——“实话实说”访谈录》.图书情报论坛,2001(4):35~37
17彭斐章.书目情报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8刘国华等.剖析书目情报理论:对书目情报理论的理性批判.图书情报工作,1998(5):44~51
19王心裁.目录学学术批评与科学研究理性:对刘国华有关批评文章的一种回应.图书情报工作,2000(2):80~85,43;(3):82~86
20李万健.中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取向.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25(1):14~19
21王国庄等.《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年回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1):17~23
22于鸣镝.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建设刍议.图书情报工作,2000(12):79~81,48
23孟广均.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几点看法.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1):36~39
24于鸣镝,初景利.试评图书馆学系更名.图书情报工作,1998(7):48~51
25闫立中.除却丑陋正学风.图书与情报,2001(1):53
26鲍振西.尽淘污浊始见金:就《丑陋的图书馆学》致《图书与情报》编辑部的信.图书与情报,2001(2):68
27黄俊贵.图书馆学需要哲学:从“丑陋的图书馆学”引发的思考.图书与情报,2001(2):64~68
28杨元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学风建设.图书馆论坛,1999(6):14~16,50
29刘迅.西方图书馆学流派及其影响.图书馆学刊,1983(4)
30黄纯元.论芝加哥学派.图书馆,1997(6):1~3,14;1998(2):6~9
31霍国庆等.西方图书馆学流派论评.图书情报工作,1998(4):3~9;(5):1~5
32范并思.新时期十年的图书馆学:观念与思潮.图书馆,1987(1):1~9
33马恒通.图书馆学学术争鸣论.黑龙江图书馆,1989(5):8~12
34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5~6
35沈小峰等.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23~149
36吴彤.生长的旋律——组织演化的科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30
37肖东发.中国图书馆年鉴(199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38肖东发.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9崔慕岳,王国强.论图书馆学研究的规范化建设.图书情报工作,1996(6):3~6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个人剖析材料
- 下一篇:酒店餐饮成本控制管理论文
精品范文
10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