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思想与民革发展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16 02:57:00
导语:孙中山革命思想与民革发展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文摘要: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民主义的论述和实践中,民革组织也正是在其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孙中山与民革组织的历史渊源关系,并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引发了对于民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思考。
关键字:孙中山革命思想民革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顺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他生活的年代,是西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勃然兴起的时代,孙中山先生一生以救国为己任,在他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先进的革命理论和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孙中山革命思想概述
1919年春,《孙文学说》定稿,孙中山在与邵兀冲谈话时说:“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余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为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实际内容就是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演讲,是考察他的革命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
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战斗旗帜。正如其革命思想有一个前后变化,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是历史地形成的。
在孙中山前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中,“排满”是一项重要内容。兴中会和同盟会的纲领,首句便是“驱除鞑奴,恢复中国(华)”。在孙中山主持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也曾概括说:“辛亥以前,满洲以一民族宰制于上,而列强之帝国主义复从而包围之。故当时民族主义之运动,其作用在脱离满洲之宰制政策与列强之瓜分政策。”
1919年孙中山所撰《三民主义》一文,反映了他思想的新变化。其中论及民族主义时说道:夫汉族光复,满洲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合决不久必能驾美迭欧而为世界之冠,此固理有当然,势所必至也。国人甚无馁!
这里,民族主义已有了新的内涵。一是他注意到过去“排满”思想中大汉族主义的狭隘性,运用了“中华民族”这一全新的名词。二是把过去汉族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优越性转化为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自信心。
2.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体现,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萌发主要是源于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现实的需求,而非传统的儒家思想。民权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学说于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初次提出之时,只是作为一个具有号召性的革命纲领而已,而缺乏充实的理论内容和严密的逻辑论证。
不过,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反正两方面的激发,孙中山对民主主义的认识大为深化,比以前更加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适应本土化的需要,以便于国人接受。1923年所著《中国革命史》,1924年在广州的六次民权主义演讲,即是孙中山在这一方面的有力尝试。同时,孙中山引用古代经典论证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人视自我民视,人听自我民听。”又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在那个时代,已经知道君主不必一定是要的,己经知道君主一定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便判定那些为民造福的就称为“圣君”,那些暴虐无道的就称为“独夫”,大家应该去反抗他。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一千多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不过那个时候还以为不能做到,好像外国人说“乌托邦”是理想上的事不是即时可以做得到的。
孙中山正是凭此在理论上突破落后的东方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世界在时空上的巨大差异(时空错位),巧妙地把西方民权主义这一现代性理论与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传统性资源刻汇聚在一起并运用于现代中国。
3.民生主义
什么是民生主义呢?孙中山说:“‘民生''''一字,为数千年已有之名词。至用之于政治经济上,则本总理始,非独中国向无新[所]闻,即在外国亦属罕见。”。孙中山一生曾对民生主义进行过多次解释,其中1924年8月广州三民主义演讲中关于民生主义的解释最为系统:“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我用民生主义来替代社会主义,始意就是在正本清源,要把这个问题的真性质表明清楚。要一般人一听到这个名词之后便可以了解。”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会议上的演说中说:“考诸历史,我国固素主张社会主义者。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嗜矢。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也。人道主义,主张博爱、平等、自山,社会主义之真髓,亦不外此二者,实为人类之福音。我国占代若尧、舜之博施济众,孔丘尚仁,墨翟兼爱,有近似博爱也者,然而,狭义之博爱,其爱不能普及于人人。社会主义之博爱,广义之博爱也。社会主义为人类谋幸福,普遍普及,地尽五洲,时历一世,蒸蒸芸芸,莫不被其泽惠。此社会主义之博爱,所以得博爱之精神一也。”该文还设计了理想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设施:“社会主义之国家,一真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也。国家有铁路、矿业、森林、航路之收入及人民地租、地税之完纳,府库之充,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之势。”“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由公家任其费用。“人民既不存尊卑贵贱之见,则尊卑贵贱之阶级,自无形而归于消灭。农以生之,工以成之,商以通之,十以治之,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幸福不平而自平,权利不等而自等,自此演进,不难致大同之世。在这幅蓝图中,既有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印痕,又带有中国传统思想的“胎记”。
二、孙中山与民革组织的历史渊源关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创建的政治组织。中国派之一。简称民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为它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致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
孙中山在开展革命活动过程中,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不断改组探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政党制度和革命思想。从而为民革组织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孙中山认为在国家政治制度文明发展中政党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最为关键。他说:政党是“集一般优秀人物组织而成,各持一定之政见,活动国内,其影响及于国家政治,至远至大。”“无论世界之民主立宪”,正因为认识到政党如此重要,所以创建与发展政党制度的革命实践贯穿孙中山的一生。1905年8月,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了三民主义政治纲领。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提出要借鉴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念,主张以英美为范,实行议会政党政治。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提出了以党治国的主张。1919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孙中山再次改组中国国民党,形成了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按照民主集权主义等组织原则建设政党,并突出党德的重要性。这一系列关于政党制度的革命实践,促成了孙中山在如何加强与完善政党自身的制度性建设以充分发挥政党作用来最终推动国家政治制度化发展等方面的政党思想成果。
1927年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内的民主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国共第二次合作。1943年一部分国民党民主分子开始筹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0月在重庆成立;1943年另一部分国民党民主分子在桂林、平昭筹建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1946年4月在广州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和民促仍继续存在)。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民革的成立使国民党各派爱国民主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1948年5月,民革领导人和其他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通电全国,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革领导人李济深等和其他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积极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9月,民革、民联、民促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进一步统一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和民促宣告结束)。原国民党著名人士程潜、张冶中、邵力子等参加会议并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民主革命时期民革在团结原国民党民主派、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以及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继承和发扬孙中山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
三、民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入“十一五规划”。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民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1.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作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参政党,民革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多年来,民革各级组织通过参加中共中央以及各级党委召开的高层次谈心会、座谈会、民主协商会、列席各级政府的办公会议的方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一参加”、“三参与”,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和重要建设项目等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就有关廉政建设、社会综合治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行风评议等检查工作中献计出力。
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还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他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为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加强学习、关心和维护民革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推进人际关系和谐
近20年来,民革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推动民革党内和谐也是民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民革各级组织关注并维护民革党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合法权益,教育民革党员充分信任和依靠所在单位的中共党组织,积极争取中共党组织对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敢于并善于做执政党的挚友。民革市委和各级组织还定期举行与统战部门、与成员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联谊恳谈会,并经常走访民革党员所在单位,切实全面地了解其在单位里的表现状况,同时也让中共党组织对民革党员在党派和与党派有关的社会活动情况也能有实事求是的了解。
多年来,民革组织还注重两岸交流交往的工作,从多方面关心、维护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合法利益,及时反映他们对大陆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建议,反映他们的正当要求,以增强他们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
3.充分发掘民革的政治资源,维持稳定的政治局面
与其他派相比,民革最显著的特点是与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联系;最宝贵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是坚持以“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作为自己政治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中,有不少人仍然以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新三民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这部分人本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发展对象,他们的政治信仰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也有某种契合。民革通过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地继承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并使其能落到实处。从而达到更好地联系这部分人群,发挥他们在促进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
开展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孙中山是一面旗帜,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以及新三民主义的理论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应该注意开发这一宝贵的政治资源。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中国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在开发这一政治资源方面,民革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具有天然的优势。
4.发挥民革的智力优势,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革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地位超脱、联系广泛等政治特色,积极、主动地反映和代表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帮助执政党协调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阶层、群体具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各级组织的群体作用,建立健全民革反映社情民意的收集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民革履行职责的实效,为广大民革党员及所联系群众提供政治参与的“有效通道”,逐步扩大各层次人士的有序参与。另一方面,要鼓励民革党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类特约员以及在政府部门任实职的同志敢当净友、当好净友,为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和谐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朱一智隋启仁,孙中山的思想和道路[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3
- 上一篇:农业特产税征收管理制度
- 下一篇:通信工程师资格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