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刍议

时间:2022-03-16 02:56:00

导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刍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刍议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得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具挑战性。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建问题。但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比较多、比较普遍,使固定资产这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为此,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如何使用和管理,如何严密组织、精心设计,如何按国家规定、制度执行,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拟对此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解析

马克思曾对固定资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劳动资料成为固定资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它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起作用,即只有当作劳动手段投入生产的,才能成为固定资产:二是它与产品分开,与用它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尽管马克思给出的固定资产定义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得来的,但对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即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主要劳动资料,其数量、质量和技术结构标志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企业资产总值中资产份额大,具有耗资多、单位价值大、使用年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其结构、状况、管理水平、运行质量和运转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和效益的好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用好管好固定资产。另外,固定资产的类别多、投资额大,其管理、核算及涉税政策都较为复杂,如能从固定资产的立项、购建、使用和处置等多环节上进行纳税筹划,服务于企业理财目标和战略经营目标,无疑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可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来理解。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化形式,包括:验收和移交、借出和租赁、闲置停用、转移调拨,报废清理。(1)固定资产的验收和移交(2)固定资产的借出和租赁(3)固定资产的转移停用(4)固定资产的出售和调拨(5)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

固定资产静态管理是指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相对保持稳定的形态反映,主要包括:资产编号,资产性质,资产卡片,资产档案,资产统计分析报表。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和方法较之以前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国有企业没有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度和管理岗位责任制,欠缺管理牵制制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虽然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分工原则,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够,固定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清理报废工作虽然能按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造成财务入账时间滞后。有的固定资产因责任部门工作失误,造成资产重复进账或漏进等现象。

2.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不善

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购置的随意性很大。专款专用原则的废除,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企业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又造成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一些企业不进行资金来源与使用的平衡,不统筹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项目投资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导致新增固定资产发挥不了资产的使用效益,形成新的不良资产,使国有企业本来紧缺的资金又是雪上加霜。

固定资产购置管理不善还表现在消费性资产购置失控。一些企业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购置高级轿车,修建办公楼,添置高档办公设备,将紧缺的资金,变成了不直接创造价值的资产。重消费、轻生产,资金不能有效利用。

3.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比例不合理

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折旧年限,与固定资产实际寿命相差甚远。据调查,一般情况下,经营历史越长,技术含量越低,受政策影响越大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比例越低。目前,国有企业普遍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价值无法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难以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一方面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不实,另一方面致使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设备老化,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生产资料的更新需求。

同时,国有企业的折旧方法各地并不完全相同,相当多的国有企业还是使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也有的国有企业是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在使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的国有企业中,折旧年限过长、折旧率偏低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4.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列支渠道不规范,有的企业故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冲减当期利润。有的长期在应收款下挂账;也有的为扩大业绩,将备品备件虚挂固定资产。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折旧成了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调节器。有的企业大修费用只列不摊,业绩虚假。

5.固定资产清查不与财务帐紧密联系,清查不能发挥实际效果

在现实工作中,固定资产的清查难问题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妥、财务帐与实物帐不符、实物帐与实物不符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单位虽然定期清查固定资产,但未能与财务帐目一一对应,结果是虽然定期清查了,但不能发挥清查工作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库存管理混乱,物品出库手续制度不统一,仓库帐目分散混乱,不是由专人保管,而且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实际盘点时,就会出现实物已经出库,相关手续没有或缺失等诸多情况。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其后果将会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

6.固定资产维护保养不及时

有的企业承包者,只重眼前利益,为减少成本支出节省维修费,该修的设备不修,拼设备,拼产量,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严重破坏了企业的发展后劲。有些企业已闲置的设备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有的存放在角落里无人看管任凭零件被私拆私卸;有的放置在露天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另外,有些设备保养不及时造成一些能用的设备提前报废。

7.工程费用审核不严

除了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外,企业还要投放大量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改良和大修理,因此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费用的控制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一些企业有自己所属的施工单位,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使工程预决算的审核缺乏力度。另外,财务人员不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预决算审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使财务预决算审核的管理不到位,起不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领导只抓市场营销,只重视经营利润,却忽视了对生产产品所依赖的生产设备的管理,使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另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会计部门,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工不同,又缺乏相互的牵制机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再者,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会计部门的经办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视而不见、不负其责,也加重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创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对策选择

1.充实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要在生技、财务等相关部门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岗位,尤其是生技部门应该设立专人管理固定资产,资产任何一点发生变化,应及时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联系。生技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由财务部门牵头编写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晓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应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

在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提高业务理论素质。资产管理人员除了应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掌握本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第二,提高政治素质。并不是说每个资产管理人员都要有多大的政治抱负,而是说要尽量培养资产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和责任心。资产管理人员不能仅满足于本部门的需要,更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从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出发,树立“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观念,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第三,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主要包括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能力等。具有上述能力,可以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症结所在,向领导者提出改进资产管理的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最大限度的扩张、增值,以有限的资源取得无限的收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国有企业在培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时,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不应吝啬这一点的付出,因为这些付出与将来能够收到的回报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制度落到实处

这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1)严格固定资产投资及购建审批制度。凡是企业需要购建或购买固定资产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重大固定资产项目,必须对市场前景、项目管理、经济效益、还贷潜力和存在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和预测,尽力从源头上遏制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不良固定资产,减少和避免盲目购建、重复购建和随意购建固定资产。(2)建立健全企业财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管理规范,堵塞漏洞,维扩代酌定资产安全。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要规范本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登记、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等制度,搞好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其次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加大资产运营力度,盘活存量资产的经营和闲置资产,把现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可以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闲置固定资产保值、增效和不需用固定资产的实现,切实盘活这部分存量资产,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质量。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考核经营者政绩时,应剔除这一影响因素,以调动经营者处理、盘活闲置资产的积极性。(3)建立定期审计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实施严格的审计监督,尤其要注意经营者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资产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要建立严密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作为考核经营者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良好,资产保值增值的,应给予表彰,奖励。对资产管理不善,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给予严肃的批评、处罚,并通过法定程序决定其任免。对于失职、读职、甚至违法犯罪,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4)深化改革,搞好资产运营。积极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发展股份制经济,优化存量资产结构,从而增强企业活力。

3.加强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管好固定资产,除了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编制计划,根据计划制定预算,并对相关指标考核,是有效控制投资,增加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可防止投资的盲目性,使投资既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有资金保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包括确定投资目的、投资方向、投资支出总额、资金来源等,资本支出预算要考虑投资机会成本、投资资本成本及预计现金流入等。该制度有效施行,可避免有些项目个别人说了算的情况,可控制投资资金的运用,防止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也可避免投资规模过大,使企业资金周转缓慢,企业负担和风险增加。

第二,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要实行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一是固定资产的需求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采购部门、企业内部建设部门无权首先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

二是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与请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

三是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

四是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同采购或承建人、款项支付人职务分离。

五是资产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时担任资产的记账工作。

六是资产的盘查工作应由使用保管人员、负责记账人员和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者共同参加。

七是资产报废的审批人与资产报废通知单的编制人分离。

第三,设置控制指标考评制度。对相关指标进行考评,可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反馈,以促进薄弱环节的改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不同评价指标,例如卡片一致性指标、记录及时性指标、盘点周期性指标、流程规范性指标、检查独立性指标等。利用各项指标反映资产管理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和折旧率

企业的折旧政策一经确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如果新的折旧政策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就应当考虑变更。目前,有的电网企业折旧率还是相对较低的。想要提高折旧水平有两个途径:一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另一个是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对于足额补偿固定资产损耗,保证固定资产再生的顺利进行均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所得税以及固定资产的风险——收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在选择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的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情况、纳税义务、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加速折旧法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并不普及,而在国外却使用的很多。日本税法在原则上规定,有形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可以选择直线法、定率法和产量比率法,其中定率法属于快速折旧方法。另外,日本税法还规定,同一企业的不同资产,可以采用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例如,有的企业对重要的生产设备采用快速折旧法,为设备的更新快速的积累资金,而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采用直线法提折旧,不至于使企业利润下降过多。加速折旧或适当缩短折旧年限也是美国联邦政府鼓励产业投资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折旧方法如下:

①平均年限法

②年数总和法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④余额递减法

⑤偿债基金法

结论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只有这样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田祥宇.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保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J]经济问题,2003,(10).

[2]陈建堂,嵇大海.已完工程及时转为固定资产的问题亟待解决[J]上海会计,2001,(07).

[3]张宏,崔松.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不良资产形成的监管原因分析[J]北方经贸,2006,(04).

[4]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月刊,2001,(18).

[5]岳丽纯.浅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6]杨建红.试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J]会计之友,2002,(12).

[7]王洪.国有资产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2.

[8]刘增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安装,1998,(06).

[9]于亚洲,曲稚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J]一重技术,1999,(03).

[10]张小民.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

[11]胥佚萱.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2]赵敬华.大庆油田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