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0 03:06:40

导语: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问题研究

摘要:在徽州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徽州地区的传统街区建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应加强对传统街区的古建筑、文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景观进行生态修复,从而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得到延续和传承,形成自身独特的地域特色。文章针对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设计问题及其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希望相关观点及措施建议可以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设计问题;解决策略

徽州传统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体系中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徽州地区,仍然保存着一定规模的传统街区、村落民居、古祠堂庙宇、园林景观和牌坊等多种功能的徽州传统建筑,使徽派建筑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然而,随着徽州地区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徽州传统街区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加强对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有着较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对现有生态修复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修复理念与设计方法。

一、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设计问题

徽州建筑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对于徽州传统街区和古建筑而言,由于其深受徽文化的浸染,成为该区域历史文化、社会形态和人文内涵的缩影,更是徽州人民长期以来生态营建理念、辛勤劳动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传统街区建筑不仅展现出徽州艺术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传统街区建筑进行生态修复,是传承、发展微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最佳途径。据统计,在现存的徽州街区建筑中,最早期的建筑修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且这一类型的传统街区和古建筑在徽州不仅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不仅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会产生非常广泛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徽州传统街区建筑进行生态修复,不仅具有较强的必要性,还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徽州地区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以及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对于那些被岁月风蚀的徽州传统街区和古建筑而言,早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材料缺损、腐蚀甚至是倾斜、倒塌等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要想做到有效保护,使珍贵的历史遗存和徽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必须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破损之处进行生态性和保护性修复。但是,从当前的修复设计情况来看,还存在理念落后、经验匮乏、技术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有待相关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针对生态修复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案,使徽州传统街区建筑得以流传后世,永续利用,为徽州地区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设计理念及方法

(一)整体修复。整体修复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徽派街区及建筑群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建筑专家开始针对传统街区建筑的结构、形制以及装饰工艺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到了80年代后期,又针对传统街区建筑所处的聚落空间、历史环境、传统文化和风貌等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将传统古镇街区、古村落以及各类古建筑和构筑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正是由于这种整体性,在针对徽州传统街区建筑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传统街区古建筑及其聚落空间、环境、风貌、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保护,力求最大限度体现其原生性、真实性和整体性。为了践行这一设计理念,安徽省黄山市于2008年设置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文化部又授予安徽省黄山市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时,将其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及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纳入修复范围当中。2010年间,地方政府以严格遵守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为目的,组织开展了《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构建起“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这一良性循环模式,最终将徽州区呈坎镇打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二)原地保护。近几年来,“原地保护,修旧如旧”已经成为我国文物古迹修复及保护工作中的首要原则。在针对原地保护的徽州传统街区建筑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对文物古迹的人为干预,最大限度的保留其实物原状和历史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古迹进行必要的保护、修缮,结构恢复及整体加固,针对损坏的构件、缺失的部分进行修补与添配。但是,在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这四个方面。在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时,还可以结合现行需要对其内部结构及建筑原料地行适当改造,使传统古建筑具备旅游开发、餐饮娱乐、住宿等新的功能。以徽州地区的唐模村为例,不仅完成了《唐模村综合整治与复兴规划》的编制工作,还全面推进了村庄环境改造、道路铺设、水系整治等工作,将村庄内的徽派建筑打造成旅游接待场所。目前,唐模村已经成为徽州地区艺术创作型古村落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针对古村落中的继善堂、尚义堂、许氏宗祠、许承尧故居等古建筑进行生态修复时,首先针对其承重部分实行监测,了解其原结构是否存在变形情况,再根据监测结果提出修复方案。对于那些构件或结构已经受损的古建筑而言,需要在保持其原建筑结构、整体构造及装饰特征的基础之上,再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在修复设计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首先,对受力结构进行加固,针对坍塌、缺失及错乱的构件进行归整,将残损部分修补完整,将那些无价值添加物清除干净;其次,在针对受损情况较为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修复时,需优先保证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再借助结构构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最后,将那些构件损坏、缺失部分作为重点修复对象,制订相应的修复方案,确保修复效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实用性与美观性。(三)异地修复。有些传统街区建筑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重大影响,但又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在原址对其进行修复,此时就适合采用异地修复。在制订修复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古建筑的外形及构造,并且寻找一个与原建筑环境相类似,或者一个更加适宜的新地块,最后对其进行专门性、集中性的迁移与修复。例如黄山市五福养生会所就是通过异地修复和适度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徽州休宁县内,也存在大量古建筑和原始民居,或因其自身原因或因周边环境的变化,导致这些古建筑难以在原址上得到修复保护。后经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调研讨论,决定按照古建筑保护要求,聘请专业古建施工队伍对其进行异地修复。在制订该修复设计方案时,首先针对古建筑构件进行编号与拆分;还同步进行新址确定;之后在新址地块上再进行构件的重新组装、结构加固以及构建维修,最终达到整体修复的目的。从最终的修复结果上看,除了原位置发生改变以外,古建筑的外部形状、原态原貌和空间组合方式等方面都不曾改变。但是,由于古建筑历经上百年的风霜雨雪,在对其进行异地修复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不但要保证迁移后的古建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还要保证建筑结构在防腐、防霉、防虫、防火、采光、保温等方面同样具有相当好的性能。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设计人员在规划五福会养生会所异地修复方案时,打算采用半透明的有机玻璃将传统天井覆盖上,再通过电动装置的应用,使天井具备自动启闭的功能。这样既保证了建筑物内部的通风性,又使室内保温需要得以满足;此外,对于天井处的雨水,采用专用雨水管将其导入暗沟;还要采取现代化防水、保温材料提高房顶及墙体的防水性能,还要增设防水卫生间。通过这些改造,即可充分满足现代高档会所的基本要求。由此看出,针对徽州传统街区建筑进行异地修复,虽然使建筑物离开了孕育其生长的原始环境,但并不是脱离开原有的人文环境进行孤立地重建,而是充分保留其人文内涵与历史价值,使其呈现出更高的实用价值。(四)恢复重建。恢复重建是通过先进科学的技术还原手段将那些遭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已经消失的传统街区建筑获得重生。在针对此类传统街区建筑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国际原则《威尼斯宪章》的相关要求,同时参照确凿的历史依据,对修复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多次的论证,并按照法律程序依法报批,获得上级管理部门的批准之后,方可实施恢复性重建。在徽州,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街区古建筑其主体结构都遭受到严重破坏或者已经不复存在,但其附属建筑、原址所在环境和用地保存却依然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只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恢复重建,即可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较强的重建价值。例如始建于公元888年间的徽州府衙,以“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的建筑特点所著称,甚至在建筑界和史学界当中素有“徽州故宫”的美誉,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因此,当地政府决定对徽州府衙进行恢复重建。但是,要求设计人员要确保重建后的建筑群与歙县古城内东谯楼和历史街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再现明代徽州古城旧貌的效果。设计人员在考虑设计思路时,以《徽州府志》所记载的《府治公廨图》和《歙县志》等资料以及建设部门的古建筑修缮原则为依据,在充分保留原有古建筑遗存及风格的基础上,制订出“徽州府衙建筑群修复工程”总体规划。但是,由于该建筑群结构复杂,而且建筑构件种类繁多。因此,设计人员充分借助计算机系统、信息化施工管理软件及一系列现代化技术手段,攻克了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各种弊端与不足。例如,采用先进技术对木材进行烘干、防虫、防腐、防渗漏和防火处理;借助精密性较强的机械设备进行木雕刻和其他辅助施工,最终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施工效率和修复质量。(五)虚拟修复。所谓虚拟修复,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街区古建筑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数据记录,为修复设计及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该种修复设计方法不受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设计人员可以在虚拟的仿真建筑环境中,随时随地开展传统街区古建筑生态修复设计。这样既避免了现场勘察工作对古建筑实体造成人为损伤,为古建筑的生态修复和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持。在该领域内,安徽建筑大学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已经率先研发出“徽州古建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就是以徽州古建筑的基本信息源作为基础数据而建立起来的。在该数据库当中,既有通过实地测绘得出的徽州古建筑平、立、剖面图以及构件大样图,又包含古建筑实体三维模型等空间数据信息和属性信息。通过查询属性信息,设计人员可以了解到古建筑的分布和聚落形态;通过查询建筑属性信息,可以实现三维建筑模型检索、GPS坐标查询、建筑构成的立面和剖面查询、建筑构件大样查询和图形显示等功能。该数据库采用数字记录的方式为徽州传统街区建筑生态修复提供了相当庞大的数据支持,修复设计人员甚至可以依据数据库当中储存的数据信息对即将坍塌毁坏的或已经不存在的历史遗迹按照其原貌进行修复再现。此外,修复设计人员还可以运用GIS、RS、VR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图形及图像信息进行后期处理,对典型的徽州传统街区建筑进行虚拟重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古建筑复原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技术评估,为古建筑修复设计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街区建筑数字化虚拟修复与保持利用。同时,赋予传统街区建筑古今结合的新鲜元素,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结语

徽州传统街区建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居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重塑历史街区建设的过程中,要从生态修复的理念出发,既要保留古街建筑的风格,又要继承发扬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无疑对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水平和技术手法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此,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力争提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实现历史文化修复与传承的现时,促进现代城市与历史古迹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会勇.隐喻视角下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2):79-81.

[2]方筠,方利山.论徽州祠堂“真应庙”的修复价值[J].黄山学院学报,2017,19(5):69-70.

[3]孙福良,舒伟.三维扫描技术在“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中应用的研究———以徽州建筑木雕构件数字化模型采集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1(3):72-75.

[4]王微,叶亚军.徽州建筑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以安徽歙县许村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2016,33(10):54-56.

[5]蔡昱欢.论徽州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基于威尼斯的启示[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2):66-69.

[6]姚征峰.皖南徽州古民居建筑设计生态美学探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1):74-78.

[7]赵静.徽州和谐生态观阐释及现代设计启示[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2):61-65.

作者:张珂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