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4-25 02:30:28

导语: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属于我国基础建设之一,为提高建筑结构施工的质量,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期完工。就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合理的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于建筑结构中,以便从根本上规避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裂缝现象,彻底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结构施工的要求、需求更加严格。为此,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应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以此有效的防范施工裂缝问题,处理温度所致的收缩膨胀情况等,推动建筑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1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概述

后浇带,可有效的消除温差所致的构建收缩情况,同时适应于完成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在温度角度的季节施工,其会随着季节的改变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时温度提升,混凝土结构内部就会发生温度应力,对建筑物体构成向外的挤压力。但是限度超出,混凝土构建时建筑物体也会发生裂缝现象。混凝土结构构建前,需充分的考虑到温度的应力,预留裂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浇带的浇筑工作,确保构建物体的完整性。后浇带合理的实行设置,可有效的处理基础设计、裙房结构的整体问题。因为高层建筑、裙房结构、基础设计并不是完整的整体,需充分的考虑到建筑地基重力所会造成的影响。必要的时候,须有效的设置后浇带。将后浇带分开,经沉降量将后浇带浇筑的时间实行充分的计算,计算前需对裙房、基础强度实行核查,并对连接整体结构后期所致的内部应力进行严格的计算。

2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设置方法

2.1合理的设置间距

设计图纸,若存在预设需结合图纸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便于有效的实行后浇带施工。图纸构建的间距应结合图纸内容预留,具体需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矩形建筑物体后浇带的间距应控制在35cm的范围内,最低的距离也应结合地区的季节、温度实行合理的设置,最低应设置为25cm。

2.2合理的设置宽度

施工阶段,应确保结果的完整性,针对楼板/基础,应保证钢筋在一般起受力的作用下,不实行切断开。以此满足结构的整体要求,按照具体的规范保证施工的安全。若后浇带的跨度设置较大,就需将受力的钢筋进行切割。浇筑后浇带的时候,需将受力钢筋实行焊接,防止楼板两端不会承受较大的力,发生下垂变形情况,后浇带的宽度应控制为8m之内。

2.3合理的设置后浇带的位置

后浇带,一般多选择混凝泥土构件较小的位置,剪力墙的中部位置不需设置后浇带。梁、板反弯点四周为最适宜的部位,因为这个位置能规避因弯矩、剪力过大所致的构建压力。

2.4合理的设置后浇带的断面形式

后浇带断面需和混凝土的结构断面保持一致,主要的目的为防止因受力过于集中构成结构变形的情况,同时还能降低后浇带建筑过程中发生直缝的现象。

3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究

3.1后浇带施工中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构建收缩60d左右即可完成。高层建筑、裙楼结构、基础层面来讲,需待完成沉降后实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裙楼、高层建筑主体位置,均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且裙楼施工量较小,相反主体高层建筑施工量非常大。完成裙楼施工后,主楼施工没有完成,这时裙楼荷载沉降前,主楼沉降后,主楼荷载量明显多于裙楼。所以,需等到主楼沉降后,实行后浇带砼施工。因为受到施工季节和材料等多方面影响。部分企业应延迟浇筑的时间,将设计图纸的内容充分的表现出来。

3.2后浇带施工中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实行浇筑前,需对裂缝部位实行彻底的清理,并将积水完全排除,确保后浇带两侧构建表面的湿润性达到1d。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应选择无收缩混凝土,如膨胀的水泥,同时可添加一些膨胀外加剂(普通的水泥)相配置的混凝土。为确保使用后的后浇带的强度能优于连接的建筑。施工前,需合理的添加早强减水剂,加强对混凝土的配置、振捣。

3.3后浇带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重点为模板的预设,所以应结合施工的图纸内容执行工作。混您土浇筑前,应合理的预设钢丝网模板,以确保钢丝网模板钢丝网格的统一性,以及钢丝的粗细保持一致。模板强度、稳定性、刚度均需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选择,防止因裙楼、主楼于连接跨度较大时,导致地下室大梁支撑荷载超过钢支撑扣钱的承载力,造成螺栓受损的现象。

3.4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方法

结合施工计划施工,水平后浇带实行浇筑应将钢丝网模板侧压力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垂直后浇带实行浇筑的主要原则为,将混凝土实行充分的振捣,且振捣的过程需防止因振捣设备所致钢丝网受损发生。此外,还应加强对振捣设备和模板距离的保护,规避混凝土水泥浆流失的现象发生。

3.5后浇带施工中垂直施工缝和施工温度的控制

(1)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垂直施工缝混凝泥土完成浇筑工作,达到初凝的状态,需通过压力水彻底对其冲洗,直至骨料产生将钢丝网冲洗干净。为规避冲洗时间的失误,施工图纸的设计内容应合理的对垂直施工的时间进行设置,并通过专业人员实行严格的检查。(2)确定后浇带施工温度。后浇带砼选择施工浇筑的温度,能够有效的确保新型砼和传统砼的结合。最佳的温度应设置为10°C,这一温度能够满足热力学收缩、膨胀的要求,达到理想的结合点。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后,应于2d后选择适宜的时间收关,避免产生干裂问题,最适宜的时间应设置为早上/傍晚。

3.6后浇带施工中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施工缝,应防止存在杂质、水长时间滞留。一般条件下,后浇带缝两侧需合理的设置挡水砖。同时,可在后浇带的内壁涂抹适量的防水砂浆,以此做好后浇带的保护工作。待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后,实行彻底的清理。于顶部通过木模板/铁皮封盖,然后采取砂浆作为挡水带,在周围合理的设置临时的栏杆维护,规避施工中钢筋被污染的情况的同时,还能减少施工中所堆积的垃圾。

4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4.1提高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建筑的阶段,需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不会发生跑浆、留置槎的情况。因为留置槎容易导致后浇带木模的缝隙过大,促使混凝泥土产生漏料现象,还会对砼体密度构成直接影响。所以,需合理的预留斜坡槎。

4.2排除外在因素

后浇带施工过程,会发生较多的问题,而这些因素均会对施工进度和落实情况构成直接影响。这时,后浇带需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就会低结构构成直接的影响使其发生沉降裂缝。可见,后浇带应做好处理方面的工作,采取高强度混凝土、内置高强度的钢筋承担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结构内应力。

5总结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后浇带施工为主要的施工部分。若施工的过程,产生沉降、后浇带裂缝等问题,需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检测,以便结合设计图纸内容找到存在的不足,通过具体的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邓国友 单位:乐安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参考文献:

[1]陈凤云.建筑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浅议[J].门窗,2015(5):96-96.

[2]李照亮,孙蒙蒙.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微[J].文摘版:工程技术m2015(45):24-24.

[3]郭文伟.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