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技术分析
时间:2022-09-09 10:57:24
导语: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技术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代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满足大流量人群停车及避难需求,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人防地下室、地下车库,其内部抗渗防漏的功能性要求较高。地下室顶板在露天施工过程中,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且在施工阶段一般需要承受变化较大的恒荷载、活荷载,后期为室外回填土、花坛、地上停车场所覆盖隐蔽,仍需承受各式荷载。上述原因,可能导致地下室顶板产生不可逆转的结构裂缝,裂缝将引起渗漏,进而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1试水试验
结构设计中,地下室顶板一般采用和地下室底板外墙同强度、同抗渗等级的自防水混凝土(刚性防水结构),且应严格做好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未对顶板的自防水性能检验引起足够重视。蓄水试验是对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力进行检测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地下室顶板进行试水检验,特别是针对设计有降板、反梁结构的位置(易形成局部积水),更应该重视试水检验情况,及时对渗漏部位进行补强、补漏处理。顶板蓄水试验可以根据本工程施工区段,分段分片进行,并确保整个地下室顶板范围全部覆盖检验[1]。
2防水方案分析
根据实际防水需要,顶板防水结构中,除了前一章节提到的刚性防水层,还包括柔性防水层,其是指采用具有较大延伸率和一定柔韧性的防水材料,如各类有机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由于顶板上多覆盖有绿化植物土层,且植物根部对顶板防水层有着强烈的刺穿作用影响,因此不宜采用一般防水卷材[2]。以下图防水设计为例,研究分析地下室顶板所示的防水构造(详图一),该构造遵循“自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设计原则,因此顶板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可严格从对各防水层结构施工过程的工艺及质量管理进行把控。图一案例地下室顶板防水构造图
3强化管理行为控制
3.1重视事前交底、强化过程管控
根据工程的防水设计特点、质量要求等,编制专项防水施工方案并经有关单位审批,防水工程作业前向管理人员、作业班组进行专项的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各部位的施工做法、操作工艺、质量要求等[3]。项目部管理人员需对现场防水施工作业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监督。应强化顶板防水层施工过程管控,确保技术人员旁站指导,及时纠正问题。
3.2防水材料进场管控
防水材料进场需配套有产品合格证、质保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并按规范及时复检、试验,技术参数应满足设计、规范标准,对不达标材料予以退场处理。进场材料应有序堆放于专门的材料堆场,堆场应远离污染源,减少日晒雨淋,避免物理划伤。
3.3落实“三检”制度
执行包括“自检”、“互检”以及“专检”在内的“三检制度”验收程序,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质监单位验收,且每道工序留存有完整的检查记录。验收过程中,针对防水层出现的质量缺陷,应及时组织人员补强、返工,确保防水层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4施工技术控制
4.1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4.1.1混凝土材料要求地下室顶板结构宜采用预拌商品砼连续浇筑,砼配合比由商混搅拌站计算提供,并经检测实验室确认,确保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地下室人防区混凝土中不得掺加早强剂[4]。4.1.2浇筑过程质量控制(1)防水砼浇筑前,地下室顶板的模板表面应提前打扫、洒水润湿。(2)顶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薄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0mm上下,不宜留置施工缝,混凝土应自然流淌,并按照1.5左后的坡道分层斜向推进,不得产生施工冷缝。(3)必须采取机械振捣,振捣棒插入点应均匀覆盖作业面,操作需“快插慢拔”,每个插入点的时间控制在10~30s左右,有效避免漏振、超振,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达到设计强度和抗渗性。(4)混凝土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有助于增大面层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收缩,降低细微缝隙的产生;砼振捣密实后,对混凝土表面原浆进行三次抹压,分别为“一找平、二抹实、三压光”。(5)砼浇捣作业结束后,应确保砼初凝前完成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由专人每日浇水养护,并填写记录《混凝土养护责任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且底部模板支撑架体不宜过早拆除。
4.2防水细部构造施工控制
4.2.1顶板施工缝施工技术施工缝防水技术控制主要是顶板后浇带的处理,在施工缝两侧结构中部埋设钢板止水带,迎水面附加一道防水卷材(详图2所示)。后浇带砼浇筑之前,施工缝两侧接缝表面充分凿毛、清理,浇水润湿,使用原设计高一等级强度微膨胀砼浇筑后浇带,并持续养护28d以上。图2案例后浇带防水做法4.2.2顶板管道施工技术顶板管道需提前预埋防水刚性套管,套管宜高出楼板面20cm,以防火油膏、阻燃密实材料将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实。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套管周围临近范围内的砼振捣密实,并观察底部施工情况,优化根部防腐、防水处理[5]。
4.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控制
4.3.1防水卷材材料特性本文选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为例,进行施工技术介绍。该型防水卷材具有材质延伸率大、适用性强、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其对压力水的抵抗能力较强,还具备耐腐蚀性、抗疲劳性、抗穿刺性能好的优点,此外其施工过程中粘结性好、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且对环保无污染。4.3.2细部处理一般工程中,防水卷材细部构造施工主要包含:①阴阳角:构件平、立面相交及立面交接位置、②穿楼板管道位置、③后浇带两侧施工缝处理、④建筑物变形缝等部位。上述细部节点构造为需要加强防水处理的薄弱部位,应先施工好防水附加层,加强处理。附加层采用同材质防水卷材,其铺贴长度一般为500mm,节点两侧各250mm[6]。4.3.3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防水作业基层清理→施工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后→进行细部节点部位附加层施工→部施工刷涂一层2mm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涂刷均匀,分2-3遍涂刷施工→进行细部节点部位附加层施工→4mm自粘SBS聚酯胎改性沥青Ⅱ型防水卷材铺贴→浇筑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均匀,坚实平整,清理到位,阴阳角需施工圆弧,若存在的裂缝缺陷,应及时修补。(3)水泥基防水涂料使用前应按照说明,充分搅拌,静置后采用专用滚刷施工,确保基层涂刷均匀,待涂料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4)细部节点位置将调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粘结剂搅拌均匀后,用毛刷或刮子对基层节点周边、转角处进行涂刷,待干燥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粘结剂将基层全部涂刷一遍。干燥后应保持表面清洁,如有污染变脏,应重新涂刷处理,干燥后及时铺粘卷材。(5)在符合要求的基层表面上,开始铺设第一道防水卷材,做好铺贴位置定位,卷材展开后,将一侧末端粘贴固定到位,然后从卷材另一侧均匀地撕去材料隔离膜,期间缓慢地滚压、排气、充分粘结。铺贴完成的卷材面应平顺有序,搭接尺寸正确,整体方正,不出现凹凸扭曲、褶皱。两片卷材相互粘结牢固,搭接宽度不宜小于80mm,相邻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在宜有效错开500mm以上[7]。(6)铺贴薄弱部位:例如防水卷材铺贴的收口收头、短边搭接等位置,可采用专用密封胶固定。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也可采用辅助加热设备加强铺贴搭接薄弱部位。(7)及时进行隔离层及细石保护层的施工,防止卷材被破坏,浇筑的细石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空鼓。
4.4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防水施工过程中,常见有操作工人为图便利,以脚踩的方式铺贴卷材,不合规的做法易造成卷材铺贴不牢,不平顺。应着重强调铺贴必须使用压辊工具,确保卷材黏贴均匀、牢固。(2)基层应干燥整洁,卷材铺贴前确保基层无砂粒、杂质。必要时,对基层进行加热,以蒸发残余水渍。(3)检查过程中,易发现相邻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不足,搭接一侧端头较长,另一侧端部长度不足,整片卷材铺贴歪斜的情况。过程中增加一道基层放线工序,能有效避免上述现象。(4)设专人掌握天气情况,选择在5~30℃气温的晴天进行防水施工,遇雨及四级以上大风时不得施工,并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施工。(5)防水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6)应按国家、行业有关防水技术规范进行验收,其中“一般项目、主控项目”应按规范全数、抽检。
4.5防水工程成品保护
(1)地下室顶板防水层施工完成,应做到“工完场清”,有序进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因长时间暴露,造成防水层因人为、环境因素破坏。(2)防水施工时,不允许穿带钉子鞋、铁板鞋的人员进入,严禁踩踏未固化的防水涂膜、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层等,必要时设置禁止通行等标志防止人员进入。(3)防水层未固化不允许上人作业,固化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
5结语
总之,地下室顶板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防水设计都结合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涂膜防水这几种施工工艺技术。只有把握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9.
[2]渤海堂.建筑施工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3]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2011.
[4]叶林标.防水工程禁忌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2002.
[5]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百问[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北京:2001.
[6]杜发记.地下室防水设计问题的若干思考[J].民营科技.2010,(03):229.
[7]肖林峻.试论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0(01):58-60.
作者:林伟明 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一篇:极简主义风格工业产品设计新体现
- 下一篇:电站优化施工方案缩短工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