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的发展及节能措施探讨
时间:2022-12-09 03:00:15
导语:建筑节能的发展及节能措施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其垂直高度较高,楼层数比较多,整个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能源日益匮乏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建筑行业巨大能耗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建筑节能发展势在必行。但是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节能降耗设计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多节能施工措施只是流于形式,并且认为建筑节能发展只是采用多种绿色节能材料和新型节能技术[1],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节能性。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国情,另一方面应考虑到建筑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合理规划设计,提高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节能发展。
2建筑工程的节能措施
2.1建筑门窗节能设计
门窗是建筑工程项目能量损耗较大的部分,一般情况下,门窗能耗占整个建筑工程能耗的45%以上,因此在确保施工设计要求以及满足正常的采光、通风条件下,增强建筑门窗的保温性和气密性,尽可能减少建筑门窗面积,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热损耗,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降耗。建筑门窗节能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建筑门窗应尽量采用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减少热量损耗,通过建筑材料确保建筑门窗的节能性;其二,尽量提高建筑门窗结构的气密性,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和外墙的气密性应控制在4级以上,防止大量冷空气渗入建筑空间,减少热量损耗;其三,优化窗墙比设计,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科学计算建筑立面面积和门窗面积的比值,降低建筑门窗能耗。
2.2建筑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设计是现代化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关键,其节能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墙体设计要尽量采用隔热保温材料,最好设计为复合墙体,添加保温夹层;另一方面,对建筑外墙粘贴石膏板或者内侧粉刷石膏,保护建筑墙体,还要实现建筑墙体隔热作用。建筑墙体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不能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避免建筑墙体出现冷桥、热桥问题。同时,建筑外墙应尽量采用保温砂浆、聚氨酯、聚苯板等保温材料,保温砂浆和聚苯板的市场应用较广,其保温性不明显,虽然聚氨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但是普通聚氨酯硬泡板材不能应用在立面墙体中,为了满足建筑墙体的节能性要求,应尽量使用聚氨酯发泡喷涂材料,这种材料的保温性和憎水性效果较好,可应用在复杂的立面墙体中,另外还可使用保温隔热板,实现建筑墙体的节能保温效果。外墙体遮阳是建筑工程墙体保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墙体热工性能,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墙体外侧保温层上设计钢支撑结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墙体上,然后利用流动空气层带走建筑室内热量,达到建筑遮阳隔热效果。
2.3建筑屋面节能设计
屋面作为建筑工程的维护结构,因此其节能设计非常重要。由于夏季的太阳辐射面较广,高层建筑屋面温度能达到75摄氏度以上,但是在冬季建筑屋面的热损耗较大,因此建筑屋面节能设计应全面分析屋面结构的使用性能,优化屋面保温层设计,仔细筛选保温材料,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屋面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应用蓄水屋面和种植屋面,在建筑屋面上种植合适的花草,增加屋面绿化率,提高建筑屋面的节能性和隔热保温性,并且蓄水屋面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空间温度;第二,尽量采用高效的绿色节能材料,建筑屋面施工采用无公害、无污染、性价比高、隔热保温性好的施工材料;第三,保温层设计对于建筑屋面节能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应合理控制保温材料的吸水率和密度,控制好建筑屋面结构的自重。
2.4建筑遮阳节能设计
遮阳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节能设计的重要部分,结合建筑施工设计要求和当地气候环境特点,采用多种遮阳设计。(1)垂直式遮阳。建筑工程采用垂直式遮阳设计,其遮挡高度角相对较小,可有效遮挡建筑窗户的斜射阳光,比较适合西北、东北方向的窗户遮阳。(2)水平式遮阳。水平式遮阳设计的遮挡高度角相对较大,用于遮挡建筑窗户上部照射的阳光,对于朝南坐北的房屋建筑可采用这种遮阳设计,既不会影响建筑室内采光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3)综合式遮阳。综合式遮阳设计可遮挡建筑窗户两侧和上方照射进来的阳光,非常适合西南、东南方向的窗户照射,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合理设置遮阳结构,调整遮阳窗帘,调节百叶窗角度,使其夏季可遮挡阳光直接照射,降低室内温度,使其冬季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减少热量损失。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能耗,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要求,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节能设计,汲取国外节能设计先进经验,全面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作者:李蓓 单位: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 上一篇:节能保温建筑材料经济实用性分析
- 下一篇:建筑节能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