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
时间:2022-09-01 10:23:42
导语: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建筑节能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耗量翻了一番,成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国之一。建筑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方面,同时建筑能耗的总量也在不断上升,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根据研究表明,未来我国建筑能耗比例将上升至35%左右,位列我国社会能耗第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制。建筑能耗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等的能耗。其中,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一般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在发达国家中,建筑能耗一般占总能耗的30%~40%。
2国内建筑节能概况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资源短缺,国家相继颁布并实施了各类节能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筑节能的研究。最早始于北方,90年代末建筑节能工作陆续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开始。我国颁布了多项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计标准、法律法规,如: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全国32个省市地区也出台了多项地方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建筑的设计、施工、改造等多方面进行节能管理和监督。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进程较为迟缓。主要问题表现为:
1)地区发展不平衡,能耗分布不均匀。我国土地辽阔,横跨严寒、寒冷、温和、亚热等多个气候带。北方地区,每年冬季有5个月之久,全季采暖,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较大比重。在南方,夏季天气较为炎热,夏季空调能耗为主要建筑能耗。同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生活方式差异大,造成民用建筑中的能耗差异也较大。
2)建筑节能技术落后。已有建筑节能技术在设计、改造等过程中使用情况较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缺乏对建筑节能技术的认识,甚至存在误解,给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使用造成巨大的阻力。同时,现有技术还比较低级,节能率不高,缺乏成熟、完善、经济适用、数量足够的节能产品。
3)建筑节能技术人才缺乏。建筑节能设计学科广泛,从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等方面都对设计师有一定要求,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由于薪资等问题对建筑节能等方面的工作较为排斥。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较低,对我国目前能源的供应现状不了解。
4)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引导监督。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企业短期盈利最大化倾向严重,对建筑节能的发展十分不利,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引导,消除市场本身的盲目性。虽然我国出台了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但是监管力度还是不够。政府部门对于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往往重视的是设计阶段,对于工程建设、建筑调试运行等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有关资料测算,当建筑节能为30%以上时,造价增加3%~6%;节能50%,造价增加6%~11%。政府缺乏必要的经济调控激励措施,这样便让建筑单位缺少了实施建筑节能的主动性。建筑节能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最早在1982年国家下达了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科研工作,开始陆续拟定一系列的节能建筑标准。从1997年开始我国强制实施建筑节能,在2005年前,我国停留在对绿色节能建筑的了解认识上,对建筑节能开始有了初步定义,构建国家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框架。2005年—2010年,国家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建筑节能研究工作,有关建筑节能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研究成果遍布各个领域。清华大学薛志峰等对北京现有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实测勘察,分析了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K.T.Chan等通过研究高层商业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发现高效能的围护能够减少接近35%的能源消耗。李志生等利用eQUEST模拟软件对比不同围护结构的能耗情况,说明了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研究必要。戴雪芝对中国能源政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经济激励政策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价。
3国外建筑节能概况
因全球可利用资源的日趋减少,能源问题的威胁显现,使西方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能源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人们逐步开始意识到环境与能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环保、节能成为了世界环境发展的重要议题。美国政府对建筑节能环保十分重视。政府制定了行业和产品标准、开发和推荐能源技术,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合理定位。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创立了以节能为主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环保评估标准。美国的建筑节能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建筑物热工性能,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密闭性能的门窗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太阳能等节能环保措施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其次,对能耗系统和设备的能源效率作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使用。美国政府积极推广新能源、无污染能源技术的使用,制定一系列减税优惠政策,刺激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研究发展。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部门使用太阳能,光电池板收集的光能同时用来照明、热水供应,实现了光能到电能的转化。
作者:徐鹏程 顾平道 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一篇: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发言材料
- 下一篇:档案局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