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建筑需要共同努力

时间:2022-04-12 02:56:00

导语:绿色节能建筑需要共同努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绿色节能建筑需要共同努力

1时代和国情呼唤绿色节能建筑

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存在,国家的发展,都需要能源来支撑。科学家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人类基因中携带“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断言200年内地球会毁灭。[1]他的预言似乎危言耸听,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全球气候变暖却是不争的事实。总理2005年6月30日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他还提出要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2]在中国,建筑大量过度消耗着土地、水、能源和各种资源,对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建设部汪光焘部长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幕式说:中国目前每年城乡新建建筑竣工面积近15亿~20亿m2。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250亿~300亿m2。如果延续目前的建筑耗能状况,每年将消耗1.2万亿kW•h电和4.1亿吨标准煤,接近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耗能16.7%,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6.7%。据建设部调查,在目前我国各类建筑中,耗能最多的为公共建筑,其中,一般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为20~60kW•h电力,是城镇住宅单位能耗的2倍;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为70~300kW•h电力,是城镇住宅的10~20倍。[3]仇保兴说:中国是建筑业大国,每年大约20亿m2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50%。建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的实施,还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4]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发展而资金不足的时代、环境资源压力增大的时代、能源供应长期短缺的时代。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和世界应对气候变暖、节能减碳的大潮流,中国亟须加大力度,推行绿色节能建筑。

2现状和问题

我国从1986年《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至今,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和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的条例、规定及标准。

2.1相关法规与规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中的第三节为“建筑节能”,规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5]这显示了时代与国情的要求,充分表达了中国在节能方面的坚定态度、决心及对全国的要求。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1996年7月1日施行。《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1999年10月28日建设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环资[2004]2505号)。GB50198-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2005年4月4日,7月1日实施。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6年6月1日实施。《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管理办法》(建质[2006]192号)由建设部2006年7月31日。《国务院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为2006年8日6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导则(试行)》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主编,2008年6月出版。许多省市也制定了相关的办法与措施规定,如上海市在2005年6月就出台了《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0号)。这些法律、条例、标准和规范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多年来所见,绿色建筑很少,建筑节能尚停留在较低水平,在许多城市里,有影响的大型公共建筑很多是高能耗建筑。

2.2高能耗建筑比比皆是

2005年5月“两院”院士、建筑学大师吴良镛教授说: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特大城市真正开始盖起来了。“畸形建筑动辄多花费十亿、十几亿、几十亿,请建筑史家和建筑经济学家来研究一下,中国是不是已经成了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6]北京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把整个建筑埋在地下,观众要经过水池底下进入。这项工程招致了许许多多尖锐的批评。[7]贝聿铭说:这个大剧院的大顶是浪费空间最大的,因此,浪费的建材和能源也是最大的。这是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精神和世界性原则背道而驰的(见图1)。[8]图1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新建筑,布局不符合中国有关的法规、标准与规范,建筑封闭,全天候依赖空调,能源消耗过大,不符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央阅览大厅高达20m以上,体积有数万立方米,其空调消耗极其惊人,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来衡量,显然不合格。21世纪初建成的天津泰达图书馆、深圳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一批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行业强制性标准,其4.1.5条规定“:图书馆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上这些建筑都明显地违背了规范的规定,都不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

3问题的症结何在

建筑节能提倡多年,收效却不如预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1决策失当

一些地方建设的决策者对科学发展观及基本国情未正确认识,决策往往脱离基本国情,失去科学指导,脱离建筑的实际功能要求,只看造型不问节能。许多高能耗建筑就是决策者制造出来的,成为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高能耗建筑遍地开花。

3.2理念误区

一些建筑师热衷于照抄某种建筑思潮或某种主义,以为高大、洋气、玻璃幕墙就是现代化,有些建筑师以奇特、豪华的方案配上美丽的辞藻,以迎合决策者追求“气派”和炫耀政绩的心理,而常不顾国情,不考虑建筑的实用、经济与节能,不考虑日后的能源消耗及维护费用。

3.3追求奢华

以为现在条件好了,经济发展了,有钱了,就可以追求豪华、气派,以显示一个地方的实力雄厚,显得重视文化,就建大会堂、大剧院、高标准的文化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内部富丽堂皇,外形新奇斗艳,投资数亿、十多亿,以奢华为荣,且相互追逐攀比。

3.4崇洋媚外

有些地方迷信外国人,盲目崇拜,以为洋建筑师一定比中国的建筑师高明,以为国外的设计方案都比中国的好,动辄“国际招标”,还非要请外国人来当评委,追逐“先进国家的设计理念”及“与国际接轨”,常把洋垃圾奉为经典,高能耗建筑畅通无阻。

3.5推波助澜

各国建筑师纷纷到中国建筑市场来分一杯羹,而国外建筑师不了解中国国情,不顾及中国的标准及规范,不为业主考虑建成后运营的能源消耗,只是各显神通拿出千奇百怪的方案加上天花乱坠的说辞,吸引领导、投资决策者和评审者。许多设计方案是高能耗的。

3.6评选失焦

从众多设计方案中选定哪个来实施,评审是关键。评审专家对这项工程的功能了解如何,他们是否有节能观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评选标准,直接决定着评选结果。现行评选制度的不完善及评选的不透明,以及缺乏科学、全面、严谨的评审标准,没有环保与节能的前置评审,致使许多高能耗设计方案中标和实施。设计评选制度及评审标准的缺陷,造成许许多多问题。

3.7监管不力

政府主管部门对于节能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贯彻和施行往往放任自流,在执行中存在什么问题,建设单位及设计、审图单位乃至方案评选过程中,是否认真严格执行了相关标准,有无严重违反的情形,政府部门缺乏认真的监管。地方的主管部门对于高能耗设计方案一路绿灯,未加制止或责令修改。监管层的不作为,导致高能耗建筑日趋严重。

3.8缺乏自信

中国建筑界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见解,强调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适合国情,强调适用、经济、美观的统一,人与建筑及自然相和谐。但这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学者对设计方案提出重要意见,却往往不予理会。忽视国内专家的科学见解建言献策,必然迷失方向,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的表现。

4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4.1节能减碳的绿色世博

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最大的特色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共存。在中国馆有“低碳行动”展厅;远大馆的内容就是建筑节能——寻找70亿人的方向;上海案例馆有零能耗生态住宅;伦敦案例馆有零碳社区;“汉堡之家”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好几个国家馆是使用竹藤作为材料建成的场馆;城市未来馆展示了低碳城市的前景;世博园内所有200多场馆的中央空调都是非电空调系统,可节能2倍、减排二氧化碳7.3万t;不少展馆是利用旧厂房加以改造和布置的,如中国船舶馆、城市足迹馆等;而世博会结束后要拆除的馆都将重复利用;联合国馆签订了“自愿减排”碳补偿协议,控制在建造、运行和拆除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以上种种,各参展方为节能减碳所作的努力,代表着世界潮流和人类的方向,也将成为本届世博会留给后代的珍贵遗产。

4.2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中国馆“东方之冠”,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座永久性建筑(见图2),结合世博会主题表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定位于“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以现代材料、现代手法、现代技术来显示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采用许多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和元素,如建筑正面朝南、中轴对称、园林格局、利用建筑本身来遮阳通风、斗拱、冠状器皿及中国红色彩,等等,并采用巨型太阳能板屋面、地热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及诸多节能环保现代技术,使建筑具有十足的时代特征。中国馆建筑设计形式本身已经构成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重要示范,集中展示了中国建筑师的高水平,标志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9]图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

4.3团队精神与共同拼搏

中国馆的设计不是由某一设计院独自完成,而是从全球华人征集到的344个有效方案中评选出的3个优胜方案的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清华大学设计院等共同组成一个联合设计团队,集中南北各方面建筑师的优势,加以综合发挥。这是吴良镛教授首先提议、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赞同和全力支持的。广州、北京、上海三地的建筑师在上海现场设计,协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共同创作完成,其效果十分完美,充分显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界的集体智慧和创作能力。正如副总建筑师张利所表达的心情:希望这个馆能给上海这座城市和中国以后的建设留下一个有益的考照。另一位副总设计师倪阳说:如果老是听西方的话题走的话长不大,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声音。[9]

5多方协同力争节能建筑普遍化最大化,建设绿色生态文明

曾培炎副总理说过:一座绿色节能建筑,对后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则很可能是一个消耗能源的黑洞,一个长期负担的财务包袱。我们经常重复歌德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出了建筑形式的魅力,是对建筑外在美的肯定。而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则是建筑内在美的体现。只有做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人类文明水平的优秀建筑作品,这也是当代建筑师们应当追求的目标。[10]绿色节能建筑的普遍化及最大化,应是建筑业界及建设单位的共同目标,也只有多方共同协力才能达到。

(1)领导和主管部门负有最大的责任。由于投资的确定及审批之权都集中在领导和主管部门,中央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负起责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把关,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作为大事切实办好。领导部门真正重视了,事情就成功一半。

(2)建筑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选定,方案的审图,以及实施方案的审核批准、发建设许可证,施工和工程监理,以至于工程评优评奖,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依法把好节能关,才能够确保绿色建筑遍及神州大地。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形成制度。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项视察,各级政府经常性地逐级检查,不管项目是谁决定支持的,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制止和纠正,使违反节能规定的工程难以得逞。对优秀的绿色节能加以鼓励。

(4)充分发挥建筑学会及各相关学会、协会的作用。中国建筑学会及各地、各专业学会、协会、咨询机构是推行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依靠力量。学会及咨询机构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及影响力。

(5)改进工程建设评审制度,增加建筑节能的前置评审。建设的方案取舍,设计是否节能,评审是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评审制度大有可改进之处,评审标准中应有节能要求。评审要有透明度,专家评委应该对评选的结果负责,若所选中的方案不符合节能法规和标准,应负法律责任。

(6)对“国际招标”加以设限。不能随心所欲地由其一建设单位自行决定采取“国际招标”的办法来征集设计方案。应建立报告和审批制度,若建设单位要进行“国际招标”,必须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由建设主管部门会审,决定是否批准。对“国际招标”应从严加以控管。

(7)建立建筑批评、舆论监督和举报制度。大力提倡科学的建筑学术批评,引导中国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绿色生态文化和建筑节能。要有健康的舆论监督,让传媒勇于发声,对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进行褒贬,建立有利于绿色节能建筑的舆论环境。依靠广大群众发现问题,并有反映建筑节能实际情况的畅通渠道,中央及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有接受举报违反节约能源法及节能条例、标准的机构,发现问题迅速查处和纠正,举报查实给予奖励。

诚如仇保兴所言:建筑师的定义也将发生质的变革,建筑师将是建筑学家、环境专家和生态专家的综合体。他们面临的不再是单一建筑美学和功能问题,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理论将成为建筑师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11]中国建筑业肩负着空前艰巨的时代使命与历史重任,建设绿色生态文明责无旁贷,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望在绿色建筑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为子孙造福,以中华民族的智慧对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