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的体现
时间:2022-12-13 02:52:06
导语: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的体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时期,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居住需求,在要求其具有“遮风挡雨”功能的同时,还期待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流传数千年的文化瑰宝,将其融入到建筑规划设计中,可以为建筑规划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也释放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社会公众也对具有民族特色、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建筑作为人们栖息、活动的基本场所,承载着人们多样化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营造出靓丽的社会风景线。
1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区域建筑规模持续加大,这固然体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也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居住需求,但却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而导致的“千城一面”问题,或是一味追求“西化”,过度崇尚西方现当代建筑规划设计理念,使得建筑规划设计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偏好相悖;或是简单复制,照搬照抄其他地域的规划设计方案,不能体现本区域的文化特色,甚至与区域居民的功能性需求、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相互冲突,这些问题均限制了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新时期,建筑是物质需求与精神享受的结合体,过度机械化、单一化的规划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的引进,已经成为建筑规划设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2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2.1价值观与审美观念的体现。不同的建筑体现了价值观与审美观念的差异,而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也呈现出随时间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映照。例如,从古至今,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龙”就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意象,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意象往往只局限于皇家建筑规划设计中,带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色彩;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固有的寓意界线被打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广大人民群众赋予了吉祥、神圣的寓意,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就包含了多种多样的“龙”的意象,这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独特价值观与审美观念,象征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境界。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大量规模化、商业化的建筑不断涌现,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龙”这种传统意象必将深深地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去,为广大人民呈现出兼具传统文化质感与现代审美内涵的组合。2.2特色文化背景的映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在数千年的浩荡历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兼容并包的多样化内涵而决定的。我国本身幅员辽阔,因此地域的差异性,往往也展现为文化的差异性,尽管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其却又统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脉络中,这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就表现为不同地域建筑规划设计,往往涵盖了本区域人民独特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即使是在新时期,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不同地域的文化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都是由传统特色文化背景而决定的,如不同地域在房屋功能设计中需要考虑本区域的自然因素,如光照、湿度等,在外观设计中也应当展现本地域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得现代建筑充满传统优秀文化的韵味,使得建筑真正能承载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例如,皖南地区不少多层、高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就应用了徽派传统文化中的马头墙、黛瓦、粉壁等元素,这就是一种特色文化背景的体现,其多层、高层的结构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境,而徽派元素的应用则展现了本区域传统文化的韵味;再比如,浙江美术馆的设计融合了江南文化的精致与现当代设计的简约,与西湖遥相呼应,共同规划出了一幅错落有致的江南水墨图。
3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传承发展的思考
对于建筑规划设计来说,首先要完成观念的转变,即认识到规划设计趋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打破一味“崇洋”“求新”的思想桎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作为提升建筑规划设计多样性、强化建筑规划设计民族内涵的重要源头。其次,建筑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夯实自身的专业储备,这不仅要求其拥有扎实的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基础,还要求其积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涉及到历史学、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因此这也是一个长期积累、持续探索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最后,建筑规划设计人员要厘清形式与内涵的关系,即必须清楚,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是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而非单一的形式应用。既不能一味“复古”,而影响建筑现代功能的发挥,也不能过度“求新”,使得现代建筑规划设计脱离中华民族文化的轨道,要以和谐统一的效果为最终目标,对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保护与扩展,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理念的深度融合。
4结束语
新时期,单一、重复的建筑规划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千篇一律”的风格也必将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正是建筑行业立足于中国国情、丰富内涵特点的必由之路,也为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力。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在积极利用现代科技、优化建筑功能设置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挖掘其中可以利用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瑰宝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郁畏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2.
[2]王长庆,王绍森,陈宏.从“传统”出发——浅析闽南当代城市建筑中的地域文化[J].中国房地产,2019(20):65-70.
[3]李佳利,丁利慧,张晨辉,赵佳欣.浅析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J].居舍,2019(19):14.
作者:蔡鹭明 单位:福建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地域性室内设计研究
- 下一篇: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意和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