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27 11:26:38

导语: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一、普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等原因,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空间单一(多数只有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等少量部室),农村学校建筑质量较差、校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张宗尧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学校的设计标准,在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功能构成(主要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及物理、化学、美术、史地等教室共同构成)及设计标准,大大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校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出版基础教育建筑系列专著教材《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托幼、中小学建筑设计手册》,成为广大建筑设计师、教育管理者进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书。成果编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7),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是评判我国中小学校建筑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影响到我国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校建设。

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研究

特殊教育是对身心有缺陷,不适于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人所进行的教育。特殊教育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弥补他们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困难,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办有盲、聋哑、启智三种类型。盲、聋哑、智力残疾儿童在国内学龄儿童中占比不大,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残疾儿童的数量也很可观。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联合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4月1日,国内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而截至目前国内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比例依然只有70%多。因此办好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普及教育是否充分,社会是否发达文明的重要方面。其次,残疾儿童的生理缺陷,对他们认识客观事物,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带来了困难。通过特殊教育,能够弥补他们的生理缺陷,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从消极地依靠家庭、国家照顾,变成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同时也是残疾人真正成为一个平等的社会成员的必要条件。建国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未专门制定过特殊教育建筑设计的统一技术规范,因而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施不齐全或布局不合理,在使用上没有体现残疾儿童的特殊要求。直至199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宗尧与赵秀兰老师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一书中,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分成普通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两个部分,首次为特殊教育学校设计做出了示范。其中特殊学校设计的相关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之一《残疾儿童学校学习环境研究》(59278322),是我国对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第一次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小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特殊教育学校各种教学用房的分类以及部分相关建筑设计实例。

2004年,由建设部颁布的国家设计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正式实施,该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包括上述的两位老师和李志民老师。该规范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特殊教育学校的室外空间、交通与疏散、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等方面较系统全面的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要点,完成了特殊教育类学校设计规范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从此以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公共建筑及其理论研究所长期关注教育类建筑设计及无障碍设计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坚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由于在我国为视力残疾者、听力和语言残疾者、智力残疾者都建立了相应的特教学校,而肢残学校却是一个空白点,因此李志民老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肢体残疾者行为特征及肢残特教学校环境研究》(59878041),对肢体残疾群体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该课题结合“全纳教育”的理念,客观分析了为肢残儿童建设特殊学校的不必要性,提出“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既弥补了特教学校的不足,又契合中轻度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特点,尤其适合没有特教学校可供学习的中轻度肢体残疾学龄儿童使用,并对“随班就读”模式下的包含肢残儿童的教学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10年以后的201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仍在继续坚持特教学校领域的研究。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跟踪监测,我们发现残疾儿童的总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各类残疾类型的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全国各地特教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盲聋生有所减少,智力残疾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增加明显。而在以往的特教学校研究中,对于启智学校的研究明显不足。调研发现启智学校的空间特点与需求与其他类型特教学校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启智学校建筑空间模式研究成为了团队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李志民老师正在主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并力导将特教学校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反映在新版设计规范当中,使规范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研究缩短了目前我国在特教建筑方面的研究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弱智、肢残特教学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理论,有助于完善我国特教建筑设计体系,并为肢残学龄儿童就学提供建筑设计理论依据,在该类学校规划设计方面进行前沿探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残疾儿童的关注体现出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建筑师的职责所在。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三、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从2000年开始,李志民教授开始关注素质教育改革对学校设计带来的要求,教育学界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及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方式的积极探索,为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模式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50578133)。首先从历史研究入手,整理小学校教育及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判定二者必将朝不断开放的方向发展,并得出学校从教学空间到社区不断开放的空间层级关系。从环境行为学角度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的关系,进一步验证教学环境对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素质教育实践与国外教育改革措施的差别,分析素质教育与开放教育的异同,得出我国教育改革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为素质教育改革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奠定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对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进行分析。由于本研究时间、人力的限制,选取小学校建筑空间的主要部分——室内教学空间、走廊、办公空间、室外环境及建筑形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教学楼仍是以“编班授课制”教育模式所对应的“长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的布局形式为主,相当于教育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发展水平,对比国外开放式学校的布局模式,提出小学校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进而建立动态的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体系。研究最后提出了适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小学校建设模式,有助于促进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的创建和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本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缩短了与教育发达国家在此类研究上的差距。相关研究成果编入(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2)修编《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建工出版社);(3)专业刊物上11篇;(4)学位论文13部;(5)结合工程实例,将部分研究成果运用到8项工程设计实践中,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进一步研究方向

到本世纪,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中小学校建筑质量已经普遍达标,加上计划生育和素质教育改革等政策的推行,人们对于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中小学校的设计提出“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要求。李志民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分区域、分类型进行中小学校设计的深入研究。

作者:李曙婷 李志民 李帆 周山昆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