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艺术研究

时间:2022-10-21 10:27:35

导语:博物馆建筑设计艺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博物馆建筑设计艺术研究

一、博物馆建筑之园林艺术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中国古建筑保护入门》中着重从南方古代建筑的特点、概况、内涵、保护等角度,摆事实讲道理地深入浅出的进行的讲解。南北方建筑差别因气候、生产生活习惯等差异而有各有特点一样。建筑特点各有不同。博物馆不仅是“藏宝阁”更是“鉴宝馆”、“赏宝院”。是文物的家是,文化的家。博物馆的外貌应该是首先吸引观众眼球的“艺术品”。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苏州博物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在新馆的设计上,贝老所贯彻的原则是: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博物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贝老说:大门的处理很重要,大门要有气派,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贝老设计的玻璃屋顶保留了传统的形制,然而,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已经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的顶棚系统所取代.在西部主展厅区,贝老设计了水幕墙和荷花池.贝老说:「水是用来听的.」按照他的设计,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下流,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直至走近了,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而是结构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负荷。贝老一再强调说内部陈列与外部建筑、家具的风格、甚至包括服务人员的服装,都要与建筑及陈列的风格相协调.乃至这小小的灯饰也不马虎.连灯具也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强烈的现代结构一点也不削减传统园林的精致意味。就连走廊墙上的窗,将窗外的景色引入室内,也是单调白墙上最生动的装饰.博物馆内竹影摇窗,令人忘俗,或可静待“竹露滴清响”,意境自高。中国园林传统的“借景”技巧在贝聿铭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以墙为纸,以石为墨,从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灵感,用片石营造出写意山水的意境.一架紫藤、一条丝带象征文脉延续。这一株贝老亲自挑选的,这株紫藤嫁接着从文征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剪下的枝蔓,以延续苏州人文的气息和血脉。紫藤园,方形的花架与蜿蜒曲折的紫藤枝叶犹如一枝无形的画笔,在墙上、地面上尽情挥洒。光影无疑是成就空间意境的魔术师。在主庭园中,贝先生“亭”的设计也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亭中部为洗漱台。现代结构的凉亭似而不似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符号。池中的八角凉亭,师古而不泥古.凉亭的八角形与中央大厅及西路两个主展厅的大八角形成呼应。

二、博物馆建筑之美学艺术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胡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世界博物馆与认知美学》。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学生,不得不惭愧的说,我曾经割裂的去看待艺术,去拜读和学习过美学。从未与历史、科学甚至哲学等领域相关联着去探求过美学。而在胡江副馆长看来改变世界艺术的三种力量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现今对博物馆建设纵观全球我们的重视度非常高。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地利,他讲到了巴黎卢浮宫馆长讲的一句话:“全世界的时尚在巴黎;巴黎的时尚在卢浮宫”可见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土壤。记得初到吉博,自己曾在微信中说过“找对了土壤”。人和,胡馆长引用主席的“人定胜天”,特别是现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国人重视艺术及艺术收藏,并用数据佐证了——“艺术家长寿说”。胡馆长还幽默的鼓励我们说“思想要走在行为前面,行为若在思想前面那就是神经病了”引得全场哗然。每家博物馆都有其代表自身特点的收藏。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无疑是上海博物馆的代表性收藏。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外型,你靠近它就会被大克鼎的建筑外形所吸引。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既体现了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的收藏特点,又达到了博物馆建筑的艺术感和设计感。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三、博物馆建筑之古韵艺术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谭玉峰在《上海地区古建筑介绍》就上海市辖区内古建筑的保护经验来谈文物建筑的界定、特点、分类、风格、保护等方面一一阐述。我们知道我国现在有许多“遗址型博物馆”正在服务与观众,或者即将布展开馆。如“故宫博物院”当每一名游客踏入“午门”,进入“太和门”,来到“太和殿”......一路走来,身临其境。犹如自己导演里一出“清宫大剧”。“故宫博物院”对“原清皇宫”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被悉心保护了下来。这便是建筑的古韵艺术。是其它展览形式无法替代的。

作者:许敏 单位:吉林省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