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学校教育和客家文化的运用
时间:2022-11-17 03:04:08
导语:建筑设计中学校教育和客家文化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校园功能分区及规划设计特色
河源雅居乐花园中小学小区是按市一级学校标准的现代化学校,本次设计结合原有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要满足造型独特、经济实用、现代教学观念等诸多要求。本校区主要分为教学区、办公区、课外活动和交流区(架空廊、课外活动教室等)、运动区划分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五个部分。整个中学、小学的校园布局分别以一个约宽40m、50m的学校前广场开始,前广场两旁均布置有200m、400m标准运动场、中学风雨操场和若干个篮球场,穿过有欢迎感的前广场进入建筑的主体。有机地划分成动静两个大区。中小学校园的主入口都位于市政主干道路,利用两个校园的前广场和运动区,有效地避开车流对校区的影响。经过前广场经过首层的架空廊进入办公区、教学区,使整个规划既分区清晰又联成一体。
2平面设计
中小学平面设计以分区合理,使用方便为原则布置。教学楼小学主要4层、中学5层,主楼底层通向部份架空,形成风雨活动区,楼上则为相应的教学区,课室,功能室相对集中,并考虑相互间避免干扰。底层通过教学楼,廊架,入口设置成围合式小广场,形成课余活动区域,空间过渡自然且交通联系便捷。教学楼基本上以两楼主体、科技楼、阶梯教室、饭堂等通过风雨连廊连接,顶每层均设有教师休息,办公室等。交通联系以外廊及若干个主梯组成水平和垂直交通,正南北朝向,外廊通风采光良好,符合南方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底层通过教学楼,廊架,入口设置成围合式小广场,形成课余活动区域,空间过渡自然且交通联系便捷。教学楼基本上以两楼主体、科技楼、阶梯教室、饭堂等通过风雨连廊连接,顶每层均设有教师休息,办公室等。交通联系以外廊及若干个主梯组成水平和垂直交通,正南北朝向,外廊通风采光良好,符合南方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3客家文化的融入与运用
对称是美的,是重要的美学要素,也是现实和建筑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美的形式。综合楼入口在结构上既强调实实在在的对称,呈现出严肃、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同时又讲究虚实相映,别具一格。在建筑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其主体建筑为中小学普通教学课室,呈方形,是整个建筑群的中轴建筑。而客家堂屋一般分为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在整个设计艺术中,对于后墙的摆设,可将一些祖先的排位用上,形成一种神圣的艺术气质,其次,在中堂的构建中,要突出宽敞的特点,构建一种全方位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对于整个雕刻的建造艺术,要形成精细的管理,对于木屏风的运用要间隔开来。雕刻艺术性较强,色彩绚丽,造型生动,富有客家民间工艺特色。中、中、下堂及上下天井侧厅均饰蝙蝠、大象、麒麟、凤、牛、鹿、奇花异草等吉祥物木质通雕屏风,制作精美,装饰性强,色彩典雅庄重。在堂屋的构建中,在堂屋的两侧要形成对称的方式,主要采用巷径间隔的方式,对于其中的明间、次间以及尽间等,形成主题的表达方式。上堂与厢房之间一般设立通廊,厢房之间则辟亦纵向式上、下天井,整屋有机联成一体,而又宽敞明亮。围龙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左右对称,蔚为壮观。完整的客家围龙屋建筑门前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塘,叫“半月塘”。倒影在“半月塘”里的围龙屋建筑呈现出虚虚实实、若隐若现的上下、左右的“虚”对称。“实”与“虚”的对称,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建筑的使命,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展示其空间的神圣,建筑的对称性也与水色营造出更多的朦胧美。河源中小学教学楼则通过提取围龙屋中“堂”的空间。通过“堂”联系学校各教学用房(普通教室、实验楼、办公用房、体育馆等),将整个学校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体育馆结合总图布局,作为学校整体构图中“提神”的一笔。使学校平面布置庄重不失活泼。
4立面设计
教学楼立面设计以红褐色为主色调,局部配以白色收边,整体感觉庄重、厚实同时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略带活泼。体现了现代化校园的个性。通过立面体块,曲线,实体和空洞的重复使用和丰富表现力,营造了形式上的变化。在两幢教学楼正对主入口地方均有客家围龙屋建筑元素的运用,体现独特的客家文化气氛。通过女儿墙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墙面凹凸以及建筑上的一些变化力图打破由于建筑体形过于方整而有可能带来的沉闷呆板的感觉。削弱繁杂的结构表达,采用经济,感觉亲切的砖和水泥板作为主要材料,目的是表现一个明快与生动的氛围。底层通过教学楼,廊架,入口设置成围合式小广场,形成课余活动区域,空间过渡自然且交通联系便捷。各连廊的通透性又使各围合庭院及半围合庭院空间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并将周边的绿化景观引入校园,形成由开放到秘密的多层次多功能空间,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及校园行为提供多种适应性和引导性。教学楼基本上以两楼主体、科技楼、阶梯教室、饭堂等通过风雨连廊连接,形成完整便捷的室内交通系统,无论阴雨天或艳阳天都绝不影响教学办公、教学。符合南方地区地理气候特点。每层均设有教师休息,办公室等。通过平面区域空间的分节,贯通,结合等,创造使用合理互不干扰的功能分区。
5结语
在学校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突出学校教育与客家文化的融入元素,进行多种技术的创新应用,并强调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对于学校建筑在以后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都有很大的效果。
作者:冯永富单位: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下一篇:建筑施工技术协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