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措施浅析
时间:2022-01-10 10:37:42
导语:医院建筑设计措施浅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建筑设计
1、组团模块化设计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治疗手段的丰富,建筑的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特点,将医院采用化整为零的功能划分方式,建立组团模块化设计体系,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步行范围。在一期建设的门诊住房综合大楼中,将门诊大厅、急诊、挂号收费、药剂科和出入院管理中心设置在首层,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将中心(消毒)供应设置在负一层,满足其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有一相对独立区域的要求;二三层设置为门诊部分,分别设置门诊检验、内科、外科和妇科,模块化设计;四层为洁净手术部,五层为ICU部,六层产科,以上为病房。二期建设医技楼和新住院大楼,三期新建行政楼。
2、流线设计寻找最简单合理的流线来解决问题,提高就医效率,保证医院安全性。从大的总体规划到各部分功能科室的具体布局,都应遵循了洁污分流、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等4大分流的原则。生物洁净技术的广泛使用,通道和洁污分区随之产生,因此洁污分流在医院建筑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在一期门诊病房综合大楼中,负一层的中心(消毒)供应,达到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路线不逆行,不交叉的条件,通过与东面洁梯和西面污梯的连接,保证整栋建筑的洁污分流和循环;在整体医院规划中,洁物从南面入口经东面道路输送到各功能单元,污物从西面道路回收运送至西北污物出口进而运出医院,保证洁污的有效分离。车流从南侧主干道由东西入口可分别进入,在基地中形成环线;人流从南侧广场进入,在门诊大厅通过连廊、医疗街等延伸到北侧,保证人车分离。在项目中设立单独的医护人员入口和后勤入口,医护人员和患者分离的双通道式设计,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的诊疗环境,有效的通过流线设计保证空气质量,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大厅设计当今看病预约率相对国外还很低,大厅是医院大量人流集散场所,在内部的设计上,需着重考虑导向性设计,使最快的速度疏散人群。该项目中,对大厅的功能做了一些剥离,在大厅中部设计了导医、挂号、收费等,通过自动扶梯导向二、三层门诊单元,以及四层大厅,并由此通向医技楼和住院大楼,通过架空等尺度变化作出相应的引导;在大厅东部衍生出一个次中心,设计了药剂科和出入院管理中心,引导住院人流经核心筒进入住院层;在大厅西部设置急诊区,保证单独急诊入口的同时,和上部楼层联系便捷,此外通过墙壁绿色的标示性,区分不同空间。
二、人性化设计如何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效体现
对病人的关怀,同时照顾到医护人员,是设计着重思考的方面。该项目位于一座已然开始破损的医院内,设计的初衷是希望营造一个人性化、温暖,让病人觉得宾至如归的医院氛围。保证更多的空置绿地,以期营造更多的绿色氛围,针对患者、医护人员、探视、后勤等不同的群体,给予全方位的考虑和关怀。在现状医院主楼的区域最终形成开敞的广场和绿化空间,整合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和未来建设的新病房大楼之间的零散外部空间;作为整个医院的中心绿核,在院区中部设置大面积主题景观绿化,形成整个院区的景观“绿肺”,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优良的休闲活动场所。设计中借用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共享空间,面向这一景观空间结合医疗街设置了一个3层高的共享空间,将外部景观引入建筑内部,激发患者追求生命的欲望和战胜病痛的意志。此外,在每个建筑单体以及单体之间设置绿化,形成尺度适宜的小环境,与中心绿核及广场绿化形成层次丰富、体系完整的景观绿化系统;在医院的各主体建筑之间形成供患者修养的小型园林空间。该项目中所有的病房均朝南设计,在保证日照的同时,充分利用室外的景观资源,强调心理作用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重症监护室的设计中,设计家属等待的休息空间和探视廊;在手术室的设计中充分为探视家属营造温馨空间,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人性关怀;分散式挂号区使护士更易于接近患者、供应和设备区;鱼缸、水景、艺术墙等给病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
三、造型设计
医院是典型的功能性建筑,因此决定了医院建筑不通过建筑造型的丰富性和特色来取胜,更注重的是理性层面。本方案造型朴实、淡雅、平和,使病人感到亲切自然、舒适温暖,从而产生对医院的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立面设计简洁、庄重、大方、得体,设计采用水平曲线,使整体建筑形态飘逸轻盈,突出了医院建筑整洁、亲切、温馨的形象特征。
四、思考与反思
在医院建筑可持续发展关注的过程中,需关注到两点,首先医院的扩张与其他公共建筑的扩张不同,各功能需同步增加,门诊增加的同时,医技、住院需同时扩大,所以在设计时不能仅仅预留一块地,除非重新建设,否则很难使用,因此就需要保证模块化设计,在该项目设计中,系统的考虑了三期建设的共存和协调,保证医院建筑的有机发展。其次伴随医疗手段和医疗设备的变化,医院科室将随之调整,因此就需要在空间设计的同时保留一定的弹性,在该项目考虑到医疗街的设计,把各个功能单元都依附于这条主线上,任何单个区域的变动都不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运行。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医疗手段的日益丰富,建筑师应该具有预见性和创新性的意识来设计医院建筑,考虑到它自身的弹性发展,医院建筑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医院的未来的功能转换去做准备,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充分关注。医院建筑要求建筑师具有丰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医疗政策、医院管理模式、医疗设备性能等有相当的了解;建筑师不仅宏观上需要把握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微观上需要精细设计各个科室的功能布局和构成。通过建筑设计来让患者感受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这是医疗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捷杨林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上一篇: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 下一篇:微探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