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住宅设计经济性与适用性

时间:2022-05-31 09:54:00

导语:透析住宅设计经济性与适用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透析住宅设计经济性与适用性

1引言

古罗马著名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Vitruvins)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实用、坚固和美观是建筑的三要素,其中实用便是指建筑的目的性。人们建造房屋,总要有一定的目的,获得实用的空间是主要目的之一,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1)经济是前提,即造价不高;(2)核心为适用,即满足新时期下的需求。新时代的居住建筑应该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寻求真实的表达,应该是理性的(rational)、社会的(social)、舒适的(comfortable)和成熟技术的(technician)。经济性是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都甚为关注的焦点,在这里经济性是指住宅的指标和标准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中低收入居民的购买能力相适应。经济性本质上是具有“质”的内在规定性的“量”的问题。“质”是经济性的内容“,量”是衡量经济性的标尺,是经济性的外显。

1)相对造价低一次性投资可直接归为造价问题。为了对造价问题客观评析,可以通过分析住宅建筑成本构成入手,从降低开发成本的角度对减少一次性投资的费用,做主观的努力。从开发总成本构成中可见占成本比例最高的三个部分是国有土地出让金(11%~12%)、拆迁补偿费(20%)、建安成本(40%),这三项即占总成本的70%,因而要降低开发成本主要应从这几部分着手。但是土地出让金和拆迁补偿费往往不是开发商可以决定和控制的,所以建安成本的影响最为直接,降低建安成本尤其是土建工程费(占建安成本的80%~85%)是提高居住建筑经济性的主要手段。

2)住宅功能空间优化通过设计获得良好的平面组织形式、平面使用系数,从而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套内空间的组织形态是由界面、场所、流线、尺度共同组成,与平面布局息息相关。由于套内空间是居住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其体形的准确定位,面积的科学配置都显得尤为重要。因而通过套型的合理布局,尽量节约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是利用设计手段增加使用面积的最有效办法。

3)降低住宅日常运行耗能指数经常性费用也是住宅经济性评估的重要指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的差异非常大。寒冷地区与严寒地区冬季需采暖,而采暖将消耗数量惊人的煤炭资源;同样,夏季制冷的耗电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减少能源消耗是迫在眉睫的工作。首先要通过规划设计确定建筑的最佳方位,最大化地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后要科学地应用新技术,选择合理的采暖、制冷方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创作目标

1)安全•高效居住建筑是人们家居生活的载体,设计时应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可以说,安全其实是人们对住宅的最根本要求。住宅的安全包括结构牢固、防火、抗震、防盗、防雷等多方面的内容。住宅小区的安全防盗,一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如常见的是美观的住宅外立面安装着各式各样的防盗栏杆,一方面对住宅立面破坏较大,让居住者感觉形同关在笼子里(见图1);另一方面,对一个现代文明城市的形象也有所损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精神文明程度还有待提高,住宅区封闭式管理可能是较多采用的办法。图1防盗栏杆对立面的影响建筑师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尽可能综合考虑,利用简便适宜的设计措施辅助物业管理,把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达到高效管理社区的目的。例如:尽端式的道路布置起到易于防范的作用;充足的夜间路灯照明可起到安全作用;住宅的低层外墙及管线防止攀爬;尤其要注重为弱势人群的安全提供保障,如设置残疾人士的无障碍通道等等。

2)舒适•健康住户人口、家庭及构成的现状和发展是我国城市住宅设计最基本的依据。住宅设计是以住户为对象的物质产品,要设计好住宅就必须研究使用对象———住户。住户是以空间的占有来划分的,户所占有的空间对象称之为住户。

(1)家庭规模小型化户人数指一户家庭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家庭组织范围的大小。户人口数减少将导致社会家庭总数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从而加大了住房的需求量。从家庭人口分布来看,有逐步向3口~4口户集中的趋势,因此,适应少口户的住宅套型将占主导地位。

(2)核心家庭将是住宅设计的主要对象与家庭小型化这一趋势相一致的是家庭类型的核心化。核心户和主干户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家庭的主要结构类型,合计占全部家庭类型的近90%。传统的联合家庭已大大减少,预计在今后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为辅,其他类型家庭占极少数的格局。小家庭两代户将是住宅设计的主要针对对象。从家庭的户型结构分析,两代户占68%,三代户占18.5%。代际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过去大多数是以三代家庭为主,而现在两代户则占绝大多数,这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是一致的。(3)消费群体状况分析在对购买住宅人群的调查中,30岁~45岁的市民成为购房主体,占总数的45%,其次是46岁以上的占30%,中年人比例较往年有明显下降,而20岁~30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则大幅度升高,显示出20岁~30岁的年轻人购房欲望日渐强烈。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经济能力的不同,实际购房者的年龄集中在30岁~45岁之间,形成一种购房主体年轻化的趋势。针对这部分人群,居住面积一味求大的设计并不十分科学,也会失掉更大的市场。一般使用面积在80m2左右的套型被看好。而三室一厅房间的袖珍小套型的需求也会十分广泛,但总面积在趋小。不少套型已把三室一厅面积控制在100m2以内,人称“袖珍三室”,一方面避免房间面积过大抬高总价,另一方面应考虑孩子长大的分居趋势。综上,在符合市场的前提下,消费群体需求侧重的明显特点,对套型规模、套内面积和套内布局的合理控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建筑单体经济性分析

3.1典型平面经济性分析

1)板式住宅板式住宅是一种传统的住宅形式,如图2、图3。广义来说,我国历代民居均是以矩形平面为主;狭义来说,主要是建国以来就一直大量使用以一梯两户为主,具有南北双侧采光的板式住宅平面形式。图2北京回龙观二期户型平面图3北京回龙观二期外观①优点整体及套内空间布局都较简单。基本以一梯两户为主;几乎所有板式住宅平面套内空间布局都是起居室和主卧室在南向,次卧室在北向,厨房、卫生间在北向近楼梯间处布置。采光、通风条件较好。由于每套均是南北双侧采光,因而所有使用空间都可直接采光;南北双侧开窗对于夏季穿堂风特别有利。此种型式便于连排建设。②缺点土地利用效率低,住宅小区的容积率小。③经济性分析板式住宅平面最适合于一梯两户的住宅,多以连排形式建造。在板式住宅节地设计中应紧记缩小住宅单元面宽、加大进深对节地效果影响显著这一点。板式住宅单元平面设计时应在保证主要居住空间的开间尺寸与合适比例的前提下,通过缩小辅助房间开间、减小楼梯间开间以及合理组织单元布局等方法来缓解自身平面形式对节地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平面尺寸范围:开间(10m~13m)×进深(13m~15m)。

2)点式住宅点式住宅,由于四个方向均可开窗,因而每户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通风条件,其中一些平面形式如果减少两侧开窗,也可以形成连排住宅的格局(见图4、图5)。图4某点式住宅平面图5某点式住宅立面①优点适用范围广。可单独一栋建造,也可连排建造,适用于从4户到6户的各种布局(以一梯4户~6户为主,在一些大进深住宅中可以做到一梯8户或10户)。平面布局紧凑,用地经济性好。②缺点点式高层布局时,许多地产广告中均喜欢标榜“户户朝南”,但有些空间始终处于阴影区域,采光效果并不理想。

3.2剖面设计经济性分析

住宅坡屋面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使5层的住宅间距获得6层的面积和7层的高度。坡屋面的节地源于控制住宅间距的檐口计算高度的降低,源于从住宅用地中减去了一层住宅高度所形成的阴影区的面积,即节省了住宅用地。节地住宅的坡屋面设计,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好恰当的屋顶坡度。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当地的日照条件,尤指当地冬至日太阳正午高度角的数值;二是坡屋顶下部空间的利用情况。二者要兼顾,过缓屋顶空间太小,利用价值不大,过陡屋顶又可能遮挡阳光,坡度适当是获得良好节地性能的关键。

3.3住宅层数经济性分析

1)住宅层数与节地关系一直以来,对于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节地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进而提出了“低层高密度”、“多层高密度”和“中高层住宅”等概念。由住宅层数与容积率对应变化关系的比较可知,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容积率也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由于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的高层住宅山墙间距加大,容积率相应在9层~10层间出现转折,反而下降,10层与7层基本相符,11层~14层与8层、9层比较接近[1]。

2)住宅层数与造价关系增加住宅层数是节省建筑用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随着层数的增加,施工措施也随之增加。在设计方面消防、供电、楼内交通及结构等措施也随着层数的变化而要求不同。住宅层数越多定点位移越大,在结构计算水平力时需要增加建筑整体刚度。层数越多、垂直承受力也越大,因而支撑部件的断面、强度和配筋要相应提高。9层以上的高层住宅,除了要考虑地震力的影响以外,还要考虑结构顶点和各层之间的水平位移,因而需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增加材料用量和施工难度,使造价大幅度增加。层数越多,每立方米造价越高。住宅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层数、按照防火规范划分的条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此外,由于楼房总高加高,生活给排水也要采取加压或提升的措施,也增加了费用。由于消防措施增长的造价见下表:表1消防措施增加造价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外,还增加了楼内交通面积及技术层。据统计,中高层垂直和水平交通面积占总面积的8.20%~11.30%,高层占9.30%~11.50%。技术层面积在中高层总面积中约占1.20%~1.90%。高层约占0.70~1.40%。这两部分面积在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与总楼层数的关系是:楼层总数越多,所占比重越小,分摊的造价越少。多层住宅从节约结构造价、节省工期等角度来看仍是比较经济的。但从宏观考虑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因而中高层、高层住宅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中高层工期短、结构造价相对较低但交通面积和技术层面积的分摊造价较高;高层工期长、结构造价相对较高但交通面积和技术层面积的分摊价格较低,因而各有优势,设计时可综合考虑加以取舍。

3.4住宅层高经济性分析

1)住宅层高与节地关系降低层高对住宅节地的意义实际上同采用坡屋面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同坡屋面设计相比,降低层高对住宅节地效能的提高要小得多,而且不会增加建筑面积,因而容积率变化不明显。但降低层高可以较方便地作为一种行政性的规定而得到广泛的推广采用。因此,从更广泛的范围讲,节地的规模和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2)住宅层高与造价关系降低住宅层高可节省垂直结构数量,从而降低造价。降低层高还可以减轻结构自重,节省基础造价。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建筑体型对节地、工程造价等经济性能影响较大,因而建筑单体设计时,要注意对建筑体型进行控制。在板式单元平面设计时,通过套型面积合理配比、套型灵活布局等方式,达到缩小开间加大进深的节地目的;可以采用坡屋顶形式或平屋顶退台的方式增加对土地利用率,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节地效果,建议住宅层高控制在2.65m~2.8m。

4节能体系经济性分析

由于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受到更大的关注。加气混凝土外墙、内保温复合外墙、夹心复合外墙、外保温复合外墙等墙体设计随之出现。外墙外保温技术的特点尤为突出,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建筑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可用于新建墙体,也可用于已有建筑外墙的改造。它是由保温层、保温板固定层、面层和辅助材料组成。对外墙进行保温,无论是外保温、内保温,还是夹心保温,都能使冷天外墙内表面温度提高,使室内环境气候有所改善,只是采用外保温技术效果更加良好,其特点是:

1)可避免产生热桥过去的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自然加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后,墙厚得以减薄,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1/5,从而更加节约热能。

2)室内温度较稳定进行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使诸如太阳辐射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减缓,室温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

3)内部墙体受到保护室外气候不断变化引起墙体内部温度较大变化发生在外保温层内,内部的主体墙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热应力减少,因而主墙体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大为减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5结语

居住条件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在这一领域中的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居住建筑还直接接收和传递着最新的生活状态。建筑师应该针对居住建筑发展的总趋势,提出一套适应时代需要的居住建筑设计的理论及开发、建设模式。居住空间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在现阶段无疑会是我们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本文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多方面不断充实、完善这一课题,以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实现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