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区建筑划分与防疫重点

时间:2022-04-17 10:35:00

导语:奶牛养殖区建筑划分与防疫重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奶牛养殖区建筑划分与防疫重点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发展较快,不少地方有政府出面规划建立了养殖小区,但由于规划建筑等项目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或疫病防控措施不到位,常导致疫(疾)病发生致使养殖效益不佳,应引起奶牛养殖及规划监管者的注意。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五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第六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五)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六)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第七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

(一)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二)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四)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六)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第八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患有相关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动物饲养工作。第九条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按规定建立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及养殖档案。

现就奶牛养殖小区的规划建筑与动物防疫要求浅谈与下。

1奶牛养殖小区场址选择的要求

养殖小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排污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最好是沙壤土地。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用水。养殖小区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应符合规定标准。般应在居民点的下风头,距村镇工厂500米以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交通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主要交通道路500米以上。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远离噪音。

2奶牛养殖小区场区规划的要求

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小区内可划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管理区和粪尿污水处理区、病畜管理区等,要求布局合理、分区严格管理,分设净道与污道、雨污严格分开,便于防疫消毒灭源等。多场(户)入住养殖小区的,生产管理要有统一要求、统一标准。

3奶牛养殖小区牛舍建筑的要求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10qC~18oC。温度低于0~C或高于2CC,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应采用半开放式牛舍,设有顶棚,四面敞开或座北朝南、前面敞开。奶牛舍可设计为单列式或双列式,单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5.5~6.0米,双列式牛舍一般跨度为11.2-12米,双列式中间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0.25"-0.3米。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要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不小于每头牛20~25平方米。

4奶牛养殖小区的动物防疫要求,

在奶牛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有隔离措施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有预防、治疗奶牛常见疾病规程,有传染病发生应急预案,有效防止和消灭奶牛疫(疾)病,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4.1建立完善的防疫消毒制度并切实执行据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小区周围应建围墙.大门口应设消毒池等消毒设备。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车辆消毒池要求:长4.5米、宽3.5米、深0.3米;人行过道消毒池要求:长2.8米、宽1-1.4米、深0.05米。池底要有坡度,并设排水孔。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足够量的2%~4%氢氧化钠溶液或其它有效消毒药。外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生产区,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方可进入。定期使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10%的石灰乳或过氧乙酸溶液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牛舍、周围环境、运动场地面、饲槽、水槽等进行消毒处理。小区奶牛要实行《奶牛健康证》管理和免疫标识制度,建立奶牛养殖档案。通过对奶牛佩戴耳标,实现一牛一标一号.详细记录奶牛免疫、饲养和用药情况,及时掌握和监控牛群疾病状态.为小区原料奶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检测和健康检查。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病的检查和驱虫;6~9月份,梨形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普查和驱虫工作。按免疫计划实施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一般每年进行2次,可分舂、秋两季各一次或按免疫时间注射。根据牛场实际,必要时可选择注射炭疽、乳房炎、布氏杆菌病疫(菌)苗等。使奶牛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及时处理粪尿,防止污染环境。新引进的奶牛必须持有法定的检疫合格证明,并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即购进后,在隔离区隔离饲养2个月。经检疫无疫病、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合群饲养。饲养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如发现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者,应及时调离,以防人、牛交叉感染。

4.2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防制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疫情。迅速隔离、处置病牛。当发生口蹄疫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时,应及时划定疫区封锁,隔离、扑杀病牛,建立封锁带,出入人员和车辆要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实验。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

4.3普通病的防治抓好奶牛不孕症、乳房炎、蹄病这三大病为主的普通病防治工作。分别制定保健计划、防治计划或防治规程。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及时处置可能引起这三大病的诱因。采取及时治疗子宫疾病、做好干奶处理、修蹄浴蹄等措施,有效防治奶牛不孕症、乳房炎、蹄病这三大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含所有普通病)。

4.4建立养殖用药档案做好防疫、用药、治疗、处置等各项记录,按规定执行休药期和牛奶废弃。抗生素及其它兽药使用符合《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要求,有抗生素和有毒有害化学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和记录,有奶牛使用抗生素、隔离及解除隔离制度和记录。按规定保存档案、病例和处方。

5养殖小区要实行统一管理

尽可能做到统一牛舍建筑、统一引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排污处理(如建沼气池等)、统一挤奶供奶(统一建立挤奶站挤奶后由乳品企业统一收购储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