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16 11:43:08
导语: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空前激烈,优化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加速资金周转效率,降本增益是施工企业关心的重点。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结合工作实际对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标前控制、中期监控、事后约束等环节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目资金管理有助于施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利润。鉴于施工企业的特点,项目资金运转周期相对较长,从开标前第一笔投标保证金开始至项目完工,项目历时达2、3年甚至更久。资金管理贯穿整个过程显得尤其重要。从制定标前资金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计划落实情况至项目完工验收决算,收回最后一笔质保金,财务人员对账务处理及时有效,经营人员对债权及时的催收、工程人员对决算资料及时的报备验收,高度的配合可以加快项目资金的回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利润。如果项目资金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滞后,就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工期,工期拉长,人员成本、材料的损耗、设备的折旧老化,更是间接的提高了施工的成本,从面降低项目推进效率、降低了利润。(二)项目资金管理有助于施工企业降低潜在风险。工程施工项目资金分散广,项目垫支资金庞大,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在事前进行资金风险评估分析,可以将经营财务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从而为项目管理提供财务决策优势。(三)项目资金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自我内控管理水平。在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以项目资金利润率为目标的前提下,资金决策可以调动整合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联动机制,每个项目部门围绕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透明机制开展工作,环环相扣、相互监督和牵制。形成一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效体制,从而提高企业的自我内部管理水平。(四)项目资金管理有助于提升税务信用等级,提高税收优惠。近年来,国家税务系统信用评价等级这一要素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税务系统信用评价等级越高,施工企业综合信用得分则越靠前,招投标过程中施工资质和信用评价综合得分越高,中标率越高。那如何更高效快捷的提高税务信用等级,就要求项目税务管理更高效,例如外出经营“跨区域涉税报告事项”开立后要及时核销报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中取得施工成本发票是否可以税前抵扣的认定等等。加强成本发票的回笼,在符合国家财税政策的前提下,为施工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减免。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项目周期长,资金分散,资金周转效率低下。施工行业的经营特点就决定了其项目周期长,资金分散,某一个施工单位,其施工项目可能遍布全中国、全世界。随着竞争剧烈,施工单位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生存下去,就必然面临施工垫资、拖欠款的现象,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让项目资金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监管、及时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社会不公现象存在,施工企业开工前期垫支高额资金。一些项目施工所在地政府单位要求施工企业在当地注册法人企业,有的甚至要求缴纳一定数额的施工保证金,取得法人资格或者分公司经营许可后,才能在当地承接施工工程项目。有的施工合同中还明确要求要在施工当时开立专用账户,在该账户中缴纳签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政府部门要保护当地的企业和税收是无可厚非,但对乙方施工单位造成前期资金压力巨大,甚至于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签订合同或者为了中标,不惜向银行或民间机构高额举债,这无疑是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更大的资金压力。(三)项目部资金分散收支管控不到位。首先,标前计划意识不强,施工企业分公司、项目部多,施工队伍流动频繁,管理意识不强的分公司或项目部往往在投标前就没有做标前计划的良习,导致前期投标费用、差旅费支出虚高,存在资金管理漏洞,事前控制往往是项目资金管理的重心。中标后,项目部应第一时间去测算项目利润并经公司经营、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决策讨论形成文字性的会议纪要归档保管,可现实往往除财务部外,其他部门参与度不强,造成预算数据不合理。其次,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脱节,资金收支计划、预算制度未落实或形同虚设,大多数内部管理不健全,没有与之对应的预算执行考核标准,资金计划实施过程无监督人员,盲目购置形成存货积压,接而导致管理成本虚高、拆东墙补西墙现象发生。最后,项目收尾期:影响项目资金流的“应收账款-质保金、履约金”和竣工验收资料是难以操作达成的。结算验收程序漏洞和质量问题容易引发业主提出高额索赔致使项目资金流大大降低。合同中一般规定在工程达到交付标准后一定期限内(通常是1年),由乙方提供符合要求的资料后,甲方予以支付质保金或履约保证金。质保金或履约保证金实时监测时往往无人跟进,另一个验收结算过程会遇到甲方百般刁难的困难,财务人员拿不到竣工结算资料,则无法将账上工程施工与工程结算对冲处理,账上的项目就长年累月的堆积,造成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多方考核,资金集中,提高资金周转率。对发包方信用、实力、影响力多方考核对,必要的情况下请专业评估机构提供评估服务。在合同细节方面多次洽谈,加强合同会审(主要关注是否符合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外还应多关注业主对工程结算、资金支付相关条款以尽可能的快速高效的资金回笼)。对于设计单位和科研单位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加强与其合作战略联合,形成联合体施工方,并积极开展区域经理,以EPC合作模式承接施工任务,对于那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省属重点工程,要把握好机遇,用大项目作支撑,提高资金兜底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二)要采取回避或减少垫支政策。尽量减少垫资的可能,或者把垫资的金额降到最小。针对前期需要垫资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不能收回资金流的项目要舍弃。另外对分公司、项目部多地开设专用账户的情况,公司总部或集团公司可采用“总部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模式”进行集中管理。将财权集中在集团内部,防止出现不可控的未知风险。(三)建立健全的资金内控制度,把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针对标前计划,项目资金管理要求按施工组织方案设计阶段优选成本最低但满足合同要求的施工方案。对于基本上能中标的项目,财务部联同经营部对前期投标费用、差旅费制定出规则和标准,制定的过程可以借鉴过往经验,中标金额大的自然投标费用和差旅费比例调高。做到事前控制,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中标后,立项时就要做全面预算管理,目前通用的“工程项目预算表”,可以进行项目收支资金流的预算,对企业的资金、应收账款、成本费用、预计毛利等指标做好预算分析,并形成文字性的会议纪要或资料进行归档保管,预算的数据落实情况要具体责任至某个人。与全面预算工作紧密相关的就是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在当前施工企业所得税征收模式下,切实做好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控制工程项目的发包成本。其次,施工过程中,加强资金回款,降低资产负债率,主动防范监控潜在风险,参照立项时制定的“工程项目预算表”及会议纪要及时回顾,找差异、找原因。真正做到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在集团或总公司层面,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对项目进度跟进人员、财务人员、资金审计人员的监管考核制度,对凡属重大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安排要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和连签制度,加强领导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增强资金管理意识。施工过程中,还要着重管控项目资金流下游,切实做好项目成本核算工作,持续的对资金流进行清查、清理,做好成本发票及时归集回收,对成本发票的审核查验以确保工程项目收入成本配比性的合理性。同时,针对全国建筑行业“营改增”工作的具体推进措施及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范围多样性的情况,切实做好工程结算、成本核算及相关涉税务业务,规避资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税务风险。还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会采购大型设备、机器类,还要定期盘点固定资产,防止资产流失造成资产流的丧失沉淀。最后,在项目的尾期,资金管理的重点就是及时的回收质保金、尽快取得验收竣工的结算资料。回收质保金,可以尽快的进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同时增加资金流注入。而取得竣工验收的结算资料进行“工程施工”与“工程结算”对冲处理,可有助帮助账务清理速度,加快账务运行效率,间接上提升了资金运行效率。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中后期,乙方施工企业由于项目现场管理不到位、验收签证资料不完善导致工期延误或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甲方提出高额索赔、最终导致乙方单位倒赔钱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就无疑造成本可以流入企业的资金利润,却变成了成本风险因素,得不偿失。所以在新的施工任务不断承接的同时,施工企业作为承包人能否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提高项目资金管理的成效,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资金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真正做到上述资金管理细节的理想化状态,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这是每个施工企业所面临要解决的难题,只有做到资金的事前预算、资金事中控制,资金的事后跟踪落到实处,才可以真正的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徐韬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23):243-244.
[2]杨丽.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J].管理论坛.2019(33):292.
[3]王岩花.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金融财税.2020(08):119-120.
作者:金杏花 单位: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规划探析
-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