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
时间:2022-02-26 09:06:08
导语: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1.1事故简要经过。2017年6月7日下午上班后,某项目的砌筑班组工人在主厂房钢结构屋面砌筑女儿墙。16时左右,砌筑班组完成北侧东段女儿墙的砌筑,工人转移至西侧准备砌筑,宋某某解开安全带后直接在钢结构屋面上行走,由屋面东北角前往西侧,途经未封堵完成的预留通风孔洞(开口尺寸约8m×2m)时,误踩中未铆固的彩钢板,从形成的裂口处坠落至主厂房地面的土堆上(坠落高度20m),经抢救无效死亡。1.2事故原因分析。1.2.1直接原因。⑴主厂房钢结构屋面预留通风孔洞未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放任事故隐患的存在,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⑵宋某某安全意识淡薄,明知主厂房钢结构屋面预留通风孔洞系临时封堵,在上面行走存在危险性,依然冒险在屋面上行走,因误踩中未铆固的彩钢板,从形成的裂口处坠落死亡。1.2.2间接原因。⑴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项目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⑵主厂房钢结构屋面有两个施工队伍交叉作业之前,未对班组和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交叉作业安全施工技术交底。⑶未认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⑷未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⑸未认真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评估安全隐患风险,落实治理责任。⑹监理单位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不到位,未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对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和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审查、监督不到位。
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面的事故案例,结合工程施工经验,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四个方面,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2.1人的不安全行为。2.1.1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三违”行为。⑴指派无证人员从事高空作业,比如项目经理指派无架子工操作证的人员搭拆脚手架和无证人员开施工电梯等即属违章指挥。⑵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安排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场施工。⑶工人未经项目部同意擅自拆除楼层洞口防护设施、楼梯周边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⑷不按规定的安全通道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外架等非规定通道,这样很容易发生事故。⑸拆除脚手架、塔吊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未落实专人安全盯守制度且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的防护措施。⑹高处作业时未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存在酒后作业、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洞口、临边行走等。2.1.2作业人员本身的失误。⑴在洞口、临边等有坠落危险地段施工时不慎踩空、踩滑而坠落,或队员间相互配合失误而使对方作业人员坠落。⑵在施工过程中因位置的移动而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而坠落。⑶施工过程中粗心大意,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随意进入危险地段而造成坠落伤害事故。2.1.3施工人员本身的不安全行为。⑴施工人员身患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⑵施工人员疲劳过度,致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活,动作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走动时不慎踩空或打滑,操作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导致事故发生。⑶施工人员对安全操作技术不熟悉,不了解。⑷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2.2安全管理上的缺陷。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健全。⑵依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中编制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所编制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从其他项目照抄照搬,没有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操作性、针对性强,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⑶未按规范要求对高处作业实行管理人员、班组长、班组成员的全员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且教育及交底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对执行情况不进行检查,造成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缺乏必要的知识及技术手段,只能凭借作业者个人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来掌握,危险性较大。⑷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比如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已损坏或者拆除而没有及时恢复、高处作业人员不执行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而无人监督管理等等。2.3物的不安全状态。2.3.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结构不合理、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材料磨损老化等⑴用作防护栏杆的材料因壁厚不足、腐蚀、结构不合理、配件不合格而损坏、变形,从而失去安全防护作用。⑵吊篮钢丝绳因磨擦、锈蚀而没有及时维护、保养和更换,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破断,致使吊篮倾斜甚至坠落,而发生施工人员坠落事故。⑶施工脚手板存在探头板、没有固定牢固、或因强度不够而变形、折断等导致其上人员坠落。⑷因其他设备设施毁坏而导致人员坠落。2.3.2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⑴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比如临边、洞口、操作平台周边的防护栏杆搭设不牢固、或者被擅自拆除和损坏而没有及时恢复等。⑵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失灵而导致施工电梯梯笼坠落。2.3.3劳动防护用品缺陷。高处作业人员所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因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比如安全带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等,从而引起高处坠落事故。2.4作业环境不良。⑴露天流动作业使临边、洞口、作业平台等处的安全防护设施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增加。⑵强风、异温、雪天、雨天、夜间等特殊高处作业使高处坠落的危险性增大,项目部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时,应立即修理完善,维修合格后再使用。
3预防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也可针对性地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环境不良这四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的发生。3.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⑴严格规章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⑵对于人操作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盯守制度,做好对一些重点过程、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督,比如搭拆脚手架、模板支撑架时,安装、拆卸、调试起重设备时,特殊高处作业过程中等等,都可安排专职安全员做好安全盯守,以减少人的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危害。3.2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⑴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完善,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传达、交底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项目和员工,使企业的管理及作业制度化、程序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⑵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指导性强、有针对性、易于操作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做好专家论证工作;同时,可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会、班前会等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高处作业技术常识,以防坠落事故的发生。⑶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施工现场的“三违”行为、高处作业施工方案的落实、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损坏及修复等都要靠安全检查来验证和解决。3.3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措施。把好安全防护设施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关口。⑴把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比如用作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工具式防护设施等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由公司总部统一购买,然后发放至各个施工项目,这样可以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⑵把好安全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关。对于作业人员搭设好的安全防护设施,由项目部分管安全的副经理带队,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和质检员等人员参加,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还要对验收合格的防护设施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确保状况良好,以免带病使用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⑶要经常对吊篮、悬挑脚手架、悬挑平台、转料平台的钢丝绳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严格按照《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2006)的要求进行报废,不能带病使用。⑷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坠落事故的设备、装置,如施工电梯防坠装置、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必须由专业人员在每次使用前进行仔细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另外,要注意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的要求,不得超期使用,避免因装置失灵而导致的坠落事故。⑸要购买符合质量要求、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劳动防护用品。3.4环境不良的控制措施。⑴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尽量减少长时间露天高处作业的时间。⑵尽量减少特殊高处作业,若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并应及时清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⑶当遇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合格后再使用。
4结束语
通过历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事故通报分析,高处坠落是最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类型,每年发生的事故起数远大于其他事故类型,反映出不少工程项目存在安全管理粗放、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所以,遏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领域的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江友彬.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河南建材,2012(1).
[3]李新峰.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建筑安全,2005(8).
作者:韦信续 单位:福能联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构建
- 下一篇: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