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

时间:2022-02-28 03:01:12

导语: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及施工技术探讨(共4篇)

第一篇

1混凝土浇筑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厚实,在实际施工操作中要求不间断浇筑,且一次浇筑量较大,因而一般要求不留缝隙,但是也由于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结构内部因受外界因素不同影响导致各部分温度不均,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内部发生水热化学反应,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易散发,而表面的散热却比较快,如果这种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尾期,基于化学专业热胀冷缩的理念,水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消散,混凝土内部结构逐渐冷却收缩,但却因为受到已浇筑混凝土或地基的约束,使其接触处产生极大的内应力,基于受力平衡原理,而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这两个力被打破平衡或超出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下的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形成贯通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由此带来的安全危害问题不可预估。

2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

2.1原材料选用

混凝土前期的制作主要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水、沙市以及添加剂通过搅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的。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该谨慎。要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避免出现温缩裂缝。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在施工用水的选择上,制定检测水性的体系,尽量选择水性比较平和的水,不能用污染严重和矿物质超标的水。(2)在水泥的选择上,应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般多采用通用的水泥。(3)沙石的选择。选择质地优良、颗粒均匀的沙石,确保搅拌的均匀。

2.2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比例决定混凝土的适用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确保强度,还要降低水化热,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泵性,以此减少水泥的用量。可对32.5MPa的矿渣水泥进行选用,水泥用量则为340kg/m3。1级粉煤灰的掺量为l00kg/m3,是水泥用量的29%。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节约水泥用量,有效的方法是将粉煤灰加在混凝土中。

3混凝土浇筑工艺

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混凝土浇筑工艺不仅适用于多种建筑风格,也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部位被广泛应用。由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也各不相同,浇筑工艺也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混凝土工程采用不同工序,并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仅对三项最常见的混凝土浇筑类型做出简介。

3.1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多、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应按竖向结构分层施工,并在每层每段的施工中,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按台阶分层浇筑,先边角后中间,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为有利用梁板作为柱浇筑操作平台和横向支撑,柱子宜在钢筋未绑扎前梁板安装后浇筑;为避免柱模板受推倾斜造成误差累积不易纠正,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分段进行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而在浇筑与柱墙连成一体的梁、板时,应在柱或墙浇筑1~1.5h后再行浇筑,以此保障柱体浑然天成、充分沉实。

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结构因其大体积特性,在工业建筑中多是作为建设基础,因而其承受的荷载较大,对整体的要求也较高。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都采取二次振捣,全面分层方案,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而且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减少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3.3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浇筑混凝土,是指在地面上进行搅拌、直接灌注于水下结构部位,并就地成型硬化的混凝土。水下不但能浇筑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还能浇筑纤维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为了保证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水下压浆的顺利进行,宜选用颗粒细、泌水率小、收缩性小的水泥。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其强度一般不宜低于32.5MPa,由于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所以水泥强度也不宜过高,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与混凝土一般有如下关系:水泥强度(MPa)=(2.0~2.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不同,对细骨料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宜选用石英含量高、表面平滑、颗粒浑圆、符合筛分曲线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2.8之间。

3.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初期浇筑阶段较为脆弱,因而在完成混凝土最后一道抹压工序后,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做好遮盖工作,以避免未干涸坚固混凝土因外界环境因素造成污染或破坏,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导致的干裂收缩及干湿循环的现象发生,遮盖工作一般选用不吸水的材料。而为保证混凝土水化的顺利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一般控制在15度左右,时间控制在14至28天之间。

4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4.1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严格水泥配合比,在不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同时,要保持混凝土自身坚固的性能,就需要严格控制砂石与水泥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可加入减水剂、膨胀剂,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2)降低混凝土浇筑后初始温度,降低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或延长混凝土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5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度,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

4.2对已出现的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微小裂缝,可先将裂缝部位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表面涂刷封闭。②温度、干燥收缩、徐变等结构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可视情况采用环氡腔泥或防腐蚀涂料涂裂缝部位或加玻璃丝布进行表面封闭处理。③裂缝开裂较大时,将裂缝凿成八宇形凹槽、洗净湿润,刷水泥浆一遍,用1:2或是1:2.5,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或干燥后用环氧胶泥嵌补。④对影响结构整体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裂缝,可根据裂缝宽度、深度情况采用水泥压力灌装、化学灌装的方法修补,或表面封闭与注浆同时使用;明显降低结构刚度、承载力的严重裂缝,应根据情况采用预应力加固。

5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利益,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通过关键技术的合理把握,从而确保建筑施工中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本文作者:柴钊工作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第二篇

1常见工程测量问题及应对

1.1常见问题

建筑测量的质量和很多因素都有直接关系,例如操作人员、仪器设备、测量技术、质量管理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忽略,一旦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测量质量,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因素展开讨论。

1.1.1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依靠的是专业的操作人员,但是当前测量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态度十分欠缺,进而无法满足当前测量工作的需要。当前有很多测量人员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很难控制工程测量质量,应对不了突发事件,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1.1.2随着测量设备使用量的不断增多,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测量设备,但是某些设备的精确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在使用中测量结果也不能使用。而且测量人员的专业性不够,流动量比较大,使得测量设备不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测量设备坏了也不能够及时地修理和保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测量设备精确度下降,灵敏度不够。

1.1.3正因为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应该由当地建筑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单位、政府等部门参与监督管理。但是实际情况是测量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而且,测量仪器种类繁多,建筑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就必须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仪器,但是正因为测量工作得不到任何的监管,所以这个选择过程也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难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1.2应对策略

1.2.1人员是测量工作的主体,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正因为测量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内容,就必须做好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保障工程质量。所以作为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测量工作,组建一支专业素质强、团结合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型测量队伍。在开展测量工作的时候能够公开一些项目信息,并能够接受政府和专业部门的监督,通过人员方面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水平。

1.2.2优化仪器设备。测量设备是测量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部分,建筑单位应该对测量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并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重视测量仪器的研发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如果发现有些设备因为陈旧而不能使用,那么要及时更换。

2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方法

2.1合理布设水准基点

观测人员布设水准基点,应当将其安置于沉降范围的外部且不会受到施工影响的区域,至少为3个,各点的间距应控制为10~20m之间,还要将其埋设深度控制在0.4m以下,以基点的稳定性及对测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为避免水准基点在长达一年多的观测周期中,遭到人为意外破坏,而影响观测工作的实施,还应当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多于3个的水准基点。

2.2优化设计沉降观测点

观测人员要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顺畅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其选择可以全面反映该建筑物的沉降状况的位置,作为安设地址,比如,建筑物的四个角落,荷载集中区域或者沉降缝两侧等。而且,还要保证该点的读取精度在0.01mm以上,且观测点顶端为圆形,以使观测点达到稳定性,且始终位于同一位置,以降低观测的误差水平,保护观测数据的精准度。

2.3严格规范实际观测工作

观测者要根据沉降观测精准度要求与建筑物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并按照国家的二等水准测量规定,以水准基点作为观测起点,一站接一站地组织开展其实际测量工作。同时,还要在确定总体观测时间的基础上(通常为一年以上),以工程的性质、地基土质变化、施工进度、基础荷载变动等因素作为、基础,对观测时间、次数进行合理设计。而且,为保证观测结果的有效性,沉降观测单位应当保证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水准尺、观测路线的固定性。

3建筑工程的边坡测量措施

3.1布置有效工作基点

以建筑变形测量的规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且依据,选择足够的边坡控制基点,一般可以为4个,根据施工现场的通视程度与各个点的稳定性,将各个点安置在基坑的四个阴角旁边,并与基坑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将这4个点制作成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各墩高应当为露出地面0.08m,以降低误差,并为4个点设置观测站,然后采用边长观测或方向观测方法,组织开展观测工作,每个点要实施2个测回的观测,而且,观测人员还要重点地做好对于方向观测限差的控制。

3.2合理地布置建设观测点

边坡水平位移的观测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把每一个观测点的点位制作成固定的标志,以供直接观测,降低站点间的对中误差。然后,以变形测量规程中对于位移的观测规定作为依据,布置建设观测点,布设位置有以下两个,即:①基坑周边的桩墙顶上,各点间隔为15~20m;②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点数由施工现场状况来决定,并使用钢筋为其支护结构进行嵌入固定,以借助稳定的支护结构,保证观测的精准度。实际观测可以联合使用极坐标法以及测边角法来开展,再为各点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位移的测量。

3.3做好后期测量控制

后期的测量工作是保证整个测量过程质量的关键。施工测量人员做好基础观测点以后还应该控制实际的测量,进而保证整个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测量人员会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测量标准,进而保证整个测量内容能够涵盖工程的重要部分,不会出现遗漏。从工程建设开始动工就需要测量一直到整个土方回填部分,如果遇到大风或雨天,还需要对测量进行异常情况分析。此外,计算机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测量的时候,测量人员应该选择最合适的软件,并对测得的数据整理、分析、核算,方便施工人员查看,对实际测量情况有准确的把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到测量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具体的来说,测量工作主要和测量人员素质、测量仪器、检验工作等方面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对工程地基和边坡测量。所以,测量人员应该做好测量工作,特别是注意边坡、地基等部分的测量精确度,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措施对测量工作进行改进。

本文作者:杨宝祥工作单位:龙江县山泉房产管理所

第三篇

1前言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过程。要使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实施过程中,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施工现场规划和施工准备、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文明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控制。

2建立和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设置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具有较高能力组成的有技术、生产、安全、质量和预算等组建成的懂技术会懂管理善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管理组织,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到项目施工、直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来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

3做对施工场地规划和施工的准备工作

3.1做对施工场地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现场是提供用于生产永久性建筑和临时生活的地方,人员密集、机具、材料品种繁多,所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十分重要,它是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良好的现场管理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消防、保卫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并且使与项目相关各方和周边群众都能得到满意。做好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应科学布置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料场、仓库、构件堆放、消防设施、道路及进出口、加工场地、水电管线、周转用地等,体现出文明、科学、安全、环保的施工理念,有利于节约、方便施工。

3.2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有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有序地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弄清图中难点、疑点;做好导线点和水准点复测工作,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并做好保护;摸清管线和己有建筑物对施工影响,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搬迁工作;根据施工合同和现场调研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成本控制依据;按工程进度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业班组、施工人员进场,并做好安全和施工技术交底;建立工地试验室,对工程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据,联系所需机械设备、材料构配件等,根据工期要求在合理时间进场。

4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施工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

4.1制定进度计划

施工项目应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表示施工项目中各个单位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衔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材料的供应时间,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安排情况。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把进度计划细化,编制出月(旬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经业主审批并细化的月(旬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及时检查、记录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做好协调工作,排除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严格按照进度进行。

4.2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以便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进度计划的调整,在进度控制中,一般是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工期-成本”优化原理,也就是当发现施工进度滞后于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赶工成本和工期压缩可能性后,有计划地逐次压缩工费最低并能确保安全的重要工作和工序,最终达到既赶上工期又控制费用的目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5加强工程施工质量制制管理

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

5.1首先要教育全体施工人员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使整个项目部上下员工心中都有良好质量意识。

5.2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质量计划。并督促每个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3在施工前由项目工程师和质量员向各施工班组进行质量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由各施工班组长再向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交底,并跟踪检查和指导。

5.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和工序交接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工艺的施工质量,在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进行施工。

5.5人、材、机的控制: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检测,检验合格才能使用。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6做好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施工成本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其次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再次要对施工分包方成本进行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

7搞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

7.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和落实具体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特殊工种的管理,施工现场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7.2做好安全生产检查,严格奖罚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项目部应做到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限期、定整改复查人,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对违规人员要进行及时处理,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安全工作模范个人和予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7.3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工作,施工防护以及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都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严格予以落实。

7.4开展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三级(公司、项目部、班组教育和岗前培训教育制度。注重安全生产宣传,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设专职安全员,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项目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交底签字记录。

7.5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建立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制度。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有专人管理和专人清扫,保持整洁,工完场清。现场设置“五牌一图”和相关宣传标语。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办公室布置规范并配备相关项目管理图表。食堂按规定设置健康卫生设施,办好食堂卫生许可证,生活宿舍内严禁放工具和杂物,床单和生活用具统一配置,保持整洁干净。

8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时,要注意合同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合同签订后公司合同管理人员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在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要跟踪检查合同履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处理好索赔事件。

9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只在项目施工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上加以控制管理,使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得到保障,从而使建设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本文作者:方宝兔工作单位: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四篇

1建筑工程管理的简介

建筑工程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建筑部门的综合管理类学科。这门学科主要是为了给建筑部门的发展提供管理型人才提供理论性教育。在系统的教育培养之下能够不断提供建筑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门学问在综合性上比较严密,在问题的处理方面也很具体,对于系统的教育提供了比较严谨的理论支撑。

2建筑工程管理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于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状况,具体而言,面临着很大的变革,处于转变的阶段。为了促进建筑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着手:

2.1关于促进建筑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在劳务方面进行基础的铺垫工作。在劳务的管理上也有很严格的要求,需要加大劳务的投入,在不断增进劳务的整体素质和劳务人员的工作技能上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需要不断改进工作的水平,把各项的工作具体落实到工作的具体的细节上面。关于建筑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具体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到实事求是,把各项的问题重点解决好。不仅仅在劳务方面,在具体工作的准备方面也需要打好基础,对于设备的能否正常运转的具体情况需要仔细进行检测,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上报,进行检修,以免在问题的处理上,在日后的施工中带来没有必要的麻烦。在人员的配备方面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比较谨慎的管理,需要进行施工的技术人员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对于未来建筑管理事业的发展需要首先从基本的施工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管理的技能。对于不断进步的建筑部门的管理工作多的发展成为未来重要的事业。

2.2关于建筑管理的准备工作

目前,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建筑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得差距。由于我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落后的近代史时期,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目前我国建筑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我国的建筑管理方面在系统的教育培养之下能够不断提供建筑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门学问在综合性上比较严密,在问题的处理方面也很具体,对于系统的教育提供了比较严谨的理论支撑。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广泛进步的情况下,社会对于建筑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计算机网络化进入到建筑管理部门的教育也越来越完善。在不断改善自身综合实力的能力上提高我国建筑管理的总体的水平和实力。在具体工作的准备方面也需要打好基础,对于设备的能否正常运转的具体情况需要仔细进行检测,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上报,进行检修,以免在问题的处理上,在日后的施工中带来没有必要的麻烦。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在普及建筑部门的网络教育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方面不断投入比较大的资金支持,提供工作人员的总体计算机能力。

2.3关于建筑管理的成本问题

相对于其他的比较大型的建筑项目,比如道路建设中的铁路建设,投入的资金相对而言比较少,但是盈利也比较低,因此,需要在改善综合的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成本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房建项目效益的根本,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是项目工作的最终目标。房建项目要注重成本的前期策划,通过施工合同,找到成本管理的控制点和切入点,优化设计,加大现场签证的范围和力度,做好房建项目的成本测算。通过召开全体管理人员成本管理专题会,组织学习和分析项目和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找出二次经营的切入点和成本管理的着重点。大力控制管理费开支,培养和加强项目部成员的成本意识,立足工作细节,加强成本控制。质量是工程的根,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是项目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房建施工中要想把房建做专、做精,不仅要有好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劳务队伍。培养一支作风好,技术过硬的劳务队将作为我们项目的工作重点抓好。

2.4加强学习,走房建专业化道路

我项目部成员普遍较年青,施工经验相对不足,房建能手较少,要想实现专业化,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首先,组织管理人员分批到有先进经验的项目学习。要做到事前查找资料、准备问题,事后总结反馈、进行讲解。其次,实行“导师带徒”学习机制。师傅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学习计划,项目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考核。此外,为项目部成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聘请外部人员到项目现场传授,不断提高其素质,发挥其创新性和主动性。最后,项目领导带头学习,深入现场指导施工,经常性地组织关于施工方法的讨论和交流,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氛围。

3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工程项目施工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扩大。这种工程现状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国内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同时对各项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我国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各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基础实践以及管理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未能够真正发挥工程管理工作的应有作用。

本文作者:陈蜀虹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建筑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