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纠纷分析
时间:2022-03-09 11:31:57
导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纠纷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建筑行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应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双方能够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开展。本文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合同管理措施,阐述防范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纠纷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纠纷;管理流程;风险预警机制;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法律纠纷是建筑工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并且还会损害企业的社会信誉度,无法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长远及稳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企业扩展经营及市场发展。因此,完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防范法律纠纷事件的产生具有必要性。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管理意识淡薄。现阶段,国家出台的关于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最为常用的是《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对该项合同做更为深刻的了解,法律意识淡薄,进而引发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合同纠纷事件,在纠纷事件产生后,会陷入到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的窘境中,导致合同纠纷事件矛盾层出,浪费掉大量的财力、精力和时间[1]。(二)合同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均不重视合同管理,没有设置专人来管理合同,且合同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不高,导致合同管理工作整体处于低下状态。合同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工程进度管理要求呈现出不相适应情况,企业未能对合同落实状态进行有效的审核及跟踪,引发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漏洞,一些不法人员利用当前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这一漏洞而签订“阴阳合同”,对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三)合同内容缺乏严密性。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多、周期长及涉及面广等特点,在进行施工合同拟定时,应保证合同制定的细致性、科学性、严格性及严密性。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不重视合同的制定工作,且缺乏合同制定经验,在合同拟定时,存在用词不清晰,合同双方职责划分不清楚等问题,引发严重的合同纠纷。综上来看,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够严谨和规范,无论是意识上,还是实际工作上都存在问题,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措施
(一)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应加强合同流程管理,明确合同责任对应主体及合同目的任务,以确保合同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提升合同管理的合法性及合规性。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控制效果,应做好合同签订、履行、实施及后期管理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由具备专业管理水平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合同管理及监督工作,从多角度对合同的履行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合同履行手段、签约主体及履行过程的合法性及合规性保证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合同条件的完整性、合同签约形式的合理性、合同陈述形式的规范性,有效控制合同内容,以便能够在根本上预防合同所带来的风险问题,降低法律纠纷发生率,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及制度化[3]。合同管理规范合理,能够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化解问题,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完善合同风险预警机制。建筑工程中的合同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加强对合同管理全过程进行风险预警。因此,应分析和评价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健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评估合同签署至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问题,确保能够尽早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另外,归纳和评估合同风险,并针对风险等级做好分级预警机制,以确保建筑工程合同中的各项内容能够顺利的落实。为了能够制定出完善的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预警机制,应制定出全面的合同信息,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建立信息会商体系,以便能够探查到合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邀请合同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会商,以便能够根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完善的合同风险预警机制。合同在实践期间,相关部门中的人员需要对合同中隐藏的风险及存在的威胁事件进行分析,审查合同中的内容是否真实,合同条款制定方法是否合理,以便能够从中发现问题的存在根源,有针对性的提出战略性的问题解决意见,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确保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合同风险。另外,还应建立合同风险追踪体系,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的产生根源,评价风险及反馈风险,及时出台风险预警机制,消除掉合同中的法律隐患[4]。(三)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中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业主信息、总分包合同、项目施工结算、项目制造成本核算、人才及设备的输入及输出控制管理、项目风险成本控制等内容。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加强信息管理具有必要性,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互联网及局域网来完成信息的传递,为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渠道,使管理工作更具主观性、人为性,解决了传统合同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数字化及规范化。
三、防范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纠纷措施
合同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合同法律纠纷的关注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者避免建筑工程经济损失。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纠纷存在的各类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管理,提高对合同管理有效性。(一)加强合同评审执行。建筑工程合同中存在诸多的法律纠纷事件,会伴随着合同的非法性及不合理性而产生。由于合同条款缺乏逻辑性、严密性、完整性,亦或是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引发严重的合同纠纷。因此,应保证合同评审工作的严格执行,尤其是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的初期及合同起草的初期阶段,应聘请相关的法律顾问来监督合同的起草及签订工作。所聘请的法律顾问自身应充分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政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的合理制定。在建筑合同签订后,法律顾问应保证履行的所有合同均未触犯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合同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去执行,确保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合法权益,降低对企业的名誉损失及经济损失[5]。(二)审查合同对方资信。由于建筑工程企业合同中涉及多方,可见建筑工程的设事企业具有复杂性及多方性特点,应观察涉事企业法人是否诚信、合同双方的资金是否合理、投资是否到位等合同对方资信,是由于对方的资信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三)监控合同各阶段履行。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合同条款较多,并且拥有者较长的周期,若合同履行工作不到位,将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满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合同各个阶段的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为建筑合同创造更好的履行环境,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执行[6]。(四)加强工程款回收及法律监控管理。在履行建筑工程合同的后期阶段,施工方在开展各项施工工作期间,会严格按照合同上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工程款回收,以此来获取到相关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回收款项还可采用非诉讼方式进行,避免了法律纠纷事件的产生,降低了诉讼事件所给建筑工程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五)量化合同中不可抗力的相关约定。对于合同中不可抗力的相关约定,当事人全责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该项规定却未在《通用条款》中明确的列示出来,当在施工期间出现大规模的雨雪天气、长时间停电等,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此类不可抗力的事件应如何进行量化需要深思,应全部纳入到合同制定中来,以降低合同法律纠纷事件的产生[7]。(六)合同索赔时效性。不同的合同中会出现不同的法律纠纷事件,合同索赔本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及时及准确的制定出索赔方案,合同双方应严格履行索赔方案上的要求,防止大量累积而忽视有效期及造成不必要的潮气现象,降低因集中索赔而引发的合同双方矛盾事件的产生。
四、结论
合同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维护业主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管理质量。应重视合同审查工作,根据建筑工程中合同的法律条款及法律效力来制定出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合同管理方案,加强合同评审执行、审查合同对方资信、监控合同各阶段履行情况、加强工程款回收及法律监控管理、量化合同中不可抗力的相关约定、合同索赔时效性,完善建筑工程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确保能够在根本上避免法律纠纷事件的产生,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子恒.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与法律纠纷的防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304-305.
[2]赵海玲.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法律防范措施分析[J].法制博览,2019(12):158.
[3]段瑞.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及法律纠纷的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288.
[4]何亚江.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与法律纠纷的防范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222-223.
[5]沈晟.探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法律纠纷的防范措施[J].山西农经,2015(3):124+128.
[6]张琳.基于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结算纠纷及其法律防范分析[J].城市建筑,2013(8):149.
[7]刘洋.“履行费用过高”作为排除履行请求权的界限——“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J].政治与法律,2018,2(2):105-120.
作者:马姗姗 单位: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下一篇:共享中心建设对企业财务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