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加固处理方式浅析
时间:2022-11-11 04:31:11
导语:建筑工程加固处理方式浅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碳纤维加固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碳纤维加固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加固补强技术,具有方法简单、加固效果优良、安全性和耐久性高、适应性好的特点,同时它与传统的粘钢加固最大的区别是未增加结构物荷重。碳纤维加固技术相较于传统粘钢加固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碳纤维加固材料不仅比钢材轻,其强度也比钢材高出数倍,能达到高强度的加固效果;碳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粘结材料是环氧树脂胶,粘结性和防水效果好,可有效保护钢筋,防止钢筋出现锈蚀;碳纤维加固不受结构形状限制,能够适应各种不规则形状,在加固后,可有效保持物体结构原有形状,不会影响结构外观和表面装饰,这种限制因素少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施工进度:碳纤维加固主要采用的是碳纤维织物,进行加固的时候要保证碳纤维织物排列方向的统一性,然后用环氧树脂胶将其紧密粘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使混凝土结构和碳纤维织物成为一个共同受力体,有效提高结构承载力。碳纤维加固技术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2、混凝土加固处理技术
有些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会存在裂缝病害,严重影响结构构件强度和刚度,甚至会造成钢筋锈蚀,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最终缩短建筑物使用性能和寿命,这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混凝土加固处理技术是通过封闭裂缝的方压和电化学原理将裂缝修补材料注入裂缝中。低压注射法是以比较低的压力,一般以0.4MPa的压力将具有高强度的裂缝修补剂持续注入裂缝中,以修补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一般适应于宽0.05~Zlnm、深800mm的静止裂缝;高压注射法是以高压力,一般以20MPa一40Mpa的压力将裂缝修补材料压入裂缝,能量大、速度快,具有冲击切割破坏土体,并使裂缝修补材料与土在裂缝中拌合的功能,比较适用于比较深的裂缝,适应的地层也很广,比如松散土层、软土土层。另外,切槽法也是混凝土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结构表面沿裂缝方向切一个V型槽,用环氧树脂胶将纤维材料粘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一般适用于较细较深的静止裂缝或0.5二以上的活动裂缝。上述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广,防渗性和耐久性好,能够有效防止钢筋出现锈蚀,对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有着重要作用。
3、常见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地基加固方法有很多种,可根据加固的原因将加固方法分类,对于加固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病害特征、加固技术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除了上文叙述的加固处理方法,常见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I)密实法密实法主要包括重锤夯实法、强夯法和挤密法。重锤夯实法是利用冲击力夯实地基,强夯法与重锤夯实法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夯垂重量高于重锤夯实法中夯垂重量数十倍,落距最高可达40m,主要是利用强大的冲击力夯实地基,这两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碎石土、砂土、湿陷性黄土、粘性土等。挤密法是将桩管打入软弱土层中,使土壤受到挤压形成桩孔,之后将灰土、素土或砂石灌入桩孔并振捣密实,随着填充料灌注完毕,将桩管拔出,就形成了一种柔性桩体,桩体与原地基共同形成受力体,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疏松软弱饱和土地基加固。
(2)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主要是采用抽水、加压、抽气等措施进行的,目的是排除土体中多余的孔隙水,改善地基排水条件,从而使地基土提前完成固结,加速地基土强度增长和地基沉降,这种方法要在建筑物完成之前使用,比较适用于淤泥质土、充填土地基。排水固结有电渗预压法、抽水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等,因此在使用排水固结处理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土质、含水量、预压荷载、预压时间等,设置合适的处理方法。法提高结构渗水性,避免钢筋出现锈蚀。混凝土加固处理方法有低压注射法和高压注射法,这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液压。
(3)垫层法垫层法即换土垫层法是最为简单的加固处理方法,当建筑物地基的受力土层比较软弱,无法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要求的时候,可将基础下的浅层软弱土、不均匀土、湿陷性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的一部分挖除,回填密度大、强度高、总体稳定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或碎石,然后经过夯实使回填土成为基础下受力层的一部分。垫层法包括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振动法等,一般适用于湿陷性土、粘性土、砂土、杂填土以及冻胀土地基。
二、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加固处理技术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它己成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加固处理方法有很多中,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加固处理技术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条件、加固要求、加固方案、技术特点、天气环境、经济等因素,选择最合适、最有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加固效果,发挥其在提高工程稳固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中的重大作用,使建筑工程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应有价值。
作者:张健单位: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新经济下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
- 下一篇:小议农业科技服务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