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机械强制性养护综述

时间:2022-04-23 11:14:00

导语:地质工程机械强制性养护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质工程机械强制性养护综述

在全国推行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实施深部找矿等策略之际,笔者结合企业工程探矿机械构成及其工作性质和特点,以及采取的设备维修保养措施等进行探讨,提出搞好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应以实施“预防为主的强制性维修保养”制度为前提,才能保证下程探矿机械设备发挥出最大功效,才能保持长周期安全与稳定运行。随着探矿工程设备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机械已成为影响程进度、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探矿施丁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成为地勘单位及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深部找矿工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不仅是保证找出更多、更好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探矿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此,根据当前设备维修保养作特点、使用性质、指导原则和规章制度执行等情况,结合公司地质工程机械维修和保养工作现状.分析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一、维修保养工作的现状、特点与使用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类矿产资源需求大大增加,但因浅层资源被不断开采和挖掘,地表资源已呈现出逐渐枯竭现象,为适应国家战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深部找矿已成为地勘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由于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不仅给地质工程及探矿、找矿等施工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深部找矿机械设备提供了施展功能的平台,如超深钻探机械的高效能、低能耗、耐用质优等特点,不但在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也是进行深部地热找水、找矿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为此,进一步加强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在施T过程中充分发挥效能,既是设备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又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长期抓好和抓实。

1.地质工程机械的运行特点

由于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一直受施工特点和施工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都带有突击性,例如,在突击性的施工生产中,常因设备运行时间过长或负荷量过大等,不仅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还因作业对象多为泥沙或岩粉等材质,造成设备或部件磨损严重和使用周期减少。在野外施T作业时,因地理和气候条件恶劣,不仅使工程机械运行不稳定,也经常出现润滑效果差、使用效率下降和功率损失增大等问题。

2.加强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内容

加强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丁作,并不是简单的更换零部件或加注润滑油等,而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稳定保持在理想的工作状态。由于地质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已在深部找矿工程机械设备中得到普遍应用,不仅使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也给企业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地质超深部找矿施工中,因地层结构复杂多变,又多在偏远山区或沙漠,野外作业环境及运行条件都非常差,不但给维修与保养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发生设备故障的几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好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配备专职保养人员,还需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机制,既要保证备件、润滑油的合理储备,又要在保养及生产时间协调上进行合理的组识与安排。

3.明确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多年以来,企业已习惯于把维修与保养看成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制约了该项工作开展,也不能适应地质勘探超深化施工生产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地质超深部找矿时,钻具要钻至地下5000m以上的深度,有时还要达到l万米以上,如果设备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故障,因钻具不能尽快拔出,不仅会发生埋钻事故,还会给企业造成具大经济损失和贻误工期。因此,设备管理人员既要做好协调工作,又要监督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把故障控制当成首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强有力的组识形式、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先进的维修保养方法等,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由于企业一直执行的是原地矿部制定的计划性维修与保养制度,它采取的是按规定时间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与保养,虽然对保证设备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企业现代化及科技化的生产进程中,此模式已远不能适应设备维修保养的需要,应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与可靠。即,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用较少的投入资金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加强和搞好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前提下,既能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技术效能,又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1.建立合理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企业里一直存在着重用轻养、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认识不足、设备带病作业或零部件超限磨损,以及忽视必要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等问题,其结果不仅造成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明显增加,也极大增加了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工作量。因为重修轻改,造成设备精度降低。例如,对技术已经落后的设备只是一味的反复修理,而不采取必要的技术改造措施,不仅使维修成本无谓增加,也降低了设备精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虽然进口及新型国产设备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因维修力量相对薄弱,而造成设备效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例如,由于企业的故障检测技术比较落后,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判断与排除还停留在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不仅准确率较低,而且会经常无谓地增加维修时间。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既要制定出科学与合理的维修方案,又要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维修技能水平。

2.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制度

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合理及有步骤的技术技能培训,让参与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地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需求。由于近年来广泛采用“预防为主”的维修保养思路,以及通过采取预防性检测技术来科学地制定维修与保养周期等,既解决了“计划维修保养制”中出现的僵化的强制性修理问题,免了一直困扰地质勘探工程施工中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实施难的问题。将“计划保养制”与“预防检测制”进行互补后,根据生产进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及寻找出设备磨损规律,以确保修理周期能够按时进行。企业依据上述情况编制出切合实际和便于操作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培训计划,使学员能够准确地掌握所需维修与保养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台时、维修周期、修理时间等知识,保证地质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建立合理的培训及组织形式,不但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定,还应达到首先是为一线安全生产服务的目的。

三、实施维修保养应与经济、安全及节能环保并重

公司在开展地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不仅采取强制性维修与保养管理,还建立了加强经济管理的理念。因为,在地质机械设备有效寿命周期内,用最少的投入资金进行维修与保养,既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亟叠.篮篷标。例如,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购进的1台设备,虽然利用率较高,但由于保养工作到位和管理得当,设备运行状况仍然很好。实践证明,只有将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及节能性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设备经济管理最优化的目标。

1.实现安全及高效生产

地质工程机械受施工作业地点及运行条件影响,一般都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多为野外露天作业,受施工季节、地理与气候条件、施工突击性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而给维修与保养_丁作带来不便。如果因客观原因造成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甚至发生设备故障及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某企业在进行桥桩施工时,为了赶任务,而使设备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维修与保养,又因负荷过大和施工时间过长,造成连杆螺丝脱落、连杆击破注浆泵泵壳,不仅发生了设备损坏事故,员工身体也受到了严重伤害,给企业造成了几十万元经济损失。

2.应不断提高节能效果

提高地质设备的科技化水平,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竞争能力,还应解决好能耗问题。例如,2004年,地质队购置了1套国内某煤机厂生产的SPS一3000型地热水井钻机,其电机功率是180kW,为了节约施工用电,经与厂家协商,将动力装置改由2台90kW电机组成。钻进时只使用1台电机,提升钻具时再同时使用2台电机,一个工程下来可节约电费3~4万元。该地热水井钻机已使用7年多,既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电费,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气排放。

3.应重视经济管理工作

地质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原则,应从制度制定及技术要求上加以限制,以进一步彰显进行经济管理的优势。既要按规定的维修与保养原则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又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隐患。制定地质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原则,要建立在着重考虑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这不仅有利于地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开展,也是进行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多年以来,因为在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开展方面,忽视了经济效益的管理,已给企业造成大量及不必要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公司编制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管理及考核办法》,经过实践已收到良好效果。

四、结语

加强地质工程机械强制性维修保养工作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保证地质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故障停机率,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可以减缓机械磨损周期、增加修理间隔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证生产工程进度的按期完成;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可使动力、燃润油料、备件及各种消耗材料等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加强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对地质矿产勘查企业来说,不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