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及造价管理基本理论探索

时间:2022-12-03 05:22:00

导语:工程建设及造价管理基本理论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程建设及造价管理基本理论探索

一、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

工程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只有搞项目建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整个社会来说,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或精神需求,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必须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不断进行工程建设。就单个企业来说,为了壮大企业的实力,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赢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追加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寻求新的发展项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发展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到处都是建设中的工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标志。

人类社会离不开工程建设,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工程建设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因为要进行工程建设,耕地被占用,森林被砍伐,空气、水源被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水土流失,湖泊缩小。人类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影响到全球的气温和气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寿命。

由此可见,工程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危害人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工程管理的基本问题,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了造福人类,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宏观管理的层面,必须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在微观管理的层面,除了进行科学的管理外,还必须增加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对地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五千年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如何将本职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呢?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要求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和谐。

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直接的关系。项目建设的地区选择,会影响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都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平衡,起到缩小地区经济差别的作用。有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的和谐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西藏与祖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加强国家的统一,有着巨大的作用。再比如西气东输项目、南水北调项目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这就说明,工程建设的正确实施,会直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的,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工程建设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必然影响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影响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出发,我们必须在工程建设中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资源的消耗,反映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中,就表现为工程造价的增加。这种付出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子孙后代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就要为治理环境、治理污染付出更大的代价。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和西气东输项目,就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并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我国的环境正在继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国的经济仍然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这种情况,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世界银行在其《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写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加入了世界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列。环境污染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代价。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污染的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将来,如果不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环境,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也只是空洞的胜利。”《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这只是计算了20多项环境污染损失成本中的10项。即使在已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着低估和缺项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实,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三、工程造价的本质

工程造价的本质特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是用货币表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消耗量进行的管理。所谓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就是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所谓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就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的消耗量。

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直接相关联,这就显示了工程造价及其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研究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的建设期,还必须从建设期延伸到使用期,也就是说,要从项目全寿命的角度来研究资源的消耗。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同时减少,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在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期的资源消耗,说明建设期增加的资源配置很不理想,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增加,能换来使用期的资源消耗减少,或者,建设期的资源消耗减少的代价是使用期的资源消耗的增加,这时,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也就是从全寿命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如果最终的结论是总资源消耗能够减少,这个项目就是可取的,反之,就是不可取的。

研究建设项目资源消耗量的多少,还有一个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题。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项目是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也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项目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不经济,这样的项目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从投资方的微观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可以接受的,从全社会的宏观来看,却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这可能意味着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贴和减免税金等,给投资者以补偿,使投资者也可以接受该项目,此类项目是可取的。后两类项目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进行权衡比较,还要从社会资源消耗量的多少来判别。此时肯定要增加社会资源的消耗,关键是这种增加的资源配置是否能被社会所接受。

四、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天津大学徐大图教授编写的《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奠定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版不少同名的教材,基本上都沿用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采用这个学科体系。

徐大图教授提出的学科体系,是将工程造价管理界定为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中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科目就是由此而来。

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程应该讲述什么内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工程造价的确定(或者计价),在《工程估价》(或《工程计价学》)中已经讲述了,显然不应该在《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重复。去掉了工程造价的确定,就剩下了工程造价的控制。该课程能否只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当然应该是该课程的讲述内容,但仅仅讲述控制,还不够,控制只是管理的一个手段、一个内容、一个功能,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从徐大图教授的教材出版后,再也没有出版过本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

实际上,该课程的学科体系应该从工程造价管理的两重含义出发来界定。工程投资的管理和工程价格的管理应该成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两重含义的管理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因此,在讲述这两重含义的管理时,都应该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角度来展开。简述之,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工程造价的微观管理等三个部分。

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主编的21世纪工程造价研究丛书中的《工程造价导论》,力图建立一个新的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体系。这本专著能否成为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教材,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是否应该成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如何设计本课程的学科体系,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被称为基于定额的概预算管理;改革开放后,先后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我国的造价理论工作者对这些理论体系做了介绍、总结、归纳,并且反映到工程造价理论的专著中,也反映到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中。

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权威的诠释。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和解释:(1)概预算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是一个依次发展,后者包含前者的过程,是内容逐步扩大、逐步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2)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面造价管理;(3)全面造价管理的内涵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4)全寿命造价管理是将管理范围扩大到项目的使用阶段,因而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延伸和发展;(5)全寿命造价管理只是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比较的方法,并不构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如何理解,如何处理,有待研究,有待讨论。

笔者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分别提出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作出的不同的描述。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等理论体系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包容和替代的关系。

从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来分析,从概预算管理发展到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工作范围外延的扩大。但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再从全过程扩大到全寿命,造价工作者不可能去直接管理项目投产后的费用支出,造价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

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的建造价格,其内涵应该限制在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之内。全寿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全寿命造价管理应该被理解为要从全寿命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要从建设投资和运营收益平衡的角度来管理工程造价,决不能理解为将造价管理的责任延伸到项目的使用阶段。

全面造价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全团队造价管理、全风险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包括全面造价管理本身,应该理解为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使用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这些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应该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所利用。

概预算管理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根据造价管理的工作范围提出的理论体系。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是根据造价管理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提出的理论体系。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应该运用全寿命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包含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工程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增加财富的同时,对人类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和加强监管的力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工程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工程造价领域,抓住工程造价的本质,推进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深化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