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保护开发模式
时间:2022-05-06 03:45:00
导语:透析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保护开发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世纪伊始,20世纪遗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我国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的现状堪忧,其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国内外保护利用20世纪遗产的几种模式,分析得出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保护与开发需遵循“有机更新”的原则,兼顾城市、地区与居民利益,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结论。
关键词:20世纪遗产;“有机更新”理论;水文化
目前,建筑文化遗产的年代界定范围逐渐延伸,将更多的当代建筑遗产纳入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范畴已成为国际上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
1、“20世纪遗产”概念及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现状
1.120世纪遗产的概念
“20世纪遗产”,顾名思义是根据时间阶段进行划分的文化遗产集合,包括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遗产。
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濒危遗产报告中,针对一些民居或城市建筑、工业中心、景观作品,以及体育场、飞机场、供水系统和城市公园,处于被废弃或被改造的境地,表达出对20世纪各类遗产命运的忧虑……20世纪遗产的概念也从房屋建筑拓展到其他领域的人类创造,一些存在仅数十年的园林、纪念碑、雕塑、港口码头、海上石油钻探平台、以及粮仓、铁路、生产线等也同样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1.2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的现状
尽管国际社会关于20世纪遗产的定义以及甄别方法的探讨仍在继续,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早已在一些主要城市进行,中小城市中的20世纪遗产的保护开发也刻不容缓。
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整体上体现出显著的特点:第一,种类多样,文化多元;第二,实用性强,贴近生活;第三,意义深远,感召力强。以岳阳市巴陵西路以南老城区20世纪老建筑群为例,该地区位于城市西南部旧城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岳阳市的文化商业中心区,地段内洞庭南路、竹荫街、先锋路、建设南路曾是城市的主要道路,位于地段南端的火车南站曾经一度是城市铁路客运的唯一中转站,地段西临洞庭湖,水运交通与渔业都异常繁荣。该地区地段内的建筑建成时间大多横跨20世纪50至90年代,建筑功能广泛涉及办公、旅馆、工业厂房、仓库货栈、商业、住宅及其他建筑等类型。20世纪建造的现代建筑多注重功能,往往直至现在还在为人们所使用。该地段建筑亦是如此,如位于洞庭南路上的原港务局办公楼,原建于20世纪50年代,前面是一面带有折衷主义风格的门墙,后面是一个三面围合的小院,现在已改造成为住宅仍在使用。中小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与程度都不如大城市,但恰恰由此,中小城市的20世纪建筑遗产保存得比较完整,建筑周边环境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旧城风貌得以延续,保留给市民的心灵一处怀旧与自省的地方。
2、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难点
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还存在很多难点:第一,上到城市决策者与规划建筑师们下至普通民众,对20世纪遗产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损毁建筑与推倒建新的事件时有发生;第二,旧城改造、道路拓宽与城市广场建设正逐渐破坏20世纪遗产周边紧凑的建筑布局与疏密有致的城市肌理,建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失去了其生命力;第三,20世纪遗产正在岁月的侵蚀下不断破败下去,由政府财政支持的建筑维修经费的缺乏令这种趋势愈加严峻。2中小城市20世纪遗产保护利用模式与规划对策研究
同样以岳阳市巴陵西路以南老城区为例,作者将场地分为“沿江片区”“民俗片区”“老城片区”“沿街(洞庭南路)片区”“仓库片区”等五个部分,经过分析总结出如下几点对策:
2.1借鉴南京模式,发掘利用“水文化”
南京将20世纪遗产串联起来,按不同主题制定民国特色的旅游路线,扩大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在国内甚至国际的影响。岳阳城三面被江河包绕,祖祖辈辈依湖而生,同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诗人孟浩然这两句诗,写尽了洞庭湖与古城岳阳的关系。作者建议在沿江片区与民俗片区开发中引入“水文化”,发掘其文化旅游潜力,如在民俗片区,保留茶巷子、观音阁街、沿街特色铺面与原有适宜步行的街道尺度,规划设计民俗介绍场馆或景观小品,发展特色食品文化旅游街,介绍并令游客亲身体验茶叶、香料、五谷杂粮等乡土特色食品。而在沿江片区,可利用现存码头建筑物或构筑物,修缮并改建成渔业博物馆,讲述诞生在洞庭湖渔船上的岳阳人的信仰与精神,并保存市民们对建立在这里,曾经繁忙而今不复存在的鱼巷子市场的回忆。
2.2遵循“有机更新”原则,打造平衡发展的街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发展得来的,其含义大致可分以下三层:
1)城市整体的有机更新;
2)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3)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20世纪遗产保护的途径与指导原则也应遵循这种模式,从而更好地体现遗产地、历史性街区、城市整体环境的平衡发展关系。作者建议在老城片区与沿街片区保护开发20世纪遗产过程中遵循“有机更新”原则:因为在这些区域内20世纪遗产间建造的时间段差别较大,功能多样,保存质量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且大多仍然在使用当中,与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只有依“有机更新”原则,有层次有步骤地协调地加以保护利用,保留有历史价值的,保存较完好的建筑,修缮更新破损的老建筑,拆除保留意义不大,并影响周边遗产建筑群风貌的建筑或临时搭建的建筑,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开辟居民室外休闲空地。
2.3引入“仓库文化”,建设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城市设计师豪森提出来改造位于温哥华市格兰威尔岛的设想,即将格兰威尔岛传统的工业生产功能与现代的商业和文化功能相结合,在总体上形成一系列景点,以广泛吸引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乃至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作者认为选取场地内仓库片区与沿湖片区较适合采用此类模式。可利用投资更新改造落后、陈旧的基础设施,收购原用于工业生产或仓储用地而后被废弃的土地,转化为景观小品和绿地。利用区域内破败的工业厂房改建成娱乐休闲场所,以及增建教育和文化设施等。此外,仓库片区内可借鉴国内有名的上海苏州河旧仓库,北京798艺术区等开发模式,引入“仓库艺术”概念,吸引艺术创作工作者的聚集,古旧的仓库得到艺术家们的艺术灵感与构思的改造,形成特色的艺术文化区。这样就使该区域转变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集商业、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社区中心。同时,20世纪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市民公共活动和培养健康情趣相结合,而提升了20世纪遗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单霁翔.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J].建筑创作,2008(6),2008(7).
[2]吴良镛.旧城整治的有机更新[J].北京规划建设,1995(3):16-19.
[3]刘健.城市滨水区综合再开发的成功实例——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J].国外城市规划,1999(1).
[4]于翔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J].中国三峡建设,2008(4).
- 上一篇:让幽默缩小师生间的零距离
-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与投资的变化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