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时间:2022-07-24 06:35:00

导语: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摘要:以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对道路路床、基层和面层三层结构质量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床;基层;面层

在对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中,体会到城市道路的质量主要涉及道路的平整度、强度和刚度,如果在路的每层结构施工前,做到事前研究该层施工时应控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实施起来,效果就比较好。

近年来,城市道路工程在质量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影响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因素很多,较难控制,大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道路工程在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下面对道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中对道路工程的路床、基层和面层三层结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一、土路床

道路施工的基础工序,对土路床的施工要点,要事前研究明确。

1.踏勘路基土和土源:路基土分布状况和用作填筑路基的土源要踏勘,并要取土做物理力学和重型击实的试验,确定路床用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要采取加强土路基的措施。

2.测量放线控制:①确认操作人员和仪器是否合格;②复核测量成果,确认测量结果是否合格,测量标志保护措施是否得当;③保管好纵、横断面的有关数据,以利于工程计量。

3.场地清理做到三个确保:①将场地可用土和无用的垃圾、耕植类土分开,并分类堆放,确保路槽有合格的土壤;②路槽开挖应预留碾压厚度并重复校核测量放线成果,确保路床高程和平整度;③展现路槽全貌,制定路床碾压方案,确保路床的压实度。

4.路床碾压和隐蔽工程施工:①路床碾压。先用12~18T压路机碾压一遍,验证路床碾压方案,并找出路槽隐患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路床和基层质量;再用18t压路机进行正常碾压,根据轮迹状况,结合环刀试验,确定路床是否合格;路床施工完毕,应进行洒水养护或覆盖养护。②隐蔽工程施工。路床下个别隐蔽工程需要结合勘探和现场查明情况,待路床碾压合格后按照隐蔽物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避免该处下陷影响基层质量。

二、路基及土方质量控制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原有管线以及邻近建筑保护落实后。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格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复测基底标高。验收基槽质量。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

(2)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软基进行处理,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

(3)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

(4)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新旧路基填方。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河道、鱼塘地段的确良路基应设边坡防护。

(5)路基在填筑过程中要控制填筑速度,不能太快。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缀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三、路面层

1.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开工前对拌和场地、机械进行确认。开机前一是要对基层测量成果进行复核;二是要按设计面层厚度对中心桩和边桩进行测量放线,边桩按5m/个设置,弯曲段加密设置;三是拌和场地进料前应进行硬化;四是要对强制式搅拌机的上料机具按配合比进行标定、试车确定搅拌机情况和对配合比进行局部调整。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如下几点:监理人员要旁站搅拌工序——控制上料、上水和搅拌时间,确保拌料均匀,按施工规范要求随机测试坍落度,并制作试块送检;控制混合料运输过程——确保混合料不离析、不泌水、不漏浆;卸料——要在横断面和纵向上均衡连续卸料,宁早勿晚。加强交通管制,亦是避免早期断板的一个重要措施。

2.细部处理包括纵缝边缘处理,对已浇成型的板块切齐边缘后再浇筑相邻板块,保证纵缝直顺,边缘整齐。浇筑时不得污染已成型的板块,保证路表整洁美观;及时填注缩缝、胀缝,避免渗水和硬物落入;各种地下管线检查并处理,井口四周按设计要求加构造筋予以补强,井框安装就位与混凝土摊铺同步进行,以保证井框边缘井面强度与混凝土板一致,井面高程与路面一致。

以上措施可避免或减少混凝土板被挤碎、施工缝边缘破损、唧泥和动胀破坏等病害的发生。

3.沥青混凝土面层。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厚度一般均<15,沥青混凝土本身强度无法克服基层反射裂缝。仅能通过提高基层质量,减少基层裂缝的产生来减少面层反射裂缝。对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已做过分析,现对提高沥青面层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的途径和控制要点提出如下意见:①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3层或2层路面中至少有1层I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降低混合料的孔隙率,提高沥青路面抗疲劳能力,减少面层裂缝;②要求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减少横向接头;③制定科学的碾压方案,提高面层的压实度,减少表面裂纹,提高面层寿命;④推广采用改性沥青和SMA路面结构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抗裂缝、抗衰老能力。

总之,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动员各方力量,实行综合管理,以确保城市道路工程的高质量。若达此目标,则城市道路工程质量较差的难题将得到圆满的解决。城市道路的多功能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城市道路工程才能实现“让政府放心,令市民满意”,同时必然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郝春晓.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检查要点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2.4

[2]全运涛.公路施工材料质量监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