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性护岸构建论文

时间:2022-06-26 05:37:00

导语:生态适应性护岸构建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适应性护岸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城市滨水护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城市护岸发展的历史出发。对护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城市护岸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多选址于滨水区。这是因为河流能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并解决人们生活上对水的需求;而且滨水风光能让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然而,由于水患危害,又使人类不断地与洪水奋争。在这期间城市护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河流、防御洪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城市护岸景观也随城市护岸功能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18世纪60年代以前(与自然相和谐的护岸景观)

当人类诞生后,直到伏羲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对洪水一直采取“躲避”的态度。到了神农时代,经济有所发展,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开始采取主动的姿态,创造出了“潺”与“埋”的防洪方法。‘.潺”是“以柴木奎水”,“埋,,是奎土填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植物、木和土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岸的建造。在我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国外也有类似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8世纪,欧洲凯尔特人和伊里利来人采用柳枝编织篱笆的技术来进行防护。秦汉以后,一直到宋元,由于人们对水的性质认识不断深人,护岸的材料使用也更加丰富。这时出现了使用树枝、林秸、石头等捆扎而成材料作为护岸的材料。这种手法在我们现代叫做“柴枕法”。到了明清,据记载的护岸有抛石、柳树护岸、山石护岸与条石护岸。尤其出众的是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响。在材料应用上,由于块石取材方便与自然易融合,一直应用在护岸建造当中。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第三20世纪早期至今(城市护岸的生态景观)

久治不愈的洪水灾害和人水相隔的痛苦,使人们不断的反思。经过200多年的思索终于顿悟:“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以其无以易之。”之至理,继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方。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进行生态适应性护岸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了亲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道的整治要植物化和生命化,从而使植物首先作为一种工程材料被重新应用到工程生物治理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真正的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实践,对河流进行了自然保护与创造的尝试,被称之为重新自然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开发热潮,带动了城市滨水护岸景观的研究发展。20世纪70年代,瑞士、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也在河道治理中开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瑞士Zurich州河川保护局建设部的ChristainGoldi将德国的Bittmann生物护岸法丰富发展为“近自然工法”,即拆除已建的混凝土护岸,改修成柳树和自然石护岸,给鱼类等提供生存空间,把直线形河道改修为具有深渊和浅滩的蛇形弯曲的自然河道,让河流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在瑞士被称为NaturanheWasserbau。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在世界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的概念,即河流规划与建设应以接近天然河流为标准。之后,德国开始在自身国内进行这一概念的落实一与实践。1985年丹麦开始实施的河流复原工程。恢复原来的弯曲河道形式,在冲积平原地带进行湿地再造等。1989年美国的Mitsch和Jorgensn式探讨了生态一程的概念并定义为“为了人类社会和其自然环境两方面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兼顾生物生存的河道生态恢复作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项目,采用了近自然工法使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恢复,对河道的生态整治工程目前已经扩大到整个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受这观念的影响旧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仅在1991年,日本全国就有多处试验工程,在日本建设省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对于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采用植物护岸、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护岸,河段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修建河堤,并将其命名为“生态河堤”。不得已使用混凝土的护岸,也按生态型护堤法进行覆造。为挽救城市河流的生态,日本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办法,使流经城市河流两岸重新草木葱笼。堤坝不再用水泥板修造,而是改用天然石块铺砌,还给草木自然生长的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护岸的景观设计中,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护岸景观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护岸景观进行研究和实践。例如黄岳文等认为生态护岸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罗立民等认为生态护岸是结合治水(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型护岸技术。

从护岸的发展的历程来看,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的生态适应性护岸是城市护岸发展的方向。景观生态学是针对城市景观发展的这种复杂状况而应运而生的综合性的学科,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生态适应性)护岸景观和生态体系进行空间、尺度和景观格局上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营造可持续性的城市护岸景观将是城市护岸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