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问题思考
时间:2022-04-10 03:44:02
导语: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问题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并广泛使用的另一种墙体的材料是具有节能和隔热保温的复合型墙体,这是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在建筑中国如果使用这种节能性能较好且具有隔热保温特性的复合墙体可以大大提高其节能的效果。用硬质的聚氨酯制成的具有防水保温功能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聚氨酯复合板,它有着其独特的保温效果,它的构成是两层具有防水功能的彩色涂层板,涂层板的材料可以是钢板或者是其它金属材质的面板,然后中间被注入具有阻燃功能的聚氨酯的硬质泡沫由此复合制成,它可以用于大型的仓库、工业用厂房、体育馆、展览馆、冷藏库以及净化车间等建筑的墙面和屋面,它具有兼具隔热、保温、防水和承重于一体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色彩,美观的造型,自重较轻,可承受能力较高,防火性能较好,隔热和保温的性能较好,可以灵活使用等优点,因此被公认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在建筑的项目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被经济利益驱使,很有可能采购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以此来减少其经济成本,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实施相关检测,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满足其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另外,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多次采购的麻烦,可能会出现建筑材料一次性购买过多的情况,进而使得建筑材料的大量堆积,导致材料受到风吹日晒以及雨淋等,从而导致建筑材料的性能逐渐的发生变化,导致建筑材料严重受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由此看来,需要对建筑材料实施相关质量检测,进而保障施工的材料都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利用一些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从而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检测筛选出来并使用合格的材料将其替换掉,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技术
3.1水泥的检测技术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水泥在使用之前必须要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有关水泥的强度,安全性以及凝结度等方面的指标检测的标准,在取得产品的合格证,产品出场的检验报告以及产品进场的复检报告后该产品才能被投入使用到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水泥的检测过程主要是在施工场地首先对水泥进行验收,对于水泥的种类,出厂日期以及水泥的相关性能等检测人员必须对此开展相关检查和检测,相关的检测标准必须与我国对于建筑材料规定的标准一致。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水泥在颜色方面呈现出异常情况,或水泥被检查超过出厂日期的3个月以上,必须对其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就必须进行及时的调整或用合格的水泥替换,如果复检结果符合规定的相关标准的话则该水泥可以继续被使用[1]。
3.2钢筋的检测技术
钢筋质量是否达标与建筑物是否安全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有的施工单位使用的钢筋过细,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容易引发建筑坍塌等严重后果。有关钢筋检测项目我国有着相关的规定,其中包括对钢筋屈服的强度,抗拉的强度,断后的伸长率,冷弯以及重量偏差等方面的检测。钢筋必须在获得相关的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的报告合格证以及进场复检的报告合格证才能进入工地被使用。对于钢筋检验,通常要通过两项实验检测:抗拉检测和冷弯检测。在同一次的检测实验中,通常取两根钢筋分别对其实施冷弯检测和抗拉检测。其中对冷弯试件要求的长度一般为25~35cm,对抗拉试件要求的长度一般在50~65cm之间。钢筋检测的过程主要是在钢筋在施工现场被使用之前,首先对其进行验收。对于钢筋进场验收必须符合相关建筑材料标准对其实施相关性能检测,然后将达标的钢筋留在施工的现场,对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钢筋必须返厂进行处理[2]。验收过程是对钢筋的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的报告等方面进行相关检查。有关钢筋取样的方法通常是对同一批量同一规格的钢筋实施取样,50t是一批,进行现场见证的取样。
3.3墙体材料的检测技术
在我国墙体材料通常分为烧结多孔砖和蒸压灰砂砖两种。墙体材料检测的最新标准。2013年的9月1号制定实施的,检测时,一般使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同一批次砖中进行抽样。对于墙体材料检测的方法是通过砌块和砖的生产方式对墙体的原料以及外形特征实施相关检查。10万块为一个批次对蒸压灰砂砖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同一批次不足10万块同样要按照标准进行一个批次的检查,但是检查数目不能低于2万块[3]。对蒸压灰砂砖的检测依据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抽的砂砖15块左右,从尺寸上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偏差分析,如果偏差在规定的相关标准范围之内,则抽取15块砂砖,对其中10块进行抗压和抗折的强度检验,剩余5块以做备用。烧结多孔砖的检查是以5万块的烧结多孔砖为一个批次,不足5万块的也按照一个批次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在检验烧结多孔砖的强度方面,首先是从尺寸偏差以及外观方面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果烧结多孔砖在尺寸和外观方面都符合标准则抽取合格样品15块对其进行相关的强度检测,其中10块对其进行抗折荷重和抗压强度检测,其余5块留做备用。
3.4其他项目的检测技术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中,除了对以上基本材料的检测以外,还有对其他材料的检测。对于防水的涂料和防水的卷材主要会进行透水性、耐热度、低温柔度、拉伸性能、撕裂强度以及延伸率等方面的检测。对于混凝土外加剂进行相关性能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含气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凝结时间(差)、吸水量比、透水压力比、收缩率比、抗爪强度比、坍落度保留值、坍落度增加值、强度、细度以及限制膨胀率安定性等项目。
4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方法
4.1无损检测
这是一种以不损坏检测样品为前提,一般采用射线和超声波等科学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方法。它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较高的检测效率,但是检测的费用较高,而且必须通过昂贵高端的实验器材才能使检测材料呈现无损状态。
4.2外观检测
劣质建筑材料和合格建筑材料在外观上有着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的种类、颜色以及尺寸规格等方面。一些检测人员可以直根据自身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建筑材料在外观上进行检查。如果某些建筑材料被怀疑不符合检测标准可以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仪器检验,进而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4.3仪器检测
与外观检测相比,仪器检验的可信度较高。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用设备对建材内部结构以及化学成分实施相关检测,而且可以对其进行模拟实验,即在特定的模拟环境中检测建材是否可以达到使用的标准。条码技术在建筑材料的检测系统中也日渐被应用。虽然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目前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检测系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管理,而且检测的数据会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地采集并且自动地生成相关检测报告,因此使得检测的数据真实可靠,进一步很大幅度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是在检测样品标识以及出库和入库的管理方面依然会需要很多人员来进行录入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出错率较高,因此单纯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整个检测系统的自动化高要求。目前通过利用128条码已经实现了对于检测样品自动的识别以及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也进一步完善了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系统管理的自动化[4]。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建筑材料不合理堆置以及材料不合标准
有些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之前没有对整个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相关的详细预算,因此造成在采购材料的过程出现盲目采购的现象,使得采购的材料过剩,材料存放的时间过长,因此很有可能会发生材料超过其保质期。而且在材料堆放的现场随意堆积建筑材料,缺失合理规整,没有相应的标识牌,也没有对不同品牌同一材料实行分类。除此以外,材料存放的现场管理不当,经常出现水泥以及钢材等重要的建筑材料发生受潮、变质以及锈蚀等现象,从而失去了建筑材料原有的特性。而且在使用这些建筑材料的同时,没有及时的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或检测不规范也会使得有些质量存在问题的材料被使用于建筑设施中,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大量不同品牌的建材出现在建材市场上。虽然国家对于建筑材料生产制定了严格的统一标准,而在实际的建材生产中,有些企业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大幅度的对产品成本进行缩减,因此生产的材料很多不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而且即便该建材来自于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牌,它们在产品的质量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5.2检测手段落后以及检测方法不合规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建筑材料的检测手段已经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很多地区对于材料的检测依然利用较为传统的人工统计和手工填表等方法。落后的检测手段增加了检测工作的困难,由此得出的检测数据的结果也会有着较大误差。对于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方法,我国不同的检测企业有着不同的检测方法,在检测方法上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每个检测单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检测程序和检测方法,而且检测标准也不相同。除此之外各个单位使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精确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都给建筑材料监测的工作增加了很多障碍。
5.3检测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检测人员之间素质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增加了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不精准性,使得其结果并不能反应出实际材料真实的性能。在整个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使用高科技的检测设备来完成检测工作,因此要求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系统的相关检测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检测流程中,很多检测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检测知识而且实际的检测经验也不足,这就使得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出现较大的不足,不仅不能对材料的可用性进行真实的衡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6结语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的基础,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技术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建筑材料生产的问题以及检测人员的素质问题,全面实现建筑行业的安全性保障。
作者:孙秀梅工作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上一篇:高校建设的路径分析3篇
- 下一篇:我国建筑节能发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