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写城市与建筑创新性建筑学理论研究

时间:2022-11-05 09:05:34

导语:小写城市与建筑创新性建筑学理论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写城市与建筑创新性建筑学理论研究

小写的哲学”相对于“大写的哲学”而存在,最早源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最有成就的继承者——理查德·罗蒂,他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之一。罗蒂反对把哲学当作科学的“大写的哲学”观念,提倡一种以微观的感知为核心的“小写的哲学”理念,并力求从后现代哲学困境上,思考当今世界文化的深刻危机,并开始其文化前景的设计。该哲学理论衍生到建筑学领域,则体现为一种设计思考方式与发展模式。小写是一种边缘性的态度,思考的是城市缝隙中微观的美好,它可以是一座建筑、一个口袋公园、一个艺术装置、甚至只是一只动物的洞穴。犹如小写字母较大写字母没有那么正式一样,但其可以去繁从简,提高生活效率。在城市、建筑与人的关系方面,“小写”体现出形式微缩化、功能集成化、业态内循环化、管理精细化和运营智慧化的特征。对于静态的城市与建筑来讲,“小写”作为一个形容词对其进行质化分析;对于动态的城市发展与新陈代谢的建筑来讲,“小写”作为一个使动词,具有赋能的意义。

1小写城市

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格局的演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日新月异。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大量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往往占据城市规划或建筑类专业杂志的封面,这类“大写”的项目所体现出的国家经济实力之强盛确实使人们感受到欣慰。但是,人们与城市空间的直接接触体验往往是小尺度的城市场景与建筑空间以及精致而温和的空间界面营造工艺。所以,在追求大尺度的“大写”城市空间及建筑营造过程中,难免会失去对城市及建筑微观尺度的关注,遗失了小而精美的“小写”价值取向。而如今,随着经济革新与生活模式的改变,人们会发现在互联网媒体传播中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网红小建筑、城市打卡点的高频率曝光,这是人们自发的、市场化的媒体宣传推广形式,是有别于传统媒体杂志具有官方导向性的传播方式,代表着大众的审美标准与城市价值观[1]。

1.1小写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小写城市是以集成化的城市功能整合、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数据化的城市空间网络,实现的一种城市更新微观方法论。让我们以第三视角将城市想象为一个电脑集成电路,城市的运营管理者犹如城市大脑CPU一般,与城市空间的所有设施、建筑、场景进行数据化连接、智慧化管理,高效而精准[2]。它的宏观特征分别涵盖了城市形式、城市功能、城市业态、城市运营管理层面的微缩化、集成化、内循环化、精细化和大数据智慧化。“小建筑辐射大场景,小空间营造大氛围,小产业带动大流量。”这是对于小写城市理论中“小即是大”的微观阐述。未来城市空间中,“小写化”的城市空间业态,包括小写建筑、小写景观、小写设施等,会与经济、社会、文化多层面进行结合,以新形式、新功能、新业态呈现。作为一个形容词,这是“小写”的静态价值[3]。小而微的小写城市,不是一种量变,而是一种微观城市视角下的质变。它是对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活模式的精细化、微观化、数据化描绘。“小写”,作为一个动词,它会成为一种赋能形式,城市中的规划、建筑、景观、艺术装置、管理运营等,经过“小写”赋能,会经历微观化、精细化、数据化的模式更新。这就是小写的动态价值。

1.2小写城市的网格单元

法国著名哲学家、城市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开创性的著作《城市形式》里言:城市,是一个相遇、集合、同时的地方。随着社会生活模式的改变,人们对优质社会服务以及城市区域性品质提升的需求,也成为城市发展愈加重要的内在驱动力。时至今日,城市运营与管理正向精细化、网格化的思维模式发展,城市网格化管理也需要进行智慧化赋能。而“小写城市”理论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网格单元化,正是一种致力营造充满活力、多样化和功能集中的“微型城市”逻辑。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较之传统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而言,“网格单元”是一种指向更为清晰的城市坐标,它建构的细胞性区域城市功能将成为单元主体,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微型单元,并以集成化的城市生活功能引导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从而驱动城市区域性空间价值的提升,使之有机融入城市的发展格局。“小写城市”基于对城市空间网格化的认知与重组,强调微观城市中的宏观城市价值,让其呈现崭新的生活模式,营造一处处功能集成、生态友好、充满活力并注重人文关怀的微型城市[4]。小写城市的网格化微缩城市模型是全周期、内循环的自愈型功能单元。通过多元化的业态内容与集成化的城市设施形成内部自生长型的城市生态,即自愈型循环城市单元。它以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为物理空间依托形式,以新陈代谢的自愈型生长为发展模式,以智慧化网格单元作为空间界限,将人们的生活尺度从城市空间距离转化为数据化、社群化的社会心理距离。通过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办公、休闲可以超越时空距离的隔阂,定制化选择虚拟城市社群的配置与组合方式。我们不妨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去思考小写城市的营造逻辑与概念,两个城市网格并列的意义大于单个网格单元的意义,将城市的时间与空间“小写化”、剪接化,形成一连串的小写城市片段,犹如在城市更新发展中提炼出的城市基因一般,实现了重组之后的传承与进化。

2小写建筑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在其著作里面提到了“建筑”这个单词的大写与小写的问题。书中所说的大概意思是:建筑有两种——一种是字首小写的建筑,叫architecture,另一种是字首必须要大写的建筑,叫Architecture。小写的建筑,注重的是个体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类似一种生命哲学。会比较注重设计的形式感和美感,特别是住宅设计,重点不在于创造新的形式,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营养基础;大写的建筑,往往是公共空间,是属于某个场域空间的集体参与者的特定感知,大写的建筑,构成一个集体成长的社会背景、共同记忆和集体回忆。

2.1小写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小写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音符,是故事的载体,也是想象的盒子[5]。小写城市中的建筑从“小”而“精”的模式出发,以最直接、高效的方式,营造集约型建筑空间、塑造集成式功能载体、打造自循环建筑微生态,解决并引导新型经济模式、新生活方式、新产业微生态。在建筑学界,经过各位建筑大师作品的研究与总结会发现,有不少建筑师在小建筑上倾注了大量热情与才智,也经常会由小型建筑作品的落成而享有盛誉后,获得更多大型项目的委托,他们中有王澍、瑞士建筑师博塔、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21世纪最受敬仰的建筑师之一卒姆托以及鬼才设计师托马斯等等。

2.2小写建筑的实践案例

以建筑哲学来讲,大小是应该与价值分开看待的,有限的空间可以创造无限内容,小建筑并不等同于较少的价值[6]。例如,当今在城市商业空间中流行的移动快闪店、智能5G直播间、可移动无人零售超市等微型建筑设施,以作者2020年参与主持设计、研发生产与运营的新型装配式智慧城市设施——“城市U盘”为代表,新零售空间与新媒体屏幕相结合打造新型业态的城市微空间。仅仅20~30平方米的小空间,却可以激活一个2万~3万平方米商圈或城市广场的商业活力,“存储”着丰富的精彩内容,灵活设置、即插即用,实现了线上流量与线下体验的转化与增值,带动可观的产业链数据,形成闭环逻辑的小写建筑生态微循环。可整体移动的集成化装配式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轻资产化、可循环化、微场景化等诸多优势。“城市U盘”在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展示于中华世纪坛北广场,受到广泛关注,论证了小写建筑创新类型的成功。

结语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城市上空飘浮一朵“云”,时空与建筑之间架起一条“链”,而城市之中编制着一张“网”,这是“小写城市”对于未来城市更新的一种期待与构想。鸿篇巨制的城市或建筑作品所体现出的是大尺度、重仪式感的价值形式,而小写的城市与建筑,犹如经过本质价值提炼后的建筑结晶体。与史诗般的气质相比,小写城市更像散文或是诗歌,它其中流淌着哲理与情感,禅意与灵魂。

作者:唐晓龙 郭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