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试析论文

时间:2022-03-01 09:15:00

导语: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试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试析论文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1环保产业的范畴

我国环保产业包括:环保产品生产与经营、环境保护服务、废物循环利用3个子领域。环保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主要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节水设备、生态环境保护装备、清洁生产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仪表、环保药剂和材料等的生产与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服务主要包括环境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环境工程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营服务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都把环保产业作为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加以发展,带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资料,环保产业同电子与信息,新医药与生物工程、石油化工等产业一样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近年来,全球环保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9.6%,1993年,世界环保产业销售额为4500亿元,其中日本为1340亿美元,2000年日本达到2300亿美元;美国1992年为2950亿美元,1997年达到4300亿美元。美国环保产业2005年将达8000亿之多,超过了造纸及附属产业、炼油业、航空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占了世界环保产业市场份额的2/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环保产业市场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2-3倍的速度发展。

1.3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环保产业的历程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将发展环保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另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九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3600亿元,1999年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十五”期间,环保投入约占到GDP的1.2%。“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大。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必将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不断提升。同时,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使得对环保产品、技术、服务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调动和促进了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和取得的成绩

环保产业初具规模,并呈不断上升的势头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环保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的飞速发展是在90年代,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得以较快发展,1993年,我国环保产业实体达6984家,年产值142亿元;1997年,企事业单位9000多个,产值522亿元,占GDP的1.6%;近年年产值以高于30%的速度递增。至2000年底,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其中企业8500多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1500多家,职工总数180多万人,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全国环境相关产业的总产值108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值300亿元,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680亿元,占63%;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预计到2005年底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目前,环保设备(产品)的年制造能力达到了250多万台(套),工业固体废弃物年综合利用量达到了3.5亿多吨,综合利用率为48%。

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近几年环保技术开发、改造和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和产品基本覆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在环保设备(产品)中,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约占五分之一,少数产品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我国已具备自行设计、制造关键部件及设备成套化能力;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有机垃圾堆肥技术和设备方面在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一般废水治理技术和工业消烟、除尘、脱硫技术等已接近国际当代水平。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工业废渣特别是粉煤灰、煤矸石和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从有机废液中提取蛋白饲料技术、利用废轮胎生产碳黑技术、空气冷冻废橡胶制胶粉技术等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环境服务得到较快发展从环保设备(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看,20年前,环保设备(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很有限,主要是一些常规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及基本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等。近几年环境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由过去以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主发展到工程总承包、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和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等领域,特别是近两年,出现了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专业化的环保设施运营企业,目前,环保产品的品种达到了3000多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高效布袋除尘设备、高精密度在线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一些性能优良的特殊环保材料等,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各种废弃资源的利用途径得到拓宽,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资源化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环境服务领域由过去以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主发展到工程总承包、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和投融资风险评估等领域,一批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专业化的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已经出现。

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复合性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退化的新阶段,环境问题无论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国际履约和资源环境短缺的挑战。环境问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环保产业不仅作为环境友好的朝阳产业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在防治环境污染、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废物资源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艰巨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正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此,不断提升环保产业,为我国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1发展环保产业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问题。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以来沿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环境污染历史欠帐多,老的污染问题没有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治理不足、人与环境矛盾日趋尖锐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加之产业技术水平低、规模小、资源消耗高,结构性污染本已十分突出。在世界各国中,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物耗和能耗都居于高位。同时,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监测的34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良好、轻微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分别占41%、32%、27%。人口规模在100~200万的特大型城市空气污染最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污染严重,2003年,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53亿吨,生活污水占53%,城市垃圾达1.5亿吨/年;工业固体废弃物7.8亿吨,其中危险废物1000多万吨。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支持能力,才能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装置产业、环境保护药品、试剂产业、环境保护设备管理和维修产业、环境保护监测和分析产业、环境信息和咨询产业以及环境教育产业将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我国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巨大,是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十一五”规划把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随着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这将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环保产业作为投资热点,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如若每年有5%的大型燃煤电厂进行脱硫治理工程,就能形成年产值60亿元以上的产业需求;我国作为资源、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3发展环保产业是应对加入WTO后挑战的重要举措

我国环保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属于基础薄弱、竞争能力差的行业,入世将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加入WTO后,环保市场,特别是环保产品市场、环境服务市场和投融资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这将有利于加大环境投资、技术转让和贸易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国内环保市场基本趋于饱和,这些国家的大型环保企业将依靠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开拓我国的环保市场,这将对国内处于成长期的环保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为应对国际环保产业集团的竞争,我国必须树立忧患意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提高环保产业的竞争力。2.4发展环保产业是实施经济模式转变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将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的产业结构,向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结构转变,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环保产业是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是结构调整中鼓励发展的领域,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同时,环保产业的大力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发展。2.5发展环保产业是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标准,严格环保执法,遏制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要求企业必须通过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积极治理污染,生产无公害绿色环保产品,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当前,环境保护日益成为政治和外交的重要领域,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必须预约的门槛,凡是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有立足之地。同时,一些国际环境公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蒙特利尔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公约》《保护臭氧层公约》等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大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力度,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我国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

三、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3.1我国环保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与巨大的环保治理任务比,我国环保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缺乏市场竞争力

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是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环保产业每年的产值2005年将达8000多亿美元,而中国环保产品出口仅为几十亿人民币,远远低于环保产品的进口数值。我国现有环保企业1万余家,但90%以上环保设备的技术水平距西方发达国家落后20年。集中体现在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质量差、缺乏专业性、新技术开发能力弱、缺乏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能力。环保产业现状难以适应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与巨大的环保产业市场极不相称,无法与国外先进的环保企业竞争。

(2)环保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一是环保企业规模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还未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是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并且这些环保企业多数集中在沿海和较发达地区。目前大型环保企业只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其中约65%为兼营),近90%都是小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我国最大的环保企业年销售额不足5亿元人民币,而进入世界500强的专门从事废物处理的美国惠民公司,2000年的营业额已超过130亿美元。二是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国产化水平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通过对正在生产的3000多种环保产品调查分析,约1/5的产品由于稳定性、通用性、产品功能和结构设计上的欠缺,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产业市场,约2/5的产品需要改进。常规产品相对过剩,一些急需的污染治理设备又严重短缺。

(3)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水平低

中国环保产业尚未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和以企业为中心的环保产品科研体制。我国绝大多数环保企业的开发力量主要依赖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环保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科技研究和开发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环保产业缺乏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将先进的环境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驱动力和能力,是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第三大问题。多数企业重复生产低水平环保产品,而且技术开发的投入不足,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环保产业技术含量低,生产的主要为常规产品,另外环保产品技术、产品质量发展不平衡,其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如水处理主要为一般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产品,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大气污染治理主要是除尘设备,在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一些关键产品还没有成熟的制造技术。我国环保产品的总体水平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大多数产品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左右。

(4)投入不足,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缺乏资金和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是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第四大问题。根据国际经验,环境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1.0%-1.5%时,可以基本控制污染,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才可得到逐步改善。因而为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领域的投资应达到同期GDP的1.5%左右,而我国目前仅为1.2%左右。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几乎全部依靠财政投资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投融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环保投入切入点和投资回报信心,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愿投资建设污染治理项目。致使一方面大量企业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不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费用的重负。造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发展滞后,运行和管理不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不足20%,危险废物堆置缺乏相应的处理处置设施。

(5)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环保产业市场秩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是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第五大问题。由于中国环保产业起步比较晚,缺乏宏观引导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标准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环保产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机制,某些低水平产品生产重复建设、而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生产和开发能力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环保产业效益低下。同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也不健全,产业门槛偏低,在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营运等方面,急待健全和规范招投标制度。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和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环保产业市场混乱必将阻碍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环保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环境服务是保障环保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环境服务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许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效率较低,是环保产业面临的第六大问题。此外,环境信息咨询服务的规模和技术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机构服务网络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2原因分析

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瓶颈”。环保产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中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许多环保企业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环保产业问题的产生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首先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缺乏对国情和国际环保产业市场的整体了解,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市场适应和推广能力亟待提高是影响环保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其次,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以及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是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又一个重大障碍。环保企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市场经济中,环保产业能否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能否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和较高赢利率,关键在于环保产业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研发和市场经营人才,以及对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只有肯于在环保产业人才和科研开发上大量投入,才能在环保的发展中占有先机,为环保企业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跟上科学技术和环保市场的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有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问世。同时,外因也是环保产业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外因首先表现在环保产业政策不完全到位。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一直由政府“大包大揽”,一方面造成政府包袱沉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污染治理向产业化发展。同时某些地方政府搞地方保护主义,也造成了环保产业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另外,国际环保产业对我国环保市场的冲击也是某些环保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外部因素。

归纳起来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1)缺乏全国环保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对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研究不足,缺乏根据区域特点对环保产业发展区域统筹的宏观指导思想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2)缺乏支持和鼓励上规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企业发展定位准确的环保企业和产业集团的机制;

(3)环保产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宏观管理人才和国内外市场开拓人才缺乏,尚未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环保产业人才队伍;

(4)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的驱动力和能力不足,新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环保设备开发能力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快速应对能力;

(5)对重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缺乏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一些开发和建设活动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甚至违背自然规律。

(6)环保产业政策未能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要求,不少决策事先没有科学依据,致使本已脆弱的环保产业走了不必要的弯路,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7)缺乏系统的、基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产业标准、规范、法制,处罚、激励机制不完善;环保产业准入门槛底,缺乏监督管理,市场机制不健全。

(8)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未能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出现了重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和形象工程,轻环保设施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象。

(9)环保产业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渠道。

(10)缺乏对国外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的吸收、消化,国产化水平低。

四、“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

4.1发展思路“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全球环保产业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背景,以我国的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以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为指导,将环保产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民族环保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技术进步,培育规范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逐步建立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为遏制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4.2发展重点限于篇幅主要介绍水污染防治领域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

(1)城市污水处理

重点发展日处理能力20万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发展高效节能生物脱氮除磷、循环式活性污泥、移动床生物膜等技术及UASB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等;研制开发适用于不同工况的低速多极离心鼓风机、潜水污水泵、氧化沟专用设备、新型曝气设备、污泥处理处置专用设备等。提高格栅、曝气、刮泥吸泥提升及脱水、污泥沼气发电等设备制造水平,提高水泵、风机、阀门及相关电器设备的工作和使用寿命。重点解决现有国产设备质量较差和品种不全问题。同时,发展居民小区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氧化沟和氧化塘处理清污机械、强化曝气技术和设备、污泥处理技术和设备。根据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速发展日处理能力10万吨以下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

(2)工业废水处理

重点发展水处理单元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专业化生产规模,形成标准化、系列化,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多功能组合式水处理技术和设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用于发酵、漂染废水、造纸、屠宰加工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领域);表面处理废水、废液及有色金属采矿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废水深度处理、净化、消毒技术和设备;中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含油废水处理、高效油水分离设备、油田净化技术和设备;煤矿地下水及高浊度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和净化设备;膜处理、微滤净化技术和处理设备等。

(3)节水技术和设备

重点发展火力发电、纺织、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主要有电力行业高浓度输灰工艺、干除灰、干排渣工艺技术和设备,纺织行业高效印染洗涤工艺、无水及节水型印染工艺技术和设备,石油化工行业炼化污水处理回用、油田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再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造纸行业制浆洗涤系统闭路循环工艺、白水(中水)回收利用工艺、碱回收等技术和设备,冶金行业干熄焦工艺、空气冷却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工业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工艺水、循环水及杂用水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及回收利用冷却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城市污水综合回用技术和设备,各种节水器具。研究开发海水、咸水综合利用和淡化工艺技术和设备,高效空冷工艺技术及无水生产工艺技术。

(4)水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在环境监测自动化装置方面,应加强水质无人连续自动测定装置和简易的便于携带的水质测定仪器的开发研究以及应用和推广。重点提高现有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的产品档次,提高设备可靠性、智能化和精密度,要将自动采样、数据采集处理、远程终端控制等高新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中。为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加快发展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设备、便携式监测仪器,特别是废水、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设备。发展城市污水污染治理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加快城市环境监测网和流域水质监测网建设。

(5)环保材料和药剂

重点发展高性能的环保材料和药剂,主要有生物膜材料、微生物处理添加剂、耐高温、耐腐蚀除尘滤料、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新型杀菌剂、高性能吸隔声材料等。

五、环保产业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保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下个世纪中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5.1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尽快制定和建立统一的环保产品标准和审查评定机构,建立环保产业市场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环保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继续颁布环保产业鼓励发展目录,鼓励发展先进、经济、高效、市场急需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产品),限制发展落后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产品),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防止伪劣产品冲击刚刚起步的环保产品市场,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方向。

5.2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和企业排污收费标准,严格立法、加强监督管理

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和企业排污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达到合理程度,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调整到适当的水平,以满足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需要。

5.3大力推进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从培育和支持民族环保产业发展的高度,支持国内环保企业的发展,加大对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把环保技术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要进一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在环保产业急需突破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领域,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开发。环保产业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新机制。逐步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新的运行机制,紧紧跟踪国际环保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加大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步伐,尽快缩短我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的差距。“十一五”期间使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国产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5.4加大环境科技投入,为环保产业发展注入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围绕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环保科技开发,科技计划中要积极安排环保产业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并确保环保技术开发的投入达到一定比例。加强环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优秀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加快对先进、成熟的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5完善环保产业信息化社会服务要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技术转让网络,迅速、准确、有效地技术信息和供需信息。5.6扬弃国外环保产业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

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加快环保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国产化进程,建立有利于国产化的管理体系、资金支持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体的国产化运行机制。

5.7加强监督管理,培育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下决心治理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分割市场、阻碍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依据国家产品质量、标准、招投标、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环保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要依法保护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环保产品标准体系,尽快制定和颁布主要环保产品标准,包括制定部分重点环境工程项目技术标准和规范。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环保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建立规范的环保产品认证制度,按照企业自愿、国家统一管理和第三方认证的原则开展规范的认证工作。

5.8探索建立适应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

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投资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国家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股份制或股票上市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投资环保产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尽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在已建立收费机制的城市可以采取国际通行的BOT项目投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也可以采取股份制的方式,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尽快建立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行机制。

5.9加强宏观指导,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环保产业涉及面广,需要各地区、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环保产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各地经贸委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工作的职责,要在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地区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各自优势,突出重点,明确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存量,避免一哄而起,防止重复建设。

5.10加大环保投入和环保产业人才的培养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的环保投入占到GDP的1.5%,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采取重点培养、引进国内外环保产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环保产业队伍。

5.11确定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

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促进环保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环保产业和产品,重点支持有一定技术基础,经过努力后可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环保技术和产品。

六、小结

综上所述,发展环保产业,优化环保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企业自身产品技术开发和市场适应能力,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善于消化吸收,将外部国际环境产业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不断完善产业政策,规范环保产业市场、提高环保产品标准、规范招投标及环境保护治理设施运行机制,简化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向市场要效益,明确“企业划桨、政府掌舵”的角色定位,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向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保障“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环保产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摘要我国环保产业包括:环保产品生产与经营、环境保护服务、废物循环利用3个子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的不断加重,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得到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上升势头,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环境服务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环保产业存在缺乏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十一五“期间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技术进步,培育规范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逐步建立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为遏制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