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9-10 09:52:26
导语:工程造价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深入企业,参与实践指导,提升专业技能。基于此,文章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学徒制,并结合国家推行的“1+X”证书背景,探索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模式,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造价;学徒制;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1我国的发展变革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又探索出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其专业实践性特别强,要求专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一定的技能,开展学徒制模式就是一个通道;在国发〔2019〕4号文的要求下,专业学生所具备的技能的高低通过具体的证书来体现,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打开了新的局面。
2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开展学徒制教学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再结合国家正在推行的专业认证的背景,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以下方式:1)配备“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师的选拔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制定相应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在编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实行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2)实行“以证代考”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的评定,不能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在校期间可以根据行业人事考试的要求,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各类基础证书的考取。不同证书对应不同课程,并适时修改人才培养计划,顺应考证的需要[1]。3)寻求“政、校、企”合作契机,实现工程造价专业认证试点。广泛借鉴国外、国内对于专业认证实践的经验,结合行业协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联合企业共同搭建工程造价专业认证制度,配备“校、企”师资,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能力标准体系的统一。按照制度标准,在本校及相关院校开展试点,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持续改进人才能力培养的方法。试点项目应在两个至三个高校间开展,形成对比分析,并有利于互助、互补,最终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有保障的专业认证制度[2-3]。4)培养“温床”——学徒制班的提前介入。在学生正式进入企业前一年,就让其参与企业的实践工作,从简单的绘图、建模,到后期的计量与计价,慢慢将企业的实践工作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来;为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有效建立起学生与企业师傅之间的联系,提前实现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让学徒制班提前介入,为后期企业对人才的持续培养树立了信心,也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突破了心理防线。5)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有两个教育主体、两个教学主体、两个教学场所、两个教学监控主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分为学校实施部分和企业实施部分;为了保证两部分方案的协调,还需要制订一份综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企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要让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指定专门的师傅传、帮、带,充分调动起企业的各项资源,在企业内部形成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奖励制度,推动学徒制班的稳步前行。对于学校,也应有针对学生和带班教师的有效的激励制度,应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步骤及方法。6)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机制。依托职教集团,搭建“政、校、企、行”协作的现代学徒制实施平台,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优势,选择部分知名企业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在深化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模式[4]。
3结束语
在高校广泛开展专业认证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不可估计的困难和问题,但对于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通过学徒制的模式,在学校就能学到工作后才能学到的知识,增长了技能和见识,还能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考取相应的行业证书,不仅见证了学校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还能以证书作为敲门砖展现自己的能力,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塑造都是高效的。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人才的培养,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综合考量学生自身的因素。对于以上提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参考文献:
[1]陈莉粉,王铁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9(4):235.
[2]牛余琴.工程造价专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力机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38-39.
[3]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114-119.
[4]顾晓薇,王青,邱景平,等.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4-26.
作者:罗平 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上一篇:超高层结构设计经济性问题研究
- 下一篇:现浇平板平房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精品范文
10工程项目施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