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思考

时间:2022-02-22 04:57:21

导语:脱贫攻坚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脱贫攻坚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思考

1概况

1.1规划情况。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也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深的省份。2015年,全省总人口4741.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717.8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7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元。从贫困情况看,全省有4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个贫困县、427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12.7%,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3.4%。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云发〔2015〕38号)的重要部署及要求,确保到2020年全省4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云南省水利厅紧紧围绕坚决打赢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以贫困村为抓手、以贫困县为导向,将所有贫困县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纳入规划建设项目,于2015年底编制了《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规划主要任务为:“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52.86亿元,实施5.2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解决1782.7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规划目标任务为: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1.2建设情况。《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后,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2006—2019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14.2亿元,实施了5.5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解决了186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后,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提高到92.8%,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9.5%,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到2019年底,《云南省农村饮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1.3管理情况。云南省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后管理形式主要有:一是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主要为集镇)供水工程,配有专人统一管理,实行计量收费、独立核算。二是联村(即村级)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或用水户协会统一管理,实行计量收费、按户收费或按人头收费等收费方式。三是单村(村小组)供水工程,由村组指定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同志进行工程管护和水费收缴。四是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等工程,由受益群众自行管理。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管理较为规范,供水有保障,水费收缴率高,运行较好;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管理基本规范,供水基本正常,水费收缴率低,运行一般。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杜绝因饮水安全不达标而影响脱贫人口出列的情况发生,各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群众把巩固提升工程当做是政府的一种福利,认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和自己没多大关系,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影响着工程建设、管理和发展;由于受条件地形及居住条件的制约,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供水工程较少。2.1前期工作不到位。由于建设时间紧迫,规划设计单位没有经过详细勘察就进行设计,致使有些巩固提升工程点的建设不符合当地的实际用水要求,特别是水源保证率、工程规模等问题科学论证数据少,造成部分供水工程水源季节性缺水、供水不稳定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2.2未开展水源划界确权。巩固提升工程中除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供水工程外,大多数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均未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工作,加上当地群众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部分供水工程水源被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2.3管理不够专业化。巩固提升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区域差异性较大,不少联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只有2人管理或1人管理,极个别地方甚至采用1户管1个月的情况。管理人员多为未经过培训的当地村民,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不能对供水管网、水泵、电器和水处理等设备进行维修养护,难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2.4水费计收困难。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把自来水当成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愿意尽缴纳水费义务,造成水费收缴率低、征收存在一定困难,加之一些地区行政领导干预多,人为降低或减免水费,致使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更加困难。2.5管理体制不顺畅。“重建设轻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建成初期工程运行情况较好,但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工程管网、水泵和电器等设备老化坏损问题也将逐步加重,但由于水费收入少无钱进行维护,导致老化破损设备不能及时得到修复,让小问题发酵变大致设备毁坏报废,随后又得重复投资再建供水工程的恶性循环。

3关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随着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问题逐步有序解决,农村供水工程也将由重建设阶段转入建管并重阶段。为有效破解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无人管”“无钱管”等问题,切实解决工程建易用难问题,应创新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推进工程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3.1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首先是要优选水质较好、水量有保证的水库、塘坝或不断流泉水、溪水作为供水水源,降低水处理费用。其次是规模化建设,有条件的县(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一区域一网”供水,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扩大乡(镇)中心水厂的供水能力,实现“一区域几网”供水,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其三是应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自流、提水等工程建设方案。3.2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农村供水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对工程水源地及供水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并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建立水质监测的长效机制,保证水源水量、水质的可持续利用。3.3推行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要推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及供水服务能力。首先是有条件的县(区),成立县级城乡供水公司,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其次是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组建乡(镇)级农村供水公司,实行分片区一体化建设管理。供水公司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经营维护。3.4完善水价形成及水费收缴机制。农村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县(区)级水利部门对辖区内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再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供水水价,提高水费收缴率。在工程受益区广泛的推行水价、水量以及水费计收公开制度。3.5公益性较强,政府应加大供水保障的投入。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服务对象是农村低收入群体,80%以上的供水工程难以实现自我营利,也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需要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行。因此,政府在大力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也要逐步加大对工程建后供水保障的投入。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能否达标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2016年以来,云南省共建成5.51万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186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1万人。这些供水工程为全省贫困人口脱贫出列、贫困县脱贫摘帽均起到了重要的水利支撑作用。由于这些供水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而且区域差异性较大,管护机制不完善,可持续运行能力差。为保证农村供水工程持续做好供水工作,以及逐步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应建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工程供水管理水平,并推进工程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营,让工程更好地为农村地区居民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仰斌.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11.

[2]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R].昆明:云南省水利厅,2015.

[3]张肖.安徽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9(21):38-39.

作者:张汝成 吴继元 赖元威 单位:1.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云南省盈江大型灌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