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时间:2022-05-31 03:11:01
导语:水利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主要对天祝县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浅谈,为更好地推进当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必要性;成效;天祝县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天祝县目前有3万名农牧民生活在金强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该区域自然条件严酷,脱贫致富需求十分迫切。为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促进藏区和谐、稳定与发展,在不增加金强河现状用水指标,不减少下泄水量的前提下,对生活在高海拔区的移民进行搬迁,实施南阳山下山入川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为加快天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已成为支持天祝藏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工业园区比邻金强河,其水源主要保证金强河灌区及沿岸农村人畜饮水,水资源十分紧张,已无法满足园区工业用水的要求,严重制约工业的发展。位于石门河下游的石门滩和华藏寺灌溉区,由于无调蓄工程,属河床式无坝引水,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通过修建石门河调蓄引水工程可以解决工业园区用水矛盾和草原生态灌溉问题。向工业园区供水,可以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天祝藏区的经济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随着武威市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这就要求农业内部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要求必须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以实现最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随着水权的逐步明细,农牧民要用有限的水权实现收入增加,就必须改变灌溉方式的现状,采用高效节水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亩产量及单方水产出,实现农民增收。天祝县地处黄河、石羊河源头,保护生态环境、水源涵养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量,增加生态供水量,对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避免河西走廊生态屏障被拦腰切断,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天祝县紧抓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连片扶贫开发的政策叠加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水利项目的实施,修建(改造)渠道196.81km;铺设供水管道3418.26km;新建引水枢纽1座;泵站3座,总扬程375m;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净化水厂12座;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渠道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解决农村人口12.85万人和5555名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县人畜饮水基本条件得到改善,人饮工程普及率达到9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使1个乡镇3.86万人在干旱时期用水得到保证;新建水库2座,总库容684万m3,使水资源利用率由9.1%提高到12%,提高近4个百分点;治理河道治理河长37.93km,新建堤防78.88km,使项目区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3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农牧村护田护村堤防57.59km,使部分乡村河道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是天祝县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综合效益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通过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灌区现状发生了突破性改观,一是天祝县石门调蓄引水工程的建设,满足了天祝县宽沟工业园区、水泉—上滩工业园区及工业园区自备电厂用水要求,兼顾宽沟1.5万亩牧草灌溉及宽沟村1448人的用水;二是天祝县南阳山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骨干工程的建设,为实现将居住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8个乡镇的3万农牧民搬迁安置到南阳山片,发展节水高效的设施农牧业,同时解决现项目区2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从根本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取得的成效
(一)重点水源工程得以立项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
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县人民期盼半个多世纪的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建成投入运行,石门河调蓄引水工程建成试运行,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水资源保障。二道墩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得以立项建设,结束了全县无水资源综合利用骨干工程的历史,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水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二)民生水利得以快速发展,水利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这五年,是农牧民群众获得民生水利实惠最多的时期。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24处,建设净化水厂12处,铺设各类管道2749.2km,解决16.19万农村人口和5604名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县农牧村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人饮项目建设由分散小型向水厂集中供水转变,结束了天祝县农村供水没有净化水厂的历史,农村供水取得了质的突变,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16%,基本实现了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累计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牧草节水示范项目、灌区节水改造、高效节水项目等农田水利项目11项,修建改造渠道230.55km;铺设供水管道3260.14km,改建引水枢纽4处,新增灌溉面积2.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3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8万亩,解决了13.88万亩日光温室和养殖畜棚的供水问题,农牧业生产供水保障程度不断提高。
(三)着力夯实防汛抗旱基础,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加强了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5年来,共治理河道99.23km,新建河道堤防158.078km,山洪沟道防护工程79.2km,完成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了1项抗旱引提调应急水源工程;连续四年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基本建立了全县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体系和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全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各类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有效应对了易灾地区水旱灾害。
(四)水利改革得以有效推进,水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设立了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中心、抗旱防汛服务队等水利机构,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日趋完善,建成了全县水资源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不断得以加强,严格河道建设项目及河道采砂管理,积极开展河道确权划界工作,保持了河道行洪畅通;着力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全面落实管理责任,供水保障程度和供水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作者:祁开云 单位:甘肃省天祝县水利建设管理站
- 上一篇: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论文
- 下一篇: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