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时间:2022-06-04 04:26:42

导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1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周期短、投资小、分布广泛,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存在着“面子工程”的传统观念,这种传统观念只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建设后的管理问题,使小型水利工程受到自然破坏与腐蚀,导致维修费用增加,浪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因此,要彻底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政府不但要兴修水利工程,还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建成后的小型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日常维护和保养。这样,有助于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降低工程自身的老化、损坏程度,使工程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减轻农民负担。

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2.1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水利事业发展非常重视,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狠抓防汛抗旱,运用各种方法使农业灌溉面积扩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2管理原则

坚持小型水利工程是国有和集体财产不流失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全面兼顾双方利益,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变通式的经济管理模式,对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非常有效。对于承包工程,也要以因地制宜作为原则,尽可能发挥其效益。管理兼顾,以效益为第一,做到物有所值。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在建设和管理中,要遵循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科学的开发、建设,保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投入的多元化,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形成了“农村集体所有”的概念,但一直没有具体的界定。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均是“农村集体所有”的“股东”,也就是责任主体,但任何一方的具体责任都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管理职责不明,事权不清。特别是随着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小型水利工程的集体所有体制与家庭分户承包经营体制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工程管护责任更加不明。

3.2日常管理的实体机构不健全

近几年,各地相继安排了一些重要工程如水库、山塘的巡查管理人员,但这些管理人员大都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及业务素质偏低,除查险报险外,难以承担日常管护工作。乡镇水利站(所)是最基层的水利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农村水利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是县级水行政职能的延伸,不是工程的管理机构。

3.3安全监管缺位

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防洪堤和饮用水工程,关系到公众的安全,必须加强安全监管。国家对小型水库等重要小型水利工程规定了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但要真正监管到位,还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般只有十余名行政编制,安全监管主要由下属的管理站承担,但下属管理站都是事业单位,不具行政管理职能。

3.4施工管理不到位

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为基层水管单位,由于其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又不具备相应资质。这种技术资质不具备而又将多种职能融一身的管理模式,势必造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不能很好把控工程建设质量。(本文来自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4问题解决措施

4.1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1)认真选择符合资质的设计单位。以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小型水利工程设计,避免因项目小而分散和单个项目投资少的原因而难以找到合适的设计单位。2)利用好“设计单位专业优势和镇村人手多的优势”,整合设计单位和村镇力量,做好工程测量等外业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解决“小而散”的工程现状下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由设计单位负责技术指导,组织村镇人员收集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和项目实施地点、工程内容、施工过程等因素的详细调研,获得设计工程的第一手资料,解决“哪里建、为何建、怎么建”的问题,避免“闭门造车”影响工程设计质量。3)项目立项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4)设计单位获取准确全面的基础资料后,严格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图和施工预算编制,落实“怎么建”,使工程设计合理,保证设计质量。5)设计上兼顾工程实用性和工程景观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已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人生态经济水利阶段,在保证蓄水保水的基本灌溉供水功能外,还要注重美学,结合适当绿化打造景观,做出精品工程,以适应生产旅游项目周边水利配套设计的建设需要。

4.2产权与管理权分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小型水利工程权属复杂,工程类别多,管理要求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认识不一。同时,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交通不便,管理成本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围绕工程设施完好运行的目标,改革现行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创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探索管理资源配置优化、管理高效的管理模式。考虑到产权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可根据权属、地域的分布等具体情况,不改变产权,将管理权集中;或在明确双方责任的前提下,实行委托管理。

4.3加强工程的安全监管

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山塘、供水工程及农村河道等,关系到公众的安全,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始终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一要落实监管责任。绝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的受益范围和可能造成危害的影响范围,一般在县域范围内,其安全监管职责应该由县级政府负责,具体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二要重视和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安全监管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责,监管行为是行政行为。由于目前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人员不足以承担监管责任,因此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监管机构,编制应属公务员,或参与公共管理,机构的编制数量按工程的数量核定。现阶段,大多水利工程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急需解决:1)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巴彦县多数水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群众运动时修建,由于技术和资金都有限,其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普遍不高,加之以运行几十年,水利工程出现了跨塌水毁严重,灌区带病运行的严重问题。2)水利工程管理基本瘫痪。水利工程管理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各乡镇水管站与水利部门实行分灶吃饭,将水管站划归到了所在乡镇管理。水管站人员主要围绕了乡镇业务工作,基本上与水利部门脱离了关系,造成水利工程无人监督管理,工作严重滞后;新建的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3)水利工程维修经费没有保障。已建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需要依靠经费来支撑,因长期对管理人员经费落实没有保障,加之群众自筹难度大,造成水利工程长期处于无人管护的恶性循环中。

针对问题的建议:1)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理顺乡镇水管单位关系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的环节,重新恢复全县范围内原设置的各个乡镇水管站职能,对有公益性与准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经费和维护费县政统一管理。2)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对水管单位用人机制进行改革。依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引进人才,人员的关系的配置要合理,将不合理管理机构撤并,将在职人员和超编人员数量精简压缩。3)理顺工程产权关系,建立农民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农村水利工程服务对象是农田和农村,农民是使用主体。在竣工后,依据“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责任制度建立起来。可以租赁或者承包,将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和参与式发展理论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村各种合作组织参与进来,并且引进人才,鼓励大学生来水利行业就业,改善水利行业技术青黄不接的现状。综上所述,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不断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粮食生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

作者:王丽娟工作单位:巴彦县巴彦水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