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岩土勘探质量问题综述

时间:2022-04-24 04:39:00

导语:影响岩土勘探质量问题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影响岩土勘探质量问题综述

1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问题

(1)标高:主要涉及土方量或有效桩长的问题,必须采用国家高程系统。如没有坐标及高程控制点的城乡地区,可采用相对标高,同一勘察场地使用同一个引测点,且引测点位置处于相对稳定、牢固、显眼位置(如墙角、牢固的水泥路面),并做上相对牢固的记号,但在勘察报告中说明引测点的位置、引测的相对标高。

(2)勘察点的布置:勘察点的布置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酚(GB50021—2001)中有关条文进行,勘察点宜在凹进或凸出的角点、中心点、电梯井或核心筒部位布置。在建筑物结构复杂、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变化大的地段应增加钻孔。

(3)勘探孔深度:勘探深度应满足和设计要求。有些建设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不够重视,认为勘察报告只是为了办理报建手续,主观认为在钻孔数量及钻孔深度能减则减。其实钻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形状、结构、单柱受力荷载情况等等来确定。

(4)野外编录:野外编录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是一个很重要工作环节,是获取场第一手地质资料重要手段,对勘察成果的优与劣起着十分重要作用。野外编录要做到“三多”,即:多看、多算、多手:①多看:野外编录时要看班报表填写是否正确,看每回次的岩芯牌是否放错位置,看岩芯是否按先后顺序摆放、看标准贯入试验是否真实、看取样位置是否合理等等。班报表应由经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记录应真实及时地按钻进回次逐段记录,严禁事后追记。“事后追记”常常会在标准贯入贯深度及击数、取样位置、岩芯牌放置等方面出错。如果班报表填写错了,岩芯牌位置放错、放乱了就等于道路的路牌出错,路标指错方向一样,使人走错路走弯路,使野外第一手地质资料失真,严重的会出现工程质量事故。②多算:即多算钻进回次采取率、多算基岩RQD。岩芯采取率是反映钻探质量重要指标之一,是判断岩石风化程度重要依据之一。要想使地质分层准确、岩石风化程度判断准确,岩芯采取率起到很重要作用。RQD是反映岩石质量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鉴别岩石工程性质好坏的方法,对洞室围岩评价及开挖起着重要作用。③多手:地质编录时不能仅观看岩芯,更重要的是要多动手。多捏:用手捏下岩芯看其粘性,多搓:搓下岩芯判断其状态,多掰:掰断(碎)岩芯看其包含物及矿物成份,多敲:敲击岩芯听其声等等,在野外用肉眼认真仔细鉴定,详细记录其层位及其特征、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对场地岩(土)定准名、分准层。如某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勘察纲要要求钻入连续中风化岩5m。在勘察过程中,编录员反映该场地地质很复杂、软夹层十分发育,中风化岩常夹10~20em强风化岩薄夹层,很多钻孔钻了40m找不到连续中风化岩5m的持力层。

(5)取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范中的4.1.20.2强制性条文规定:每个场地每个主要岩(土)层取样不少于6件(组),但目前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重视取样的数量而忽视了取样的间距,没有错开取样,尤其是在孔少的情况下问题最突出,几乎是在同一个水平面的深度上取样,造成代表性差,因此,必须错开取样。同时,应尽量避免在分层交界处、钻进回次的底部等部位选取岩石试样。对泥岩、页岩等极软岩、软岩取岩样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其原有含水量,以免岩样失水干裂。如某工程中风化岩层,岩性为白垩系三水组上段泥质粉砂岩,局部夹薄层钙质泥岩,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饼状,共取岩样2O组,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见表1从表1看出,ZK2、ZK3、ZK6、ZK8、ZK18钻孔试样试验数据明显偏低,经查看(加工试样时)记录及检查副样(试样试验后的留样),原来样品在加工制样前已出现失水干裂,试样原来结构在试验前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导致试样抗压强度偏低。(6)设计参数取值:设计参数取值的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最明显。如某工程为28层高层建筑,采用,qb800mm钻孔灌注桩,以深45m左右的第⑦层圆砾作为桩基持力层。但在打桩过程中一般进尺较快,以2.00m/h的速度进入圆砾层中。其中,某一根工程桩在进入2.00m后设计要求加深至2.50m看看情况如何,结果8min进入O.52m,速度非常快。经补勘查明是存在圆砾持力层,但从岩芯中可以看出,该地段细颗粒含量较多,砾径较小,同时,从动探锤击数来看,只有17~18击/10cm,属中密状态,但勘察报告是按密实考虑,而且超规范取值。因此,应根据砾石含量、砾径大小、砾石成分、动探锤击数、均匀性及密实度来综合判定设计参数;同时还应考虑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孔底沉渣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桩端极限承载力取值稍低,而桩侧摩阻力取值稍高一些较为合理。即使考虑钻孑L灌注桩在圆砾(卵)石持力层中采用工后注浆技术的,也应按不注浆取值。

(7)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在勘察报告审查中发现,大多数多层建筑很少取水样,甚至有的高层建筑也没有取水样,当场地附近没有“三废”污染源时,水文地质资料可以引用,但必须有附件;没有的,应取水样。要求对公建项目、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项目必须取水样进行腐蚀性评价。评价时以列表为宜,将评价标准、实测含量和评价结果列于同一表中。在有污染源时,必须按(GB50021—2001)规范12.1.1要求,分别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钢结构进行腐蚀性评价。同时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目前多数没有取土样进行腐蚀性评价。笔者认为,在天然状态下可不取土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原因是土溶于水,故测试项目在(GB50021—2001)规范表12.1.3中l~7项,土的评价标准应乘以水的1.5系数;在污染状态下,必须取土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8)场地稳定性评价:在审查中发现,有的勘察报告没有场地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内容,有的在高层建筑勘察报告中没有单列一节,其内容散落于其它章节中,有的虽然列了一节但仅是一句话,即:“场地中发现没有隐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隐患,因此,判定场地地基稳定或基本稳定,适宜于本工程建设。”显然,这句话的评价力度不足。其实场地稳定性主要涉及有地貌单元类型、区域地质构造、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场地不良地质作用或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因此,评价时应综合阐述,判定其稳定性。若场地中发现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进行重点评价和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2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勘察单位是五大安全责任主体之一。因此,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工作者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地进行勘察工作,按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同时,应抓住当今的大好时机,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加强创新,探索新的勘察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