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增值对工业出口额的影响
时间:2022-08-08 09:59:10
导语:人民币增值对工业出口额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的态势,特别是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以强大攻势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效应主要是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从政府和企业双层角度研究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挑战,是我国近几年以及未来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以较快速度升值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汇改制度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小幅升值态势,如下图1所示。尤其在2006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尤其在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8.00,达到1美元兑换7.9982元人民币,首次突破“8”元大关;而2007年12月31日,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10%。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2008年5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突破7.00;据统计,自2005年汇改以来直至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5%。截止到2011年4月8日,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美元可兑换6.542元人民币。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第一,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人民币升值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尽快融入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实行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低廉的价格不断提升产品出口数量,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升值建立了内在动力,特别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为人民币升值打开了缺口。就在实行该制度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可以兑换8.11元人民币。由下表1、2可显示出2005年至2010年国际收支表经常项目的巨额顺差和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第二,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推动力。自2001年来,中国一直为美国和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2]。据统计,2009年,美中货物贸易逆差为2268.3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货物贸易逆差的45.3%;欧中货物贸易逆差为1863.0亿美元,占欧盟对外货物贸易逆差的129.1%。尤其在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后,美国国内失业率不断上升,其政府及民众将贸易逆差所导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归嫁于人民币被低估这一现象。因此,步入2010年以后,美国及欧盟就开始不断对我国的汇率政策施加压力。由于受到了来自美欧方面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表态也由模糊转向坚决,使得人民币升值处于很强的外部压力和推力条件下。
二、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出口数量的相关分析
根据1998年至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例来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程度。(一)数据来源及说明下文中所使用的1998~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及出口总额、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在进行以下三种相关分析时,变量的选择依次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年出口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年初级产品出口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二)相关分析将1998~2009年间每年的汇率变动值分别与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相关数据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得出以下结果:从上述表4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68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即说明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出口额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从上述表5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56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即说明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从上述表6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68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则说明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此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汇率变动与初级产品出口额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所以,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
三、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额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随着人民币的小幅升值,每年的出口额基本呈持续上涨态势,其中,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增幅程度小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幅程度。因此,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企业所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出口企业应该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避免由于人民币升值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此外,政府也应积极同发达国家进行谈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扶植出口企业的发展。
(一)政府的应对策略第一,政府应积极同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进行商务谈判。由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连年的贸易顺差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强硬态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正在饱受着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政府应积极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商务谈判,以我国政府大批量持续引进国内企业目前所需的高新技术、设备为前提,西方发达国家适当放松对本国高科技产出口限制政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我国持有的外汇数量,并缓解了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顺差现状,最终减轻内在动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持续大量进口国外产品将带动出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在推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第二,政府应调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上述相关分析可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呈不断上涨的态势,所以,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顺差现状并不会随人民币升值而有所缓解,此外,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引导下,政府往往倾向于给出口比重较高的行业更多的出口鼓励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1]。因此,政府应适当地下调一些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退税率,例如机械运输设备产品,这是由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较大,而机械运输设备等产品又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占据较大的份额,据统计,2009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94.75%,其中,机械运输设备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的比例为51.85%。调整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常项目顺差的增长速度,从而削弱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力。
(二)企业的应对策略
第一,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利润损失。人民币升值后,对于生产经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本国劳动力价格、运输费用等生产成本相应地上升,并且初级产品中的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利润空间小,这些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会遭受较大的损失。此外,尽管上述相关分析中表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会随人民币升值而显著增加,但占工业制成品较大份额的轻纺产品、矿业制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会使得产品成本相应的上升。所以,出口企业应当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尽量地去控制生产成本:在材料采购环节,应拓宽购货渠道,不局限于少数几个供货商;在生产加工环节,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销售环节,企业应减少中间商的数量和广告费用的支出,从而压缩生产成本。总之,无论是从原料的购置还是从最终出口环节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争取将生产成本控制到最低,以避免遭受更大的利润损失。
第二,选择多元化的贸易伙伴,改善我国出口贸易过度依赖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现状。自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就与美国及欧盟等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失衡矛盾日益加剧,而我国货物出口贸易又过度依赖于美欧等发达国家,据统计,2009年我国对美国及欧盟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8.38%、19.58%。出口企业应当逐渐地减少对美欧等地的出口量并适当地增加从这些国家进口产品数量,以扭转货物贸易顺差的局面;此外,企业还应拓展贸易合作伙伴的范围,避开对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美欧等发达国家,转而向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开拓新兴市场。在开拓新兴市场的过程中,企业应注重实地调研,选择与我国出口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的国家为贸易合作伙伴,强化互补性在选择贸易伙伴中的重要性。这样不仅维持了出口企业的生存现状,还逐渐摆脱了出口贸易过度依赖美欧的局面。
- 上一篇:人民币增值对出口的影响及策略
- 下一篇:人民币增值加快对外投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