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下旅游发展策略论文

时间:2022-12-16 03:15:00

导语:人民币升值下旅游发展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民币升值下旅游发展策略论文

[摘要]汇率变动对旅游业具有多重影响,针对人民币升值及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这一新形势,本币升值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旅游发展的基本面,并将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众多有利和不利影响。我国旅游业必须摈弃在本币长期贬值或低估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主动适应本币升值环境下的新形势,以积极的对策来应对本币升值这一客观现实。

[关键词]汇率变动;旅游发展;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汇率变动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消息,立即震动了整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当日人民币针对美元升值2%,并导致了全球外汇市场亚洲货币及欧元等对美元汇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扬。金融市场这一新的变化,无疑将对我国旅游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旅游业从此告别了本币长期贬值的发展背景,步入了本币升值这一新的发展环境。

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宏观经济中任何经济杠杆的运用,都会对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性极高的旅游业更是如此。

1984年到1994年人民币的10年贬值历程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然而无论是在哪一种汇率制度下,由于出口贸易创汇规模不大和改革开放初期进口技术装备所需外汇巨大,造成了很大的外汇供求缺口,导致以美元为主的外汇非常紧缺,人民币长期处于逐步贬值的态势中。1984年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1.70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不变。1985年1月开始,人民币汇率逐步对外贬值,到1985年10月下调为1美元兑3.02元人民币,1989年12月又贬值为1美元兑4.70元人民币,1990年10月再次贬值为1美元兑5.22元人民币,1993年3月又下调为1美元兑5.75元人民币。而当年外汇调剂市场上的汇率已经贬值到1美元兑8.00元人民币,甚至出现过1美元兑11.00元人民币的调剂价。此后,国家通过干预市场,使人民币调剂价回升到1美元兑8.50元人民币左右[1]。从1984年到1994年10年间,剔除物价等因素,人民币针对美元的直接贬值率累计高达400%。在此阶段,我国入境旅游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1994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仅有4368万人次,不足2004年的40%;出境旅游更是微乎其微,1994年出境总人数仅有373.4万人次,不足2004年的13%。在出入境旅游规模都非常小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对旅游业的影响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反而是在外汇紧缺的情况下,入境旅游的创汇功能得到了极大重视,人民币贬值和外汇紧缺,使中国旅游业获得了发展入境旅游的明显价格优势和有力的政策扶持,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1994年至2005年7月人民币的10年低估历程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力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供求矛盾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在此阶段实行了单一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采取了较为审慎的小幅波动政策,汇率波动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造成了人民币价值被长期低估,客观上为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价格优势。1994年到1997年,随着外汇供求矛盾的缓解,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但波动不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中,保持着人数、创汇连年“双增”的格局。但此时由于人民币停止贬值,此前靠贷款建设起来的部分旅游企业,尤其是宾馆饭店,由于是将人民币按照当时甚至高达1:11的汇率调剂成美元来进口设备和材料,而此时其创汇所形成的美元收入仅能按1:8.50左右的汇率兑换成人民币还贷,汇率升水高达2.50元人民币,造成了这类企业长期经营良好,却亏损严重的特殊现象,汇率风险可见一斑。19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这一水平,而此时我国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民币价值低估特征更加明显。在此阶段,我国入境旅游连年高速增长,到2004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09亿人次,跃居世界第4位。

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改革使我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该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针对美元升值2%。今后,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2]。这一新形势,必将对我国旅游业,尤其是出入境旅游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响

汇率变动对旅游业具有多重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本币升值,刺激出境旅游的发展;本币贬值,刺激入境旅游的发展,进而影响旅游外汇收支的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外汇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2004年全国外贸进出口额已经达到11547亿美元,其中旅游创汇已经达到257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由2003年底的4033亿美元跃升到2005年6月底的7110亿美元,一年半的时间上升了43%。这一现状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本币升值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面,并将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众多影响。

(一)有利影响

1、有利于我国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在外汇短缺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始终被委以创汇的重任,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入境、轻国内、抑出境”的发展倾向,过于强调旅游的创汇功能导致对旅游的其他功能重视不够,不利于旅游业的和谐、全面发展。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长期升值趋势的存在,首先会从客观上促使我们改变入境旅游的增长方式,从以流量增长为基础的粗放型向以质量增长为基础的集约型转化,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其次会促使我们将整个旅游业的增长重点转移到国内市场,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同时,人民币的增值会导致与旅游紧密相关的重要进口物资如石油等价格的下降,进而降低国内旅游的成本,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降低旅游业的对外依赖度,提高旅游产业安全;此外,本币升值还会刺激出境旅游的发展,使出境旅游市场进一步壮大与完善,最终形成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和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2、有利于我国国际客源结构的调整。人民币升值虽然会使我国在入境旅游价格方面的优势减弱,但价格的上升也会使国际旅华市场上高端客源比例相对提高,有利于我国国际客源结构的集约化。同时,由于以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与其他非美元货币间的汇率受美元波动的影响过大,非美元国家游客旅华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如前一时期日元针对美元的持续贬值就造成了人民币相对日元的升值,使日本游客旅华成本上升。此次改革后,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国际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相互变动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冲销,客观上减少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降低了以前非美元国家游客旅华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我国国际客源结构的多样化。

3、有利于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表面上看,价格优势的减弱会降低我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加快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旅游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

4、有利于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跨国经营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可以有力推进出境旅游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大规模的本国客流,为我国旅游企业追随本国客流,在不同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建立跨国企业提供强大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旅游企业境外投资成本下降、投资动机和投资能力上升。这两方面都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加快我国旅游产业的全球化进程。

5、有利于我国旅游外汇漏损的降低。众所周知,由于进口旅游所需货物等因素的存在,旅游创汇中相当一部分会因此而流出国境,形成旅游外汇漏损。人民币升值后,在进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会降低我国进口旅游所需物资的价格,相对减少外汇漏损。

6、有利于我国国际市场促销力度的加强。国际旅游促销经费紧张是长期影响我国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困难之一。人民币升值2%,等于使我国国际旅游促销经费在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相对增加了2%,增强了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二)不利影响

1、不利于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支的平衡。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会因价格优势的减弱而导致受价格弹性影响较大的部分国际游客减少,从而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减少(不考虑总体增长的情况下);另一方面,由于本国货币购买力增强,出境旅游价格相对降低,会极大地促进出境旅游和境外购物的增长,使旅游外汇支出激增,从而加剧旅游国际收支方面的不平衡。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885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了43%,大大超过了入境旅游的增长速度[3]。而且有专家指出,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入境旅游的创汇,我国国际旅游业总体上已经沦为花汇产业,逆差大约为100亿美元,且国际旅游外汇逆差有迅速扩大的趋势[4]。人民币的升值,无疑会进一步加深这种矛盾,使我国国际旅游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不利于我国旅游业吸引国际资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主要是依托吸引外商投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规律,本币贬值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则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后,会相应增加国际资本在我国境内的投资成本,从而降低我国旅游业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造成旅游业投资强度的减弱。

3、不利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人民币的升值使其在国际上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这将进一步刺激出境旅游的增长和本已经居高不下的境外旅游购物消费水平增长,造成“内需外流”。椐世界免税协会(TFWA)与AC尼尔森的联合调查,2004年我国内地游客境外人均购物花费已经高达987美元,超过日本游客,堪称世界第一。购物支出平均占旅游总支出的1/3[5]。人民币升值后,境外购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导致“内需外流”情况的加剧。

4、短期内对创汇旅游企业造成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即会使外币在我国境内的购买力下降,造成入境接待人数的相对减少和消费水平的相对下降,又会因汇率兑换问题,相对减少创汇旅游企业的利润,在原本利润率就不断下降的趋势下,使一部分以经营入境旅游为主的企业出现困难。

对策

宏观经济调控中,任何货币政策的使用,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化弊为利。针对人民币升值及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这一新形势,我国旅游业必须摈弃在本币长期贬值或低估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主动适应本币升值环境下的新形势,以积极的对策来应对本币升值这一客观现实。

1、加快转变旅游业增长模式。要善于利用本币升值带来的有利因素,克服以往单靠低价占领市场的初级发展模式,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环境的改善、服务与经营水平的提高、产品和制度的创新、宣传和促销的强化等多角度增强我国旅游吸引力,尤其是要靠产品而非价格来吸引国际游客。通过综合吸引力的提高,促使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走精品集约化道路,而非大众粗放化道路,从根本上降低本币升值造成的负面影响。

2、大力促进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要利用本币升值带来的对外投资优势和出境旅游迅速发展带来的境外市场优势,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国门,开办跨国旅游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国出境旅游支出内部化,实现旅游漏损回流,平衡外汇收支,而且可以提升我国旅游企业对全球旅游资源的动员能力和全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增加我国旅游产出构成中境外创汇所占比例,使旅游外汇收入渠道多元化。

3、切实加强对出境旅游的规范与引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境旅游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人民币的升值,将大大强化这一趋势,这将对我国国际旅游收支平衡和规范化运作带来更大挑战。对于出境旅游的迅猛发展,要以疏代堵,对于因出境旅游发展迅速所导致的旅游外汇收支逆差,一方面应通过增强旅游国际竞争力来壮大入境旅游规模,从而增加入境旅游创汇,以规模换规模,以增量换增量,用入境旅游规模的扩张和收入的提高来赢取出境旅游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出境旅游方面的政策和规范,避免出现混乱,确保出境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利用出境旅游发展所造成的国际影响力,在开放旅游目的地谈判中为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谋取更大优势。

4、努力提高入境旅游的创汇水平。在本币升值造成的入境旅游价格优势减弱、国际吸引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为保持国际旅游收支平衡,就必须尽可能地增加现有入境旅游者在我国境内的人均花费,尽快研究制定购物退税等刺激入境旅游者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企业不断推出国际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旅游活动和旅游购物品等,主要通过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入境人数的提高来增加旅游创汇收入。

5、尽快出台对创汇旅游企业的扶持政策。对以经营入境旅游为主的创汇旅游企业,要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难,发展壮大。我国在外贸领域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我国旅游企业以低于外贸企业的创汇成本,仅2004年就为国家创汇257亿美元,却至今无法享受外贸企业已经享受多年的“出口退税”政策,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尽快对创汇旅游企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刘鸿儒.金融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321-322.

[2]华商报.汇率改革打出漂亮时间差[N].华商报,2005.7.22(2).

[3]邵琪伟.在2005年全国出境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中国旅游报,2005.6.29(1).

[4]戴学锋.国际旅游收支逆差加大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5.3.18

[5]齐雁冰.内地客境外游购物支出全球第一[N].青年报,2005.5.23(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