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17 10:02:00

导语: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货币合作人民币国际化关键货币

【论文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增强的必然要求,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本文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进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思路。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亚各国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谁能成为未来区域货币合作的主导,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话题。由于近年来日元汇率波动频繁,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恶化以及日本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局限性,日元充当亚洲主导货币的可能性较小。与之相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币值稳定,在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此消彼长之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形下,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怎样的契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与路径又应如何安排与选择,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1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及其阶段性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上就出现了一股货币集团化的潮流,产生了不少区域性货币组织,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而欧盟的产生及欧元的顺利启动创造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成功先例,改变了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为区域性货币合作创造了成功的典范。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东亚地区货币制度也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必要与趋势。1997年东亚地区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国际金融机构和欧美大国却袖手旁观,更促使危机国家产生了加强东亚金融协调与合作的想法。1997年末,日本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并承诺为这一基金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受到危机国家的欢迎。1999年8月,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访华时向我国领导人表示,希望中国支持筹建亚洲货币基金,以应付未来的区域性金融动荡。此后,东亚许多国家(地区)的政府和学界对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又表示了相当高的热忱。2000年5月,《清迈协议》的达成以及随后“10+3”(东盟+中日韩)框架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2006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了亚洲货币单位(AsiaCurrencyUnit,简称ACU),并发行以亚洲货币单位计价的债券。从倡议组建亚洲货币基金,到《清迈协议》的签订,再到亚行即将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区域内的货币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下,借助区域内货币合作领域的制度性安排,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从而实现其区域化,进而实现其完全的国际化,无疑是可取的。因此,有必要首先研究人民币是否具备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的基础和条件。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中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空间:基于关键货币选择的分析

在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下,判断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区域性关键货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汇率要稳定,这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其次,经济发展应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是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此外,要拥有充足的国际市场供给,以及一定规模的周边流通量。

2.1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靠的信誉保障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价值基本稳定,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1:8.23的水平。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承受住经济增长放缓、商品出口减少、市场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汇价的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近年来,特别是9.11事件和拉美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国际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各国又纷纷采用“以邻为壑”的外汇政策,引发世界主要货币币值不断波动。但人民币顶住压力,始终保持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使人民币获得了良好的国际信用地位,为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流通和使用奠定了良好的信誉基础。

2.2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强劲,1993——200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98%,高于同期其他亚洲国家GDP年均增长率。依据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出口国,这将使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增加人民币需求,从而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创造广阔空间。

2.3中国贸易总量迅速扩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从贸易总量上看,就进出口贸易而言,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1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7.1%。就外商对外直接投资而言,近年来国外对华直接投资力度不断增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此外,中国在海外兴办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对外贸易、物业投资、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企业经营也由单一贸易性逐步向多样化发展。目前,中国在海外的企业遍及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资产达2万亿人民币。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多年顺差,使人民币长期处于硬通货地位。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的出口市场结构正逐步向亚洲区域内部转移,日渐成为亚洲区域重要的市场提供者。据统计,2002年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例高达48.09%,超出区域内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事实上,由于中国迅速加入了东亚地区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体系,其他东亚小型经济体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将相对减少。因此,中国将逐步替代美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市场提供者”,成为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重要力量。

2.4人民币的区域内流通已初具规模

从近年来国际支付和结算来看,人民币已成为与周边国家和亚洲地区贸易的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2002年6月,中国和尼泊尔签署了两国中央银行双边结算与合作协议。人民币可与边境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自由地兑换,一些国家甚至正式承认和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并逐日公布人民币与本币的比价。在香港、澳门、泰国、越南、缅甸、朝鲜、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在全境或局部通用。据推算,人民币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大约有200亿人民币流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民币已经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虽然这是一种自发的市场现象,但自发流通的增多,反映了亚洲区域市场对人民币需求的客观状况,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亚洲货币合作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自身的经济层面又为以人民币为主导的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提供了可能。因此,结合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以及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可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大致分为周边流通与使用、次区域、区域化和国际化几个阶段。

3.1近期战略选择

近期战略选择为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有秩序地推进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增加其周边流通与使用,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奠定基础。具体为:第一,逐步推广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贸和旅游消费,使用人民币结算;第二,在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中逐渐发挥人民币的作用;第三,进一步放开对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的限制,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接受程度和使用范围。3.2中期战略选择

中期战略选择为积极推动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使人民币通过制度性的区域汇率合作,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国际化。

第一,积极参与和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在亚洲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况下,中国应在金融合作的过程中倡导自由、平等的磋商机制,并通过建立区域内双边和多边经济伙伴关系等形式积极拓展区域内经济联系,加强同东亚各国、各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区域内的繁荣与稳定。

第二,在区域货币合作的框架中逐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具体措施包括:①短期内,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汇率政策协调,使人民币逐步在次区域(如中华经济圈)范围内发挥“名义锚”的作用。②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框架中实施汇率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化的“人民币区域化”,增强汇率体制的弹性和适应性,实现汇率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双重目标。③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清算协定实现区域内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第三,适时整合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经济与金融,逐步实现人民币在次区域和亚洲区域的流通与使用。具体包括:①尽快将香港建设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间接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②逐渐实现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实现人民币次区域化。

目前,中国是一个“一国四币”的国家,但随着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四种货币双向流通的加强,必将出现一个最优货币区,实现人民币次区域化。首先,实现港澳货币一体化。澳门经济高度依附于香港,已出现港元替代澳元的“通货替代”现象。并且自1983年以来,澳元与港元一直保持着固定汇率,港澳汇率同盟已经初步形成,在港澳构建“港元区”的条件日益成熟。其次,实现人民币与港元的一体化。可考虑在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后,形成人民币与港元的固定汇率下的货币同盟,当香港的金融和货币政策与内地趋于一致时,再逐渐实现人民币一体化。再次,在政治条件成熟与完善时,采取与香港同样的方式和程序,推进人民币与台币的一体化。③逐步整合周边国家货币。最初可以在一些人民币广泛流通的周边国家,如蒙古、巴基斯坦、柬埔寨、越南等国实行人民币一体化;其后可在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内逐步谋求货币合作;最后可在东盟“10+1”的基础上拓展到东盟“10+3”,逐步涵盖日本和韩国。

3.3长期战略选择

长期战略选择为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逐步实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目前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在资本项目下实现了部分可兑换。我国应在进一步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加快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为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做好必要的准备。

长远来看,尽管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进程,通过货币合作的制度性安排使人民币成为区域内的关键货币;另一方面,中国也应结合亚洲货币合作的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特点,以渐进方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只有更富建设性地创造更加有利的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李晓,李俊友,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4(2).

[2]李晓,丁一兵.新世纪的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中国的地位与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