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主权融资影响论文

时间:2022-04-10 09:40:00

导语:中日主权融资影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日主权融资影响论文

摘要:主权融资是当代国际融资的重要方式。中日主权融资关系是建立在冷战背景下和两国政治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之上的。两国融资关系历时时间长、融资规模巨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并有其自身的特点。近几年来,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日本政府对华日元贷款规模不断下降,并对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两国政治上的分歧,日本总是将日元对华贷款同中国核试验挂钩向中国施加压力;并对贷款的用途无端忧虑,利用贷款这张王牌来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等等。

关键词:主权融资;日元贷款;开发援助

主权融资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国际融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双边、以及政府与超国家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的日元贷款,其融资属性为主权融资。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几年来,中日主权融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在此主要探讨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形成、演变、影响及其对策。

一、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确立有其特定的国际环境、政治基础和特殊历史原因。两国融资关系建立和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建立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背景看,中日主权融资关系是在战后国际关系框架中形成的,并随着国际环境和中日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复兴,日本于95年由受援国逐渐转变为援助国,开始以援助国的身份正式提供政府援助。958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外提供贷款。这种贷款属于政府信贷,比民间贷款优惠,由于其提供和偿还都是以日元进行,故称日元贷款。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日本的对外援助政策表现出如下特点:()以美日基轴为前提,在制定援助方针、加入援助组织、实行对外援助等方面,均向西方一边倒;()追随美国的“遏制”政策,把社会主义各国排除在援助对象范围之外;(3)把对外援助与本国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获取受援国的好处。到70年代后半期,日本贸易盈余膨胀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黑字,因而受到来自逆差国的压力,日本制定了ODA计划,由此确立起援助大国的地位。在80年代前半期“新冷战”的国际环境下,日本在对外援助中增加了“战略援助”成分,在援助金额分配上,政治性考虑比重明显增大。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把对外援助变成了争取各国支持、提高国际地位、争当政治大国的有力手段。正是基于上述的国际背景和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要求,中日主权融资关系逐步建立发展起来。

97年9月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又于978年8月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在政治邦交正常化的前提下,两国间经贸关系迅速扩大。日本从发展对华关系和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考虑出发,决定以优惠条件对中国提供资金援助。我国也把日本视为资金和技术的主要提供国。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政府首次做出了对华日元贷款决定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自从中日两国主权融资关系建立,两国在政府间贷款上的合作已有5年多的历史。978年9月,日中经济协会会长稻山嘉宽在访华时提出,日本政府的开发援助贷款,中国可以运用。同年0月5日,在访日记者招待会上,邓小平表示要对日本政府贷款予以研究。[]979年5月,日本贸促会关西本部会长木村一三访华。木村一三曾是日本老共产党员,对华非常友好。他提到日本政府有一种援外贷款,中国政府可以争取利用这笔贷款。这种贷款主要是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8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贷款利率仅为0.75%-.5%,贷款期限30年,宽限期0年。当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50美元,急需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恰好符合日本政府贷款的援助的条件。[]

979年夏季,中国政府开始与日本政府探讨两国在该领域合作的可能性。979年月,日本原首相大平正芳访问我国,表示日本政府将积极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承诺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同年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对中国实施援助开发贷款。随即,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第一份贷款协议,中国接受日本政府500亿日元贷款(按当时汇率约合3.3亿元人民币)。

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67亿美元。这笔日元贷款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接受的最早、最大的一笔外国政府贷款(主权融资)。

3.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第一批日元贷款从980年到984年实施,贷款金额3309亿日元,共安排建设7个项目。贷款年利率3%,还款期30年(含0年宽限期)。第二批日元贷款从985年到989年实施(包括用于出口创汇型企业的700亿日元“黑字还流贷款”),共安排建设7个项目,贷款年利率.5-3.5%,还款期30年(含0年宽限期)。第一批和第二批日元贷款前半期,资金主要用于交通、通信及水力发电等基础设施项目。从第二批后半期起,贷款领域有所增加,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始使用日元贷款。

第三批日元贷款从990年到995年实施,贷款金额800亿日元,共安排建设5个项目。贷款年利率.5%,还款期30年(含0年宽限期)。贷款除继续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批日元贷款相同领域的项目外,新增贷款领域的主要项目有:内蒙古、云南等6个化肥项目;武汉、黄石、重庆等4座长江大桥项目;民航管制系统项目;北京首都机场及武汉天河机场项目等。[3]第四批日元贷款从996年到000年实施,贷款金额9698亿日元,共安排建设93个项目。贷款年利率0.75%-.3%,还款期30年(含0年宽限期)。贷款使用领域扩大到高速公路、农业综合开发、城市和流域污染处理、植树造林。

第五批日元贷款经历了许多波折,从00年起,日本对华提供日元贷款方式发生了一些较大变化,从过去的以“批”为单位改为一年一定的滚动贷款方式。00年度共安排建设5个项目,贷款金额63亿日元,金额比上一年下降5%,是历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00年到003年,日本每年都以0%的速度削减对华援助贷款。005年3月日本政府才与我国政府签订了004年度日元贷款协议,提供800亿多日元贷款,同比下降了两成。然而,中日主权融资毕竟不都是无偿援助,日本政府对华无偿援助资金约为000亿日元,占融资总规模的5.5%,其余绝大多数贷款是有偿的。由于日元的一再升值,对我国来说,折合成美元的债务负担大大增加。我国最初利用日元贷款时,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是:30,日元不断升值,特别是0世纪90年代中期,日元急剧升值,美元兑日元为:89。这导致我国对日债务负担不断加重,根据初步推算,我国为此多付出了大约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二、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特点

根据各方面资料综合统计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005年季度,004年度日元贷款协议签字正式生效,我国已经累计利用日元协议贷款总额约4.万亿日元,实际利用日元贷款(包括援助贷款)约3.7万亿日元。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最重要的形式是官方开发援助(ODA)中的双边援助,占外国官方开发援助总数的/3。日本提供对外经济合作援助贷款由日本经济企画厅、外务省、大藏省和通产省(简称三省一厅)协商决定。日本对外经济援助的特点是利息低、还款期长:一般年利率为.5-3.5%,还款期30年(含0年宽限期)。日本政府贷款主要包括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输出入银行贷款和“黑字还流”贷款。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是国际融资史上罕见的政府间的融资行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融资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涉及投资领域广泛,融资方式比较特别,创造了国际融资史上的奇迹。

.融资规模巨大,历时时间长

日本是最早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也是提供政府贷款数额最多的国家,贷款协议累计额占外国政府对华贷款总额的70%,在所有4个对华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和地区性金融机构中金额最大。日本政府累计向我国承诺提供日元贷款4万多亿日元,安排建设300多个项目,实际使用日本政府贷款约3万多亿日元,约80个大型项目已建成投产。中日主权融资关系持续时间长,从979年开始至今,已经达到5年之久,可谓跨世纪国家主权融资。

.广泛涉及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我国利用日本政府日元贷款的项目涉及领域多,分布广,主要用于交通、能源、通信、农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分布在全国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影响极为广泛。在中国电气化铁路中,8%是利用日元贷款建成的;中国每天38%的污水处理能力是利用日元贷款建设的;中国国内万吨级的大型码头中,3%也是利用日元贷款建成的。中国利用日元贷款比较成功,项目进度快,资金利用效率好。贷款用途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主,现在已经逐步向环保、扶贫以及教育领域的项目转移,在地区分布上,已经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3.软贷款占的比例比较大

软贷款是优惠程度较大的国际融资,即含有无偿赠与、无息以及宽限期的贷款。日本对华援助贷款,包括有偿援助、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3个部分。有偿援助部分就是通常所说的日元贷款,无偿援助部分是日本对中国的赠款,技术援助则是日方为中方免费提供人员培训等技术合作。日本累计提供技术合作金额达到446亿日元;无偿援助6大中小型项目,累计为86亿日元,占日本政府对外援助贷款的5.%。

我国利用日本政府贷款安排建设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的重点项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对我国经济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日元贷款对扩大两国经贸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等方面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已成为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中日主权融资关系新变化及其成因

自979年末以来,日本一直是最大的对华ODA提供国。在历年日本ODA的受援国顺序上,中国始终占据第一、第二位。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已构成中日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日本的对华ODA政策变化很大,这势必对今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追溯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演变过程,揭示其政策调整的前因后果,对于了解和掌握未来中日融资关系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出现的变化

根据日本媒体报导,日本政府将在006年后不再向中国提供无偿资金合作项目。日本对华援助继续缩小的趋势将很难改变。据业内人士估计,日本停止援助的最后时间不是在008年奥运会之后,就是在00年世博会之后。实际上从993年开始,日本就在酝酿把过去5到6年时间的日本ODA改为“3加”方式,即先确定前3年的贷款,在3年期满时在协商后年的贷款。同时,日方又提出要同其他国家一样,改为一年磋商一次。通过中日双边协商,“3加”方式得以确立。

自999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削减对华援助。从00年起,日本对华提供日元贷款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过去的以“批”为单位改为一年一定的滚动贷款方式。00年度共安排建设5个项目,贷款金额63亿日元,金额比上一年下降5%,是历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00年到003年,日本每年都以0%的速度削减对华援助贷款,004年日元贷款800亿多日元。

.产生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变化的原因

第一,政治上的分歧。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了把日中关系“普通化”的政治主张。日本政府官员声称:日中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友好第一的关系,而应该成为就事论事的、该说‘不’就说‘不’的成熟关系。通产省通商政策局中也有一些人主张大幅度减少对华贷款总额。更有甚者,日本某些新生代政治家,怀着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发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日本某些媒体也推波助澜,把对华援助说成“朝贡外交”,是“日本外交的最大败笔”,要把中日关系“普通化”。在这种情绪鼓噪之下,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削减援助金额。日本出于在亚太地区掌握主导权的目的,开始对中国采取既合作又牵制的两手策略,助长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意在中国和邻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之间制造隔阂;扩大和加深日台经贸关系,并在探索发展日台政治关系的途径。

第二,日本总是拿对华援助说事,把对华日元贷款同中国的核试验挂钩,直接向中国施加压力。在994年第四次日元贷款的决策过程中,直至同年月日,日本外务省经济合作局局长平林博、外务事务次官斋藤邦彦、河野外相及其他政府高官先后多次表示,中国的核试验将有可能对日元贷款的决定产生影响。日本外务省的中国问题专家们反对把ODA四原则适用于中国。这些因素在贷款总额的一再削减方面发生了作用。

第三,日本对贷款用途的无端忧虑。在项目的选择上,日本政府希望将贷款主要用于防止大气污染装置、植树造林等环保项目和中国内陆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个方针是日本政府向我国提供主权融资的基本原则。对环保项目的援助固然有防止酸雨、沙尘暴等作用,使日本环境免遭污染.但日本总是有人担心中国很可能将贷款用于军事目的的道路和港口建设等项目。第四,日本玩对华援助这张牌。日本有舆论认为,在日本对华外交中,可供日本打的牌不多。

日本贸然提出停止对华日元贷款,将必然损害两国关系。在经济上,在中国已成为日本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国和日本在亚洲的最大投资对象的情况下,日本在力保中国市场的同时,又不愿中国在经济上变得过于强大。根据一些媒体反应,日本政府意欲使第四次日元贷款成为“日本所希望的中国发展速度的指针”。提供日元贷款必须考虑“将来日中两国的经济力量平衡的问题”,即以打“贷款牌”来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五,国际战略安全的需要。进入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争当政治大国的步伐,如日本在积极地活动,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此更加倚重经济外交手段,加强对亚太地区的工作力度。随着经济高度发展,日本开始追求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政治地位;日美经济摩擦的不断上升,使它意识到扩大外交范围的必要性;日本在对苏关系上,存在着历史感情、领土、安全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促使日本更愿意发展对华关系。同时,对华援助还含有支持中国改革开放路线、希望中国保持安定的意义。

四、日本对华融资政策变化的影响及对策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演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加速了减少对华援助贷款的步伐,说明日本对日益崛起的中国感到不安。因为,日本对华关系中可以打的牌并不多,在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以及技术方面,日本并没有捞到什么便宜。所以日本将中日主权融资作为一张王牌来打,大量削减对华日元贷款,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的变化,必将会影响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各种关系的交往。同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日本对华融资政策的变化。

.日本对华融资政策变化的影响

第一,日本对华援助贷款的减少必将影响到中国对外主权融资。一方面,日本政府减少对华援助日元贷款是我国主权融资的一个重大损失。因为主权融资具有很大的优惠性质,对于我国人均收入刚刚达到000美元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日本对华援助贷款的减少必将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对我国主权融资的关系。有迹象表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华政府主权融资近几年来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同时,国际金融组织机构,如世界银行集团对华提供的贷款规模和优惠程度也有减少的趋势。

中日主权融资关系现在还不到“毕业”的时候。989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830美元。在办完奥运会之后,韩国从日本政府的ODA中“毕业”了。但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000美元,远远没有达到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与9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在致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需要世界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万美元,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援助国。援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是日本的一项国际义务,也是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一种表现。同时,日本政府减少对华日元贷款,必将影响两国未来的政治以及其它领域的关系往来。

第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是对华主要贸易出口国,从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因此,中国的进口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就业十分重要。那么,如果日本方面一意孤行减少对华援助贷款,必将伤害中国人民对日本经济交往的热情,大量减少日本进口,日本遭受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日本的行为是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交往“双赢原则”的。

.面对日本减少对华日元贷款,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转变国际融资思维模式,拓展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中国对外主权融资规模减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必须拓宽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以替代主权融资减少。目前,国际融资除了主权融资,还有国际商业银行信贷融资、国际证券融资、国际项目融资等等。所以,我们应首先扩大国际商业化融资,尤其是扩大国际银团贷款融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证券化融资趋势,扩大国际股票和债券融资规模,积极引进新型国际融资方式,如国际项目融资(BOT融资),实施多元化融资策略。

其次,由传统型融资模式转变为新型融资模式。所谓传统型融资模式,是以国家信用、企业

信用为担保进行的融资模式,属于负债型融资,如主权融资、国际商业信贷融资,构成一个国家的对外债务,如利用不当会增加债务风险。所谓新型的国际融资模式也叫做表外融资或者非公司负债型融资,是以项目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进行的融资活动,比如BOT。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既可以减少国家主权债务,又可以引进新型的国际融资机制,应用多元化融资机制吸引国际资本。

再次,扩大对外投资,变被动融资为主动投资。根据重商主义原理,一个国家的富强来自于对外贸易顺差的积累。目前,中国经济的强大,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达到.3万亿美元,贸易和资本帐户顺差积累了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目前在保持对外融资不变的前提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扩大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来获取大量的外汇收入,才是中国走向真正强国的必由之路。历史上西班牙经济衰退和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和德国经济的崛起,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后,针对日本对华融资政策的变化,我们应该利用好进口这张王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进出口贸易国。日本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之一,中日进出口贸易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0.5%和.8%,日本对华投资占其.5%,占中国利用对外商投资的8.7%。对于日本这样的外向经济导向型国家,出口是国民经济赖以增长的根本,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策略对日本的出口和对华投资政策进行调整,变被动为主动,使中日主权融资关系向着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