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华贸易的逆差探究
时间:2022-06-02 10:44:35
导语:人民币升值对华贸易的逆差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汇率不完全传递:基于微观和宏观决定视角
(一)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微观决定:基于企业定价行为视角1.依“势”定价与汇率不完全传递。多恩布什(Dornbusch,1987)认为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在分割的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的程度越强,汇率传递就越明显。霍伯和曼恩(Hopper和Mann,1989)在考虑由产品差异形成的市场势力基础上,认为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产品替代程度就会越低。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偏好程度越高,厂商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就越具备价格调整和维持利润加成的优势,汇率传递就越明显。加西亚和斯隆、托雷洪和弗洛尔斯(Garcia和Solanes、Torrejon和Floers,2010)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汇率传递效应的不同归因于企业市场势力差异而形成的差异定价策略,发达国家企业在新兴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势力,一般是价格的制定者,而新兴市场消费者一般是价格的接受者。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汇率不完全传递。由于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其通常采取内部贸易策略来实现其全球战略。格雷斯曼(Grassman,1973)以预期东道国货币贬值为前提,认为由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通常采用弹性形式,东道国子公司可以提前向母公司或者货币相对坚挺国家的其他子公司支付货款。同时,母公司向东道国子公司发货时采用较高内部价格,提前抽回利润,规避了汇率风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拥有销售权的子公司则会独立按当地市场状况定价,为维持市场份额保持销售价格不变,进而导致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二)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宏观决定:基于宏观经济分析视角1.经济开放度与汇率不完全传递。哈吉(Hegji,2003)从企业的跨国生产行为角度考虑经济开放度与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关系,认为经济开放度越大、企业生产所跨国家越多、最终产品的成本涉及的币种越《金融发展研究》第3期多,汇率传递水平就会越低。高希和拉扬(Ghosh和Rajan,2009)分析了一国经济开放度对汇率传递的双层影响机制:首先,一国经济开放度越高,国内物价水平受外界影响就越大,因而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就越大,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就越大。其次,一国经济开放度越高,本国进口商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国内企业为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自己吸收汇率变动的影响,因而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就越小。2.通胀环境、货币政策与汇率不完全传递。泰勒(Taylor,2000)、温克尔里德(DiegoWinkelried,2011)认为汇率传递效应与通胀具有内生性,较低的通胀环境会导致较低的汇率传递效应。但是,巴柳和藤井(Bailliu和Fujii,2004)在研究低通胀环境引起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下降趋势时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二十世纪90年代,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在通胀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汇率不完全传递下降的趋势。但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同样条件下,通胀目标制国家却没有出现汇率不完全传递的下降趋势。因此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可能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公信力的高低。如果通胀目标制国家货币政策公信力较高,相对于短期汇率波动造成的国内价格变动,公众的通胀预期受政府通胀目标的影响较大,故汇率传递效应变小。
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来自中国的证据
1.出口企业缺乏市场势力导致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效应低。从中国出口贸易构成来看,2008—2010年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总额均超过一般贸易总额。2011—2012上半年一般贸易总额虽超过了加工贸易总额,但是两者相差并不大,且改变趋势并不明显(见图1)。因此,加工贸易仍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部分。然而,中国加工贸易本土附加值较低。张和唐(Zhang和Tang,2012)对中国115个重要工业行业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以行业出口值为权重计算的加工贸易整体的垂直专业化份额值为56%、加工贸易整体的附加值率为44%,远低于美国和日本85%左右的出口附加值率。加工贸易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非价格竞争能力较弱,且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出口企业之间低价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缺乏市场势力和产品定价能力。因此,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出口企业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转嫁人民币汇率的不利变动,只能通过降低成本以及利润空间自行吸收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产生较低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图1:2008—2012上半年出口总额及出口贸易方式量值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2.进口企业缺乏议价能力导致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低。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前十大重点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原油、铁矿石及精矿、铜、初级塑料等资源性原材料占据绝大部分(见图2)。由于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多是国内技术无法自主生产以及资源性原材料紧缺而无法满足需求的,导致中国对这些产品的刚性需求和外国出口商较高的市场势力。国内进口商缺乏议价能力,最终导致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较低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图2:2012年上半年进口总额及前十大重点进口商品量值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1.国外企业“走进来”导致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低。从按企业性质划分的中国对外贸易构成来看,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额占全年对外贸易总额的51.1%,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年对外贸易额不足一半(见图3)。外商投资企业多从事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高,会引起外贸依存度进而经济开放度的提高。2004—2008年,中国年均出口贸易依存度为37.5%,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的11.3%、16.1%。同时,由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其经常性的内部贸易行为使得拥有销售权的中国子公司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独立地按市场定价,也导致了进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2.国内企业“走出去”导致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效应低。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201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6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三一重工、华为和中兴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和开展业务。正如哈吉(Hegji,2003)所言,企业生产所跨的国家越多,汇率传递效应越低。即国内企业生产的跨国行为导致生产成本涉及的币种较多,最终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较低传递效应。中国虽然不是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但当一些欧洲国家主权债务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和市场预期普遍走低时,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率先实现复苏,张弛有度、科学的宏观调控功不可没。从2002—2011年金砖国家(BRICS)的CPI同比上涨率可知,相比于其他金砖国家,中国的通胀率一直维持在6%以下(见图4)。2009年后,中国CPI指数虽然陡升,但并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2010—2011年中央银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形成了较强的市场预期。凭借长期形成的央行货币政策公信力,公众市场价格预期深受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转嫁成本的可能性降低,从而形成了较低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五、结论中美贸易失衡不仅是一个双边贸易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产业分工问题。东亚地区通过国际碎片化生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生产网络,但这种网络主要由欧美需求驱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中国在这个全球生产网络中扮演的是代工角色,即从日韩等进口中间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欧美市场。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存在着大量的他国(地区)成分。中国对美贸易巨额顺差,实际上不仅有利于中、日、韩和东盟等,也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最终目的地——美国。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福利水平增进虽然为各国(地区)共享,但在全球贸易统计体系上却全都计入中国的贸易顺差。国际碎片化生产的快速发展表明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人民币汇率变化只影响在我国增值的部分,其对出口的影响将弱化甚至被抵销。换言之,只要这种全球生产网络不变、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变、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变,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会持续。因此,中美贸易失衡是美国内部经济、贸易结构以及全球生产网络影响下的结果。同时,考虑到汇率不完全传递效应的客观存在,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要真正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美国还需要从自身做起,改善内部经济结构、扩大内需、降低外需。我国也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
本文作者:钟武台工作单位:广东商学院
- 上一篇:试议人民币预期对房地产的意义
- 下一篇: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