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水平选择论文
时间:2022-04-10 11:17:00
导语:汇率波动水平选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外影响,指出这与外国对外经济联系中的结构关系及其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并从这个角度给出汇率波动水平选择的建议,并讨论了人民币的汇率水平问题。
关键词汇率波动水平经常账户通货紧缩通货膨胀
汇率在开放经济的各种变量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开放经济中各种变量的状况最终都将在汇率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而汇率的调整又会对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开放经济的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开放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政策搭配过程中,汇率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事实上汇率并不是始终处于均衡水平的,不仅在短期内存在较大的波动,在长期也会因为结构性经济因素和政府管理等原因而存在对均衡水平的偏差。这不仅将对本国产生一定影响,也将对存在经济联系的其他国家产生一定影响。
1汇率水平波动对外国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假设只有两国(本国、外国),并以本币低估状况为例来说明汇率水平波动的对外影响。本币的低估就是外币的相对高估,就意味着外币实际购买力相对增加,这将首先对外国的贸易、投资等产生直接影响。
1.1贸易状况恶化与贸易条件改善
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前提下,本币的低估会造成外国对本国出口价格昂贵、进口价格低廉,这将导致外国出口相对萎缩、进口相对增加、贸易赤字相对上升、产出和国民收入相对下降。这反映了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的一般观点,传统上被认为是汇率低估对外影响的最重要的方式与结果。另一方面,本币低估将使外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这意味着外国出口一单位商品可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外国的资源利用更加优化。长期来看,这将促进外国的经济增长。
1.2我国直接投资增加导致外国生产力转移
本币的低估使得外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对增加,这将鼓励外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进行,以资本、技术为代表的外国生产力将转移到本国,外国将遭遇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其结果是外国的就业下降、GDP下降。但同时,外国对外投资增加、投资净收益增加,从而GNP增加。此外,大量外资企业随着外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而在本国建立,它们的产品返销将进一步恶化外国的贸易状况。
1.3高估有利于实现金融扩张
本币的低估使得外币资产成为优质资产而受到追捧。对外币资产需求的增加,使得外币资产价格上涨,外币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增加;同时,外币在国际储备、结算等方面使用更广泛,国际信誉提升,推动外币国际化。
1.4外国无形贸易进口增加
本币的低估反映外币的实际购买力变大,外国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增加、需求提高,将更可能选择消费本国境内的无形贸易商品,如到本国旅游、留学等。其结果是外国经常账户收支恶化,但外国居民的生活福利提高。
从上述可见,一般来说,本币的低估所反映的外币实际购买力的增加,一方面导致外国产品价格相对昂贵,有损外国贸易,外国经常账户收支状况恶化,但另一方面,它也有益于外国对外的金融和直接投资,外国投资收益增加。
2汇率水平波动对外国总需求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本币低估将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并进一步结合外国国内条件,将对外国总需求和物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2.1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贬值对总需求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成功的货币贬值对经济的影响是扩张性的。在乘数作用下,它通过增加出口和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是国民收入得到多倍增长。但是,汇率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比较复杂,贬值在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时,也有可能同时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一方面货币低估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外币资产的能力下降,它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了相同数量的外币资产上,从而导致了总需求的萎缩;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后,偿还相同数额的外债需要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当外债还本付息较大时,货币贬值必会引起国内总需求的下降。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强调了从货币的资本属性这一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强调升值后货币购买力增加从而有利于其投资方面的影响。
所以,本币低估从而高估外币对外国总需求的影响不确定,要具体考虑外国对外经济关系构成中贸易与投资之间的比重结构关系之后才有结论,要看对外贸易方面的负面影响能否被金融、投资方面的正面影响所抵消。
2.2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本币的低估将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对外国物价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贸易品价格机制对物价水平作用直接而明显,使其成为传统上认识的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作用机制,其传导机制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制的效力发挥是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状况紧密联系的。在我们的分析中,比如货币工资机制、资产收益机制的作用路径,暗含一个假设,即实际购买力增加后,就会自动增加支出,从而导致经济繁荣、物价上涨。但一般认为,在一个繁荣的环境中,实际购买力的增加会较多地增加消费,而在一个萧条的环境中,实际购买力的增加不一定会导致消费的等额增加。这样,本币低估对外国物价水平的最终影响在不同环境中也会不一样。在外国经济繁荣时,本币低估和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出不会导致外国的通货紧缩,反倒是促成外国经济繁荣甚至是其产生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但在外国经济萧条时,本币低估和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出有可能会使已紧缩的经济放缓复苏的步子。这便是为什么同样是本币低估(贬值)后低价商品的输出,有时被认为是输出通货膨胀、有时被认为是输出通货紧缩的原因。
可见,本币汇率水平波动导致外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化,这在贸易与投资两种基本渠道上的影响相反,比较这两种影响大致可以看出本币汇率水平波动对外国总需求的最终影响。但在对物价水平的最终影响的考察中还要进一步考虑经济景气状况、消费倾向等因素。理论上难以确定本币低估如何改变外国总需求和物价水平,也就不能说本币低估一定会向外国输出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
3关于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关于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传统上主要从贸易角度来看的,但随着对外经济联系方式的变化,即尽管出口贸易仍占重要地位,通过跨国直接投资等其他方式进行的对外联系日益增加,只有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一起纳入考察才能有全面的分析结论。同时,在具体分析汇率波动对外综合影响的时候,不仅要将这两种大致相反的影响比较分析,还必须紧密结合外国国内的经济状况。这些分析结论,不仅揭示了汇率水平波动的对外影响,还可以用来分析国际货币汇率水平及其变动对本国的影响,从而拓展了确定本币汇率水平的决策基础。
汇率政策是实现一国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达到的重要工具,汇率已成为调节国际经济竞争关系最直接、有效地的手段。一国完全可以利用汇率波动影响的分析结论,主动地选择汇率水平的偏差(即低估或高估本币)来调整国际货币关系,创造一个有利经济发展环境。而资本货币高估一点好,而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其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货币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主要起的是贸易作用还是投资作用。
近两年来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为世界所关注,争议不小,尤其是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2003年2月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上的一项提案指责“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与日本遥相呼应,美国国内积极鼓噪“人民币升值论”,指控中国涉嫌操纵货币汇率,进行不公平贸易竞争。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为什么面临升值压力?近1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维持了较大的贸易盈余和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从而直接造成了均衡汇率升值的压力,这就要求均衡汇率升值(即非贸易品价格提高)才能引导生产要素由贸易品生产部门流向非贸易品生产部门,从而维持国内贸易品与非贸易品部门的均衡。在资本项目方面,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而且引进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高投资回报预期,以及我国的内需市场潜力和近乎无限的低成本劳动供应等比较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国吸引了全球企业的关注,直接投资形式的资本流入占到合法渠道流入的80%左右。持续的资本流入使资本项目大量盈余,加之经常项目的盈余,使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现象。在我国强制结售汇的汇率管理体制下,这种持续的双顺差导致官方外汇储备激增,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此外,升值压力还来自于其他几方面:一方面,国内储蓄大大超过投资,资本过剩,外向型经济和单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而急需发展的国防与战略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因无短期利润而投资不足,过剩资本大量流向国外,表现为资本净外流。另一方面,外资因优惠政策每年以500亿美元的速度进入,挤垮了大量的国内企业,并拖累了国内银行。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前些年的通货紧缩,促使人民币对外币升值。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以“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为蓝本的外向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高,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连创新高。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通过不断走出国门,扩大对外投资的国际化之路来寻求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例如联想集团收购IBM电脑部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对于我国逐渐摆脱传统的贸易导向经济发展路径,而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的发展之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上一篇:审计局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县)
- 下一篇:法学院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