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时间:2022-09-01 10:09:33

导语:“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1.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1.1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16年的时间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从GDP贡献率来看,2001年,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为0.53%,2015年上升到24.8%;中国对全球实际GDP增长率的拉动度,从0.03%上升到0.6%。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从国内来看,近15年间,中国人均GDP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3871元,增长比率为6.4%,超过世界大部分国家。国家经济迅速增长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快速,与货币国际化相关的其他条件,如贸易发展以及金融发展,才更有可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中国贸易规模发生明显变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在于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货币,目前,世界贸易通用货币除了美元之外,还包括欧元、日元等,纵观这些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货币,其国家或经济组织,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本国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方式,均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在中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贸易不断发展,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显著改善,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201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98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7.7%,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6.9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比重有所减小。2016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39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2009~2016年,一般贸易占比提升了6.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证明,我国的贸易规模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初具货币国际化所需要的条件。

1.3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完善

货币作为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其价值和稳定程度、可用性最终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方面,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为货币的增值、货币汇率的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些都是人民币国际化所必需的条件。我国经济发展受政府的宏观调控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也同样受到管制,人民币贬值速度缓慢,相对坚挺,与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慢有直接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变化慢,对人民币影响小,已经成为保证人民币稳定的条件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货币要参与对外贸易和全球金融,则国内金融市场应与全球金融市场逐步接轨。尽管我国政府对国内金融市场仍持稳定的管控态度,但金融市场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日趋完善,以东南沿海贸易区尤为明显,自贸区的开放使金融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并达到同步,以这种方式考验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地位,也为全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2.“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

2.1“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人民币需求市场

“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由中国政府提出,旨在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为号召,积极发展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沟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迅速发展。2015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一带一路”贸易总额的12.27%。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额占东盟十国贸易总额的17%。人民币作为双边贸易计价货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和融资需求持续扩大,使得人民币国际化获得了长足进步。从根本上来讲,“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专属的国际贸易市场,以中国为主导的沿线国家间经贸发展和文化交流,势必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2“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对于中国来说,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大力发展东北亚经贸合作、开放上海为自由贸易区,提出“一带一路”的经济文化建设路线,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从各项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上来看,“一带一路”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好。首先,“一带一路”是区域化的国际经贸、文化发展构想,较之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包含的国家更多,向外的经济辐射更广;其次,“一带一路”作为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较之自贸区的建设,其灵活性更强,贸易范围更广泛,经济活动对内的辐射范围更大;再次,“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贸合作活动,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主体地位更明确,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出口。综合来讲,“一带一路”能够促进中国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2.3“一带一路”建设为金融市场国际化提供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金融市场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并使中国金融在这一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化的前提条件;此外,“一带一路”建设中,东南亚国家和东北亚国家与中国间的贸易壁垒打破,金融市场势必也会同时开放,国家间的金融环境一致性更强,更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3.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措施

3.1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实力

人民币在购买力、应用范围方面,已经初具国际通用货币的特征,尽管中国努力参与世界经济建设,但人民币始终未能占据国际通用货币中的重要席位,这与世界货币美元对人民币的打击直接相关。美国对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巩固手段,以打击具有竞争力的其他国家货币为基础,欧元因为有欧盟经济的强力支持,抗美元打击性较强,但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目前仅有中国国内经济。所以在中国金融外部吸引资金有限和经济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应致力于脚踏实地。尽管这几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相比较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仍然还是以较快的水平在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在扩大国内经济规模寻找支撑的同时,国内的经济状况也是不可忽略的,力求做到经济结构合理、物价水平稳定进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3.2提高国际贸易能力

要在贸易计价货币选择上拥有主动权,必须具备强大的贸易竞争力。然而,我国贸易大而不强,议价能力较弱。从“量”上看,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从“质”上看,在出口产品附加值、贸易竞争力和定价权等方面,中国距离成为贸易强国的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任重而道远。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创新能力较弱,出口产品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多为低附加值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可替代性强,对价格变化敏感,缺乏贸易谈判定价能力,缺少计价货币选择的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高我国的贸易能力,是人民币国际化之必需。在贸易形式上,除了传统的进出口之外,金融活动也必不可少;在贸易产品上,中国应致力于国际品牌的建设;在贸易细节方面,中国应仔细推敲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的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使中国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内,占据国际贸易主导权的国家。

3.3放松汇率管制

货币汇率是影响货币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是针对其他国家汇率,并受到央行强力管制下的汇率情况。政府行为使人民币汇率免受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但一旦进入全球贸易市场,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力度势必下降,则人民币本身的汇率稳定程度存在着一定危险。因此,我国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要加快汇率市场化,使人民币汇率拥有强大的市场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和平稳汇率,才能够真正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用信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必要的进程。人民币汇率要达到在市场条件下的稳定,就要放松政府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先非居民的境内交易后居民的境外交易,先一级市场后二级市场”的原则,对各个项目的管制进行放松;直接投资的项目和实体交易在放松管制名单的首位,金融机构、跨国借贷在其次,根据这两者放松后的金融市场变化和贸易状态以及人民币的使用程度,考虑是否放松证券和固定资产市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利用“一带一路”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推进国际贸易发展、放宽汇率管制,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飞 单位: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东民.中英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J].银行家,2017(03):102-103.

[2]张彬.“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