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究
时间:2022-05-31 02:30:42
导语: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汇率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及理论假说
汇率波动会影响就业的状况,影响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汇率变动导致进出口产品价格变动,改变企业对未来进出口的预期,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从而改变企业生产规模,影响就业;二是汇率影响外商投资,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国内就业;三是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就业。路径一:通过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引起进出口额的变化。当本币汇率上升时,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会上升,因此出口受阻,而国外商品以本币表示的相对产品价格下降,进口将增加;当本币汇率下降时,出口产品在国外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出口产品的规模会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而影响两国劳动力市场,因此,当出口增加时,出口国对出口产品的劳动力需求增加,就业增加,而进口国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下降。图1描述了这样的运动轨迹:路径二:通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汇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当本币汇率升值,本国的商品和劳动力由于相对价格的增长,导致外国投资者在本国的投资成本上升,资本报酬率下降,从而将资本撤离本国而转移至资本报酬率更高的地方,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二是对财富的影响。当本币汇率升值,相同的外汇资产折算成本币资产会减少,使得外国投资者的相对财富下降,从而投资需求下降。三是对出口替代的影响。本币汇率的升值会导致国内产品出口丧失价格优势,国内企业会调整战略布局,将企业的生产部分转移到国外,形成国内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增加。而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会对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对于我国而言,FDI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很大,FDI的减少将最终导致我国的就业下降。另外,FDI会带来新的技术,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而FDI的减少,也会使新兴产业资本由于投入不足而降低了一国的就业水平。而本国企业增加海外投资将有利于投资国的就业而不利于本国的就业。图2所示为本币升值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就业的影响机制。图2路径二:通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路径三: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而人民币升值将改变我国产业格局,使原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失去比较优势,并迫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进行转移,就业减少。图3路径三: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此,通过汇率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分析,可以得到本文研究的理论假说:本币汇率与就业负相关。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从汇率影响就业的路径研究发现,进出口是汇率影响就业的重要渠道,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贸易部门的就业,但劳动力在一国内部可以自由流动,当本币升值,贸易部门就业减少,劳动力会从贸易部门迁移到处于相对发展优势的非贸易部门,并且非贸易部门容纳就业的人数相当大。因此,汇率对贸易部门就业的影响,也会对非贸易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就业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入考察汇率对就业的影响,本文将分别考察汇率对贸易部门、非贸易部门以及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影响,并构建如下模型:lnLit=α0+αi1lnREERt+ξti=1,2,3其中i代表行业,L1、L2、L3分别表示为全社会总就业人数、贸易部门就业人数及非贸易部门就业人数。由于第二产业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一类产业,我们用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近似替代贸易部门就业量;第三产业是以服务业为主的一类产业,是非贸易部门占主导的产业,我们以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近似替代非贸易部门的就业人数。其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划分的年度就业人数。REER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根据贸易伙伴国的货币计算所得的平均值,反映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变化情况,是影响贸易收支的重要变量。其数据来自IMF网站IFS(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在线数据。其他对就业有影响的因素被归入随机误差项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和数据波动问题,取对数进行变换,下图给出各变量时间序列图形。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IFS在线数据(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由于经济变量在许多情况下具有非平稳性的特征,为真实地反映上述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检验这些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如果这些变量存在相同的单整阶数,我们将进一步考察这些变量是否长期协整,并为误差修正模型作好准备。1、数据检验。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我们采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ADF方法。在检验过程中,根据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值和赤池信息准则确定截距和时间趋势的有无,并判断最佳滞后期。见表1:从表1可知,各原变量时间序列均存在单位根,且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所以各原序列均是I(1)序列,即一阶单整序列,下面我们分析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2、协整检验。为检验两变量X与Y是否协整,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两步检验法,称为EG检验,方法为对方程的残差做ADF单位根检验,若拒绝原假设,则认为两序列是协整的。如表2所示:表2对三组方程残差的ADF检验结果注:(C,T,L)中C为存在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P值为拒绝原假设的概率。由表2知,总体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而其他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见表3:表3中国就业对应的协整关系注:括号中数字为各系数t统计值,*、**、***分别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从表3中可知,长期而言,实际有效汇率对全社会总就业人数、贸易部门就业人数以及非贸易部门就业人数均呈反向关系。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预示着我国就业量的下降,与理论假说相一致。深入的研究发现,实际有效汇率对贸易部门劳动力的影响程度高于非贸易部门,说明汇率升值对贸易部门打击远大于非贸易部门。这主要是由于汇率对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影响渠道不同,汇率的波动对贸易部门的影响更直接,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出口部门的产值和就业,而汇率波动对非贸易部门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部门对经济的影响间接产生。因此,贸易部门就业对汇率具有更高的弹性,汇率对贸易部门就业的影响最强,对全社会总就业的影响次之,对非贸易部门就业的影响最弱。(三)格兰杰因果检验上表发现中国就业量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足以说明汇率与就业存在着因果关系,汇率也不足以解释中国就业变动。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总就业人数、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就业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接下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表4显示的是各就业量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模型的解释力。上通过检验。从表4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就业人数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分别是中国总就业人数、贸易部门就业人数和非贸易部门就业人数的Granger原因。因此,从长期而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于我国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会导致我国就业人数的减少,而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则能刺激就业回升。(四)误差修正模型上面的分析仅仅考虑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没有涉及它们之间短期的动态变化关系。我们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本文中各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ΔlnLit=α0+λECMt-1+ΔlnREERit+ζt其中,Δ表示一阶差分,ECM为误差修正项,λ为纠正速度系数,具体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λ分别为-0.06592、-0.0602和-0.1221,符合反向修正原则,表明:短期内中国就业量可能偏离它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均衡水平,但由于纠正速度系数的为负,且绝对值较小,所以这几个变量的短期自我调整过程是围绕长期均衡波动并缓慢衰减而趋向长期均衡的过程。非贸易部门反向修正系数大于贸易部门,说明非贸易部门自我调整时间更短,能够更快地恢复到长期均衡水平。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理论假说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长期而言,中国就业总量、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与实际有效汇率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导致就业减少,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导致就业增加。2、贸易部门就业受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要大于非贸易部门,这是因为贸易部门受到实际有效汇率的直接影响。汇率升值,会导致贸易部门产品出口受阻,企业调整生产规模,贸易部门就业下降。而就业下降往往伴随着劳动力工资的下降,这就会引起劳动力消费的下降,间接影响我国非贸易部门的产量和就业量。而且我国贸易部门就业向非贸易部门转移途径不畅,转移受阻,这是由非贸易部门的非充分竞争条件决定的。3、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各部门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现象。汇率的波动会使劳动力就业量偏离长期稳定值,但是反向修正力量较弱,就业量若要恢复到长期值,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也认识到,汇率的频繁波动并不利于我国的就业稳定。从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角度看,相对而言非贸易部门的反向修正能力要强于贸易部门,非贸易部门更容易恢复到均衡。
本文作者:王刚贞张卓成工作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上一篇:汇率波动对广西外贸的影响
- 下一篇:降低商业企业成本费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