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物价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5-31 11:09:08

导语: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物价的关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物价的关系研究

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

我们选取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物价水平的波动,这样可以只关注最终的消费水平,而不必考虑中间产品的价格影响。同时为了排除季节性因素的干扰,采用CPI的同比增长值来进行分析。图3反映了1994年1月到2012年7月我国CPI的同比增长值。由上图不难发现,在1994年1月到1995年12月整整两年时间里,我国的CPI均在10%以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尤其在1994年10月,CPI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27.7%。自1994年10月份起,我国的CPI同比增长值出现了一段直线下落的时期,由1994年10月的27.7%一路下滑到1999年5月的-2.2%。原因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的因素,也有来自各种内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我国物价水平基本平稳,CPI在0上下小幅波动。2003年11月至2005年3月,物价水平有所提高,之后恢复稳定直至2007年初的水平。2007、2008年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大手笔宏观调控影响,CPI明显升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暂趋好转,国内打击通货膨胀力度增强,CPI又由2008年2月的8.7%直线下降到2009年2月的-1.6%。此后维持了一年的低CPI水平。2010年2月~2011年7月,CPI又一路走高,2011年7月,CPI同比增长已经达到了6.5%,之后一年一直缓慢下降。纵观我国的CPI变化,自1994年以来,我国CPI的波动越来越频繁,反映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容易受其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物价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自1994年1月至今,人民币总体上呈升值趋势,我国的物价水平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下面将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三个阶段,分别对每个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构建VAR模型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一)第一阶段:1994年1月———2005年7月首先对这一时期的REER和CPI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这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对这两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而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协整关系。通过VAR模型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而且所建立VAR(2)模型特征多项式的逆根都在单位圆内,表明该VAR模型是结构稳定的。因此对其进行滞后2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1第一阶段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1994年1月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是国内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CPI变动不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对这一阶段的VAR(2)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们考察8个季度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响应函数,结果如图4:图4第一阶段REER波动对CPI的响应函数这一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符合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由图4可以看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消费者物价水平负相关,人民币升值能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具有4期的滞后,即在人民币升值4个月以后,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大,之后效果不断减弱。(二)第二阶段:2005年8月—2008年7月与第一阶段一样,对这一时期的REER和CPI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这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对这两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而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协整关系。通过VAR模型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而且所建立VAR(1)模型特征多项式的逆根都在单位圆内,表明该VAR模型是结构稳定的。因此对其进行滞后1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2第二阶段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2005年8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不是国内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CPI变动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对这一阶段的VAR(1)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们考察8个季度内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响应函数,结果如图5:图5第二阶段CPI变化对REER的响应函数由图5我们发现,CPI与REER正相关,意味着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并且这种效应具有持续性。(三)第三阶段:2008年8月—2012年7月与前两个阶段一样,对这一时期的REER和CPI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这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对这两个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而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协整关系。通过VAR模型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而且所建立VAR(2)模型特征多项式的逆根都在单位圆内,表明该VAR模型是结构稳定的。因此对其进行滞后2阶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3第三阶段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2008年8月到2012年7月,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内CPI变动互为格兰杰原因。对这一阶段的VAR(2)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们分别考察8个季度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响应函数以及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响应函数,结果如图6、图7所示:图6第三阶段REER波动对CPI的响应函数图7第三阶段CPI变化对REER的响应函数图6表明在第三阶段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能迅速地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人民币升值一个月后,物价水平下降到谷底,其后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减弱。人民币升值两个月后,不但不能降低国内的物价水平,反而会抬高物价水平。同时,图7表明,在第三阶段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并且CPI与REER是负相关的,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在国内物价由于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5个月后,对于人民币升值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其后这种效果开始减弱。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我们发现,1994年1月到2005年7月,我国物价水平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比较大,而2005年8月到2008年7月,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反而受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影响更大,到了2008年8月以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与国内物价水平互相影响。如前所述,1994年1月到2005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基本不变,而实际有效汇率则呈小幅上升趋势,同时CPI同比增长值由较高的25%以上下落到0左右,甚至为负值。可以用开放的小国模型来解释这一时期我国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变动的关系。本币升值使得本国居民的购买力增强,通货膨胀压力减小,CPI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由于本国是小国,国内的物价不会影响到世界物价。所以这一时期,外汇市场波动对我国物价有重大影响,我国物价波动对汇率则没有影响。2005年8月到2008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汇率市场化的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汇率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不是由外部环境决定,而更多地是受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国内物价对于人民币汇率有重大影响,相反地,汇率对于国内物价的影响则很小。2008年8月以后,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互相影响,汇率与国内物价也彼此受到影响。因此在2005年7月之前,人民币升值确实能对国内的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之后,至少历史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后两个阶段时间段比较短,数据量相对有限,可能会影响到实证分析的结果。而且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加强,比如四万亿的基础建设投入,以及其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打压,对于抬高和降低国内物价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全面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具体深入的研究

本文作者:曹标工作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