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模型货币政策与保险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22 11:49:14

导语:VAR模型货币政策与保险业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VAR模型货币政策与保险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保险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利率对于保险业发展有贡献度不高的负效应,货币供应量对保险业发展有贡献度较高的正效应,保险业发展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尚不明显,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主要依赖其自身并且金融属性较高。因此提出深化保险改革、加强保险监管和加大对保险人才培养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VAR模型;货币政策;保险业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狭义的货币政策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相关政策工具对货币供求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货币均衡,调控宏观经济。因为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与经济运行紧密联系,所以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第一,调节货币供求,实现货币均衡,维持币值稳定。货币数量和结构上的供求均衡决定了货币价值,货币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其购买力,而购买力则是由价格反映。币值下降会引起价格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币值上升则会引起价格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因此,中央银行通过相关货币政策对货币供求进行调控,从而使币值保持稳定。第二,调节社会总供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货币供给量直接影响着总供求。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经济运行困难时,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当社会总需求过大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方式维持供求均衡。同样地,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给和贷款利率的调控对投资和生产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因此,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维持经济均衡。第三,调节利率和汇率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利率和汇率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金融杠杆,各经济主体根据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决定投资决策。利率降低,则刺激投资和消费;利率提高则有利于储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经济形势对利率和汇率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但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复杂,存在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使得政策效果未必能达到预期目标[1]。

我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发展,到1995年规范发展,再到2001年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已有224家,保费收入达3.7万亿元,保险资产更是达到16.8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国。对于保险业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王祺等基于1985—2001年的宏观数据,率先对我国保险业恢复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国民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等宏观因素对保险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国债发行额对保费收入有显著正向作用[2]。孙祺祥等认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受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选取67个国家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得出市场经济与保险发展水平正相关[3]。王晓全等对影响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保险经纪结构自有资本、雇员数量等5个因素在保险经纪市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4]。胡良等研究通货膨胀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时,从历史角度梳理了两者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通货膨胀对保险业的作用机理,并从长期和短期角度探析了通货膨胀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5]。洪梅等使用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影响保险业增长的因素,认为宏观经济和保险市场发展因素对保险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卓志等运用VAR模型对宏观经济、保险制度变迁和保险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宏观经济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但贡献程度不高,保险制度变迁则发挥主要作用[7]。

臧志谊从时空维度对城镇化和保险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城镇化与保险发展在全国维度下耦合效果不佳,并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8]。曹忠威通过VAR模型得出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了出口行业的发展[9]。当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时,市场货币供应量会增加,个人和企业更加容易获取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保费收入随之增加。然而积极的货币政策通常伴随着利率的下降,一方面会使保单保值和增值能力下降,退保率上升[10];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名义赔付金额大于实际赔付金额,大量资本涌入保险市场导致供求不平衡[11]。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减少,个人和企业对保险需求减少,保险公司的利润降低,保费收入减少。可见,无论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此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可以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随着金融机构不断多元化,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强。那么货币政策的实施究竟会对保险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又能否影响宏观政策的制定呢?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保险发展的关系。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货币政策指标

广义货币供应量(M):货币供应量可测性强,可控性高,抗干扰性强。中央银行根据市场上供需情况,采取扩大或缩减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使市场均衡。市场利率(R):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之一是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水平达到理想状态,来调节市场的供求。本文选取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天加权平均利率。

(二)保险业发展指标

保费收入(B):保险机构通过收取保费将储蓄资金集合起来,为投保人提供损失补偿,因此用保费收入衡量保险行业的规模总量。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经济网,搜集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了消除季节因素对货币供应量和保费收入的影响,运用Eviews7软件进行X_12处理。

三、模型准备

(一)模型原理

VAR模型广泛运用于多个时间序列变量关系的研究中,为了研究货币政策与保险发展的关系,建立包含广义货币供应量(LNM)、市场利率(LNR)和保费收入(LNB)的VAR模型,

(二)异方差检验

因为变量间的数值差别较大,所以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并以此减小异方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运用Eviews7软件进行White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怀特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3428,不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三)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对所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其平稳性。若存在不平稳的变量,对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检验,直到平稳。由检验结果可知,原序列都不平稳,对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均为一阶单整。

四、模型应用

(一)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首先,货币供应量对保费收入和市场利率冲击的反应。保费收入对货币供应量呈现负向冲击,第1期和第3期的冲击为0,前三期的冲击呈现出“U”型的先逐渐增强再逐渐减弱效果,且冲击效果较弱,第3期之后冲击效果开始逐渐增强。市场利率对货币供应量同样是负向冲击,冲击效果在第2期达到最大后逐渐开始回落。比较保费收入和市场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力度,市场利率的前期作用力度大,保费收入的后期作用力度大。其次,保费收入对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冲击的反应。货币供应量对保费收入呈现正向冲击,在第1期作用力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冲击力度逐渐回落,最终保持稳定的正向冲击。市场利率对保费收入呈现负向冲击,第1期冲击为0,第2期显现强烈冲击后,冲击效果缓慢加强,在第4期作用力度达到最大,之后冲击作用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相较于货币供应量对保费收入的正向冲击力度,市场利率的负向冲击作用力度更大。最后,市场利率对保费收入和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反应。保费收入对市场利率呈现负向冲击,第1期冲击为0,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冲击效果逐渐减弱,在第9期冲击力度减弱为0。货币供应量对市场利率的冲击作用在第1期和第2期均为0,第2期之后开始呈现正向冲击,但作用力度较小,效果保持稳定。综合比较,保费收入对市场利率的负向冲击作用大于货币供应量的正向冲击。

(二)方差分解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对变量保费收入LNR做方差分解。从保费收入方差分解图可以看出,保费收入的变化主要受其自身影响,自身贡献率维持在80%左右。除其自身外,市场利率的贡献率较大,贡献率保持在20%左右。货币供应量对保费收入的贡献度较低。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货币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机制复杂。市场利率对于保险业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意味着提高利率,保费收入会减少,从而阻碍保险行业发展规模。货币供应量与保险业发展呈现正向关系,意味着增加货币供给会促进保险行业发展。第二,保险业发展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尚不明显。保险发展与市场利率呈现负向关系,但贡献程度仅在10%左右。对于货币供应量有正向影响,但作用效果微乎其微。说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尚不能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显著影响。

(二)建议

1.深化保险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在鼓励金融创新过程中,保险创新也应当被重视。不断丰富保险种类,拓宽保险业务领域,创新营销模式,转变保险公司现有观念和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发对利率不敏感的保险产品,减少利率变动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探索“互联网+保险”新模式,逐步完善和健全保险市场体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保险公司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合作,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保险监管,防范风险发生。保险公司主要从保费收入中获取资金。一方面,对保险公司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进行高风险投资而危及其清偿能力以及保险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使“保险姓保”,保证保险市场良好发展;另一方面,适当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传统的金融资产组合不利于分散风险,使投资收益受到影响,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保险市场的风险管理,对冲保险资金运用的系统性风险,丰富保险公司收入来源并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12]。

3.加强保险人才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当今保险市场对保险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多专业的保险人才。而受传统保险观念的影响,我国保险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高校应开展保险相关课程,鼓励更多人才从事保险行业,使保险团队更加多元化,更好地为有保险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逐步改变传统观念对于保险行业的偏见。

参考文献:

[1]李建.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72-481.

[2]王祺,陈梅,张立华.对影响我国保险产业发展宏观因素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37-40.

[3]孙祁祥,郑伟,锁凌燕,等.市场经济对保险业的影响: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2):158-172.

[4]王晓全,康宁.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0(12):72-76.

[5]胡良,陈静.通货膨胀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探析[J].保险研究,2012(1):30-35.

[6]洪梅,黄华珍,焦俊勇.我国保险业增长影响因素研究[J].保险研究,2014(2):11-22.

作者:杨锐 朱家明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