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准备金率政策效果及路径
时间:2022-01-01 10:23:17
导语:法定准备金率政策效果及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政策实施效果欠佳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法定准备金政策实施是有效的,但与理论效果还有距离。原因主要在于:
1.矛盾的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的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对内压低通货膨胀率,对外维持贸易平衡减缓人民币升值。选择对外控制人民币汇率,对内渴望货币政策有效这两个目标,就必须放弃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目标。人民银行必须在3个目标中有所取舍,否则有可能造成政策之间难以协调相互抵消的后果。
2.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受阻。在我国,储蓄意识深入人心,储蓄过多导致有效内需不足,存款量过大,大量资金集中于商业银行。在储蓄养老的思维支配下,货币政策的调整很难真正刺激储蓄向投资的转变。此外,货币政策是一种中央银行意愿的传递,具有告示性效应,时滞较长。在个人和企业的决策阶段,央行只能观望而无法进行实质性干预。在货币政策实施之后,央行只能够被动等待其效果进而被动的进行下一步调整,此时,如果各存款性机构不予配合,货币政策效果就无法体现。
3.经验欠缺。我国法定准备金政策实施只有20多年时间,并无充足数据验证效果。国际上,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率也并不高,甚至在很多国家已被弃用。同时,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变化迅速的经济形势,央行在担负过多政策目标时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二、相关的政策建议
1.央行增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立更多投资渠道。我国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力度一直较弱。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和创新金融服务能够抵消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另外,居民出于谨慎的考虑,大部分的资产以存款的形式存在,对宏观经济情况反应十分迟缓。央行的政策操作需要与市场成员进行充分沟通,最终得到主要成员的认可,通过改变窗口指导等方法,改变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英格兰银行、美联储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调节法定准备金政策时都会事先与市场主要组成者深入交流,提高政策透明度,使政策决定能够得到大部分成员的配合,有效避免了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的负面影响。因此,央行在实施法定准备金政策之前,应与市场主要参与者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增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调节信贷规模的效果。此外,应通过拓宽投资渠道,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使得法定准备金政策传导途径增加,改变当前投资途径单一的局面,分散集中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
2.人民币继续升值,缓解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央行为平衡国际收支,已向市场上被动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这为对内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造成了障碍。为改变这种矛盾局面,央行在三大目标中必须作出取舍。无论如何权衡利弊,人民币适当升值已是大势所趋。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并密切留意热钱的动向,给出口型企业以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生产模式,适应宏观形势。总之,进一步放松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汇率,能够减少以投机为目的的热钱涌入,不仅可以稳定中国金融市场,能够缓解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压力,而且可以减少国际贸易冲突,缓解我国面对的政治、经济压力。
3.央行货币政策之间相互配合,增加货币政策种类。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国际收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是各有利弊各司其职的,目前尚没有形成完整而且有机的结合。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在较高法定准备金率之下,如果只配以低利率,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需要适当提高利率才能从根本上回收市场上的流动性。同时,应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短缺的现状,开发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使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与法定准备金率制度相比,公开市场操作一直被成本高、操作技术局限等客观因素制约着,难以得到长足发展,而我国的再贴现市场发展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央行面临着无计可施的状况,不得已只能依赖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央行弱化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就必须迅速地补充其他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作者:程晓曦贾俊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上一篇:浅析财富效应的即时效应与累积效应
- 下一篇:试议各国央行宽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