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发展对金融调的约束
时间:2022-09-04 02:37:57
导语:货币市场发展对金融调的约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货币市场,即一年以下的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可以变换成现金。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短期国库券、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以及银行间同业拆借等.其特点是期限短,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强,故又称“准货币”。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逐步由直接调控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货币市场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影响和作用的份量必将随着宏观调控间接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重。
一、间接调控对于微观金融环境的要求
金融对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由中央银行综合运用贷款、准备金、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影响银行乃至企业资金营运,调节银根进而作用于经济的.然而,这种间接调控发生效力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微观金融环境,这就是:
1.具备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的手段,无论是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还是公开市场业务,都是通过金融市场调整商业银行的有价证券数量,以便它们的金融资金适应风险变化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影响工商企业.
2.商业银行对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要能够作出灵敏的反应.只有商业银行通过其资产负债的灵敏反应,才能把金融调控的作用力度传递到企业,从而形成灵敏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3.资金供应市场化。实施宏观间接调控,必须打破目前实际存在的资金供应“大锅饭”,改变商业银行和企业共同面向市场筹集资金.
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它本身是货币政策的传递手段外,对于宏观调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宏观调控运行环境的影响.这是因为:
1.中央银行有效地行使间接调控手段必须依靠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短期性、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央银行只有通过货币市场,才能使间接调控的传递时滞、作用力度保持适中。因为,如果实施直接调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敏度故然很高,但由于直接调控传递速度太快,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往往来不及作出经营策略上的调整,结果就容易导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大起大落。此外,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力度太强,缺乏缓冲余地,也容易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如果通过资本市场起作用,又因资本市场的主要活动是发行和买卖各种长期债券和股票,满足政府和企业对长期的、固定的资金需要,因而又势必造成对宏观调控信号反应迟缓,货币政策的传递时滞扩大,政策功能弱化.所以,只有通过货币市场这个传导机制,利用其短期性、流动性的特点,才能既保持传递时滞适中,不失其灵敏;又能保证政策力度适中,不失其效力.
2.商业银行要敏捷地反馈宏观调控信息必须倚重货币市场。如前所述,因为流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货币市场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传递机制的最佳选择。同理,商业银行要敏捷地反馈宏观调控信息,充当“二传手”也要倚重货币市场.一方面,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要倚重货币市场.商业银行能否对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最终处决于其自身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目前,我国各专业银行普遍资产结构单一,有的专业银行信贷资产占资产总额比列高达85%以上。此外,信贷资产质t日超恶化,呆帐和呆滞贷款居高不下。要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就必须参与货币市场的资金循环,降低信贷资产的比例,提高其它资产,主要是证券资产比例;另一方面,只有货币市场的存在,商业银行才能实现资产的吞吐和头寸的调整,否则,其资产流动性就失去了流动的。场地”.
3.货币市场的发展的完善是实现资金供应市场化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单一的银行信用体制下,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只有完全依赖银行,别无选择,银行难以摆脱资金供给制的束缚.长期资金市场可以解决一部分资本的投入问题。因此,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实现资金供应市场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三、发展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的政策取向
综上所述,从宏观的调控和角度来看,在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更具有深刻意义。但是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资本市场,其表现为:
1.缺乏系统的规范化的立法保障,以至“货币市场资本化”倾向严重.部分省市虽有一定规范化的短期资金拆借市场,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立法保障,短期拆借常常变成长期投资,失去货币市场的意义.
2.票据市场区域狭小且不完整。有一定规模的承兑市场,而贴现市场极为薄弱,票据行为了贴现阶段后就基本终止了.
3.中央银行对票据贴现市场的管理割裂了横向市场联系和融资关系。按现行规定,“贴现放款”规模不但纳入专业银行贷款总规模内,而且不允许与贷款规模互相调剂,须经人民银行专项下达后方可买入,还不允许在异地、异系统间进行票据贴现.据此,笔者认为,要发展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当务之急是政策调整:一要立法。保证短期拆借,票据行为的合法性、连续性和票据、拆借资金到期支付的强制性.二要改进“贴现放款”管理办法.具体是:<l)不列入总信贷规模或列入总规模但在总规模内由专业银行自主调整;<2)允许跨地区、跨系统贴现.只有改革“贴现放款”办法,才能增强票据流通的“后劲”。三要增加金融工具,开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短期国渍,并大力开拓二级市场。
- 上一篇:共青团工作总结与工作打算
- 下一篇:副县长在节能减排推进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