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时间:2022-02-15 11:04:06

导语: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电子货币已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造成了冲击,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央行不再是发行货币的唯一主体,而且电子货币部分替代了流通中的现金,让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变得更为困难。本文在对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的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中央银行

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货币内涵。电子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用户将传统现金交给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而发行机构则把与传统现金相等值的信息存储在电子货币使用者持有的货币承载设备中。具体讲,这里提到的电子装置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具有IC卡功能的智能卡及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货币设备。这类货币的价值体现为电子数据记录在设备上,由各种智能卡和使用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支付为代表。电子货币不是纸币,也不是电子资金转账。但是它能够避开银行,也就是说这种形态的货币能够离开银行所扮演的中间人角色,在使用中与商业银行存款基本没有关系。目前,主要有四种电子货币常用和受欢迎:储值卡、银行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支付机构得到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零售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机构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来电子商务的火爆及互联网、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机构不仅能借助这些科技进步让自己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会为货币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批准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从事支付业务。银行卡的相关业务和网络支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据央行2017年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银行发卡量持续稳定提高,相比去年增长12.54%,已经达到61.25亿张,就整个国家而言,每个个体所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4.47张。就信用卡信贷程度而言,我国的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用户授信率连年提高。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北京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35张。3.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互联网和金融糅合在一起研发出许多与时俱进的金融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京东的京东钱包、百度的百度钱包等。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50倍。下面就支付宝的数据作出介绍。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支付宝在线下已经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而且淘宝天猫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和电信宽带已经变得很平常。群众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逛街购物,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与各类电子支付企业进行合作,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支付双方。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业务欣欣向荣,发展得特别迅速。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数量变小,这将大大降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小,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愈加不易测控。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销售、分配和公众消费环节,这样的发展形势会使社会中的现金数量减少。电子货币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集储蓄、转账、兑现、消费等多重功能于一身。而且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可以把数据以光的速度传递到地球的所有地方,所以不必保留传统货币时代那样多的金钱就可以实现货币的交换媒介、支付等功能。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必然降低。而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信息化发展,以后的金融活动全部能够经由用户账户中的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传统货币势必会被电子货币所取代。2.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说货币当局来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量改变所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在这样的主动调整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来影响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表示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主要受到以下四个要素影响: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普遍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现金漏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传统经济中现金的大量使用。如今信息化发展和电子货币逐渐普及,大量的现金被电子货币代替,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和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减少。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现金漏损率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现金漏损率下降还有如下原因: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交易总额连年提升,电子货币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性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系数;②由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知,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会使公众储蓄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人们去储蓄就使得自身所持现金减少,存款增加,因此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移动支付的完善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提高了电子货币的使用,这样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2.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多手性是传统现金所无法比拟的,公众保有一定现金的宗旨是想要满足自身日常消费需求,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功能的同时,比传统货币更便于实际应用,这就让公众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提高而对传统现金的需求下降。一方面,定期存款比率决定于民众对定期存款形式货币的倾向,人们对电子货币需求提高,直接降低了对传统货币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使定期存款比率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制约,电子货币的面世普及,如京东支付的多领域应用,使活期存款需要量被降低。需求降低的同时,公众为了获得定期存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也会使得定期存款增加,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增加。3.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就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它由商业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及其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而降低,这样一来,银行拿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备付金降低,使银行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放贷业务,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而社会的货币供应得以增加。

三、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有效性的建议

1.制定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制度。当今,对于电子货币,基本上所有国度和地区尚未提取准备金。然而现状是这类货币已经部分代替了存款货币银行的活期存款以及社会里的现金,从而降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降低货币当局对货币控制权。基于这种情况,货币当局必须制定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取相应储备金,以控制货币供应。2.成立全国范围的支付结算平台。为了建立中央银行机构在电子支付体系的权威地位,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总的支付结算平台,这将能够控制电子货币的影响大小与范围,从而使相应的货币政策更具权威性,有效防止因特别授权、隐私维护等引起的电子货币风险。通过制定法律手段,限制电子货币的发行,使其必须符合一定标准条件,如最低资本的规定。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必须受到法律约束,从而在根本上调控这类形式货币的风险。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的今天,而我国的电子货币体系尚不完善,这就会使其他地域的电子货币更简单地流入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管变得更为困难,所以央行需要提高和相关部门合作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而使外国资本不会波及中国的货币政策。电子货币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交易,没有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提高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力度,及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打击洗钱行为。4.加大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建立更为规范的法律环境。(1)建立更为规范的法律环境。中国的电子货币体系比起发达国家的发展是较为落后的。中国的货币当局应该学习先进国家的相关法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出台关于电子货币的适当法律。由于在电子货币系统里,一系列的交易全部凭借电子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在保障资本不受威胁的同时,为确保银行和民众在电子交易中的利益,稳定放心的电子交易条件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中国目前网上支付还在起步环节,电子货币合法运用和避免现实危险是电子货币必须提高和优化的方面。(2)开展电子货币安全的法律宣传。对于电子货币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需要进行一些宣传活动,例如密码的设置与保护、用户认证和计算机加密等,警告民众要保证使用中自身信息安全。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使公众对于电子货币的使用和风险防范有一定的了解,让公众从自身出发,提高法律意识,降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姬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4(12):66-69.

[2]白瑞涛.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D].大连:东北财大学,2016.

[3]陈颖.“互联网+”时代电子货币发展与政府监管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4):161-162.

作者:李思永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